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对于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也日益加剧,如果美国或欧洲出现二次探底,中国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在2008年至2009年的经济低迷期间,中国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随着经济刺激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实施,中国在2009年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50%。中国经济增长对于贸易贡献的依赖程度已逐渐降低,而中国出口中面向美国和欧元区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1日】中、美两国经济究竟存在多大程度的依存关系?如果美国经济打喷嚏,是否中国经济就会感冒?乍听起来,这或许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且答案也很简单。你只要算算现在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多少商品,然后假定进口增幅减半,立刻就能看出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的影响来了。让我们再稍微具体一点,来个最坏的假定——假设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年增幅从20%降到5%,那么,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将从10%降到8%,也就是减少两个百分点。这个幅度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美国也有一个曾经是贫瘠落后的西部地区,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大国都存在着类似“西部现象”的区域经济问题,但最具典型的当数中国和美国。比较两的异同,可以对我国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年,当美国的经济困难没有使亚洲一些国家,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速相应减缓的时候,经济学家第一次谈论“脱钩”问题。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测,亚洲经济可能不受西方国家飞跃或波动的影响,而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香港的所有经济论坛都在讨论“脱钩”理论,这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美国开始衰退,亚洲也会保持高速经济增长。1月中旬亚洲股市暴跌,使“脱钩”理论的铁杆支持者立场有所松动,但也没有影响对亚洲经济稳定的普遍信心。摩根士丹利公司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实际上,中国政府应担心的不是美国经济下滑,而是美国不衰退。”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的“忧”来自两大主要因素既受美同次贷的影响,也存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月3日】中国正在策划一个“大战略”,在2020年赶超美国。但是,中国经济的一些数据却无情地预示着这条道路的,艮险。通过瑞穗综合研究所对中国经济多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剖析一下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型期。巧合的是,其他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在这个阶段都已不同程度地面临经济衰退,这使得中国在转型期内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也使政府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应当说,美国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对世界经济起了一定的主导作用。而美国也充分利用这种主导性和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坐享利益。因此当危机来临,纸面财富的崩溃导致实体经济受到实质性伤害时,美国开始部分主动、部分被动地向世界其他经济体转嫁危机。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8月10日】20年来,特别是在过去10年,负债迅速增加使美国的消费增速超过了经济增长,贸易逆差也随之扩大。美国消费过快增长带来的一个后果是,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经济能够比除美国之外的全球消费增长得更快。作为美国消费热潮主要受益者的亚洲尤为如此,特别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王建 《宁波经济》2011,(2):12-12
我在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前就说过,如果美国的资产泡沫破灭,其后的经济轨迹必定是一个大“L”型,因为美国的资产泡沫规模是日本的几十倍,即使美国经济远比日本强大,如果日本用了长达15年时间才走出由泡沫破灭所形成的萧条,美国也至少要用8~10年才走得出来。2009年三季度以来美国出现经济复苏,庞大的有毒金融资产似乎没了踪影,但这是假象,  相似文献   

9.
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既符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打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行途径。但它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中日韩三国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着差异与差距,并且在开放各自敏感产业部门上也面临着巨大困难。美国的态度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否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和新的经济范例?还是说亚洲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正经历着经济繁荣,而中国的发展恰逢此时也为美国取得的成绩做出了注解?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彭博新闻社2月20日】关于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经济的说法有好几种,有说在2020年赶超的,有说2030年的,有说2050年,也有说永远赶不上的。然而中国经济可能已经大于美国的了。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7,(8):46-47
【美国之音2月10日】美国对华贸易在逆差持续增长多年之后似乎到达了一个交叉点。他还指出,为解决美中贸易失衡问题,中国需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逐步转变为靠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有分析认为,虽然中国应当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美国也应当从自己方面努力,才有助于减少美中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在以美国为开端的全球股市暴跌中拉开帷幕。美国的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促使中国经济脱离美国。  相似文献   

14.
美国正从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低迷中复苏,虽然复苏的步伐慢得令人沮丧。新的一年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温和增长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机构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正在加强。普遍认为,经济活动正在回升,但是回升的力度究竟会达到什么程度?经济数据变化莫测,人们对经济的感觉自然也是忽上忽下。在经过了第一季度的超低增长之后,人们普遍感觉,美国经济正在呈现回弹的势头。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7,(50):25-26
美国经济一打喷嚏,世界其他地区就会染上肺炎。这是一个过去常见的,尽人皆知的事实。但是世界在过去10年中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很大!如今,华尔街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信,全球经济已经与美国脱钩。从这种脱钩中可以得出下述结论,即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实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抵挡住美国经济的疲软。  相似文献   

17.
美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正处于一个转抚点。过去,直接投资主要是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从美国这样的国家流入中国这样的国家。未来,中国在海外的投资额会与外商投入中国的资本规模相当。美国如何应对这一巨变,将对美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利益有深远影响,也会为更广义的中美关系奠定基调。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22-2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23日】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发动机。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的房地产热面临衰退的危险,许多人预言美国人的家庭开支将停止增长。有少数人甚至担心美国很可能在2007年陷入经济衰退。以前,美国经济下滑曾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下滑。然而这一次,世界经济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够与放慢的美国发动机脱离开来。  相似文献   

19.
目前,美元虽已被低估,但很可能会继续贬值。鉴于我们的美国经济分析师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值,情况就更是如此。未来两个季度,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也会减速,但这不会改变“经济脱钩”的主题。也就是说,世界其他经济体将比过去更好地适应美国经济减速。  相似文献   

20.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紧缩银根和原油价格大幅上扬等因素的影响,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就放慢了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以硅谷高科枝经济为首的纳斯达克指数一路下滑,美国经济山现了明显衰退的迹象。美国经济的放缓首当其冲表现在美国企业身上,许多企业股票下跌,利润降低,并纷纷裁员。那么美国国内的不景气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影响到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我们将如何应对?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应当看到美国新经济政策现正处于一个调整波动时期。美国的“新经济”,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