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多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形式,忽视健康人力资本形式。其实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三个指标的比较对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现状做出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不平衡的现状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教育人力资本以及健康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用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包括私人和公共)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运用我国四大经济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私人和公共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对人力资本增量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力资本增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并加以检验。结果主要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人力资本增量,人力资本增量对农村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农村私人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强调了教育投资而轻视了健康投资;私人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效率高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效率;四大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额与结构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要想与东中部地区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不良的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构成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健康投资力度,加强软环境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本有效配置才能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本基础,推动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和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理论模型显示,当生物回报率大于资产收益率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会促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从而刺激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基于OECD国家1995—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也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会促进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6.
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结合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我们用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来度量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人力资本各项投资和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与家庭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结合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我们用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来度量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人力资本各项投资和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与家庭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钱德利  王国栋 《中国外资》2009,(22):224-225
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是第一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形式进行概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是第一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形式进行概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人力资本在其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采用2002~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研究了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与教育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具有的地区的差异性较小,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比物质资本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同时具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最早的阐述,通过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以及伦理道德的多视角分析,斯密全面考察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各种形式,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指出了推广基本教育的途径和必要性。在经济学说史上,建立了具有开创性的人力资本思想体系。重温和研究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有序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以及转轨背景下的中国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有其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红丽 《时代金融》2013,(9):93-94,115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面板计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对教育事业及基础建设的投资、区域产业份额等因素对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影响,利用1978-2010年的分析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提出了改善区域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教育投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及加强区域合作等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31个省的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显著,而中等教育的作用不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对旅游业发展的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等教育落后地区则较为显著。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旅游产业反馈效应一般。因此,高等教育落后地区要重视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教育发达地区要重视旅游教育的结构和层次。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31个省的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显著,而中等教育的作用不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对旅游业发展的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等教育落后地区则较为显著。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旅游产业反馈效应一般。因此,高等教育落后地区要重视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教育发达地区要重视旅游教育的结构和层次。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0~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利用外资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都产生了正向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且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明显,其次是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最小。考察不同区域研发机构内生增长机制后发现,东部地区的动态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中部地区东、中、西最小。研究同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科研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我国企业和主要贸易投资伙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基本上有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国内的研发投入有利于高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而就业人才结构、国外技术购买和进口技术溢出有利于我国低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大部分技术进步渠道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但各个渠道产生的技术进步与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匹配度更强。与开放程度较低的区域相比,各个渠道对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影响更积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3到2013年全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门槛模型,研究了外贸依存度影响下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的门槛效应。发现外贸依存度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贡献的变化为倒"U"形。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陕西省为例,选择教育经费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衡量指标,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对1995-200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陕西省教育投入对GDP的影响明显弱于物质资本,应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相似文献   

20.
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总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现阶段需要采取的发展策略是:明确逻辑起点、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和完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