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针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襄樊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对“十五”期间财政支农工作情况的调查,拟在深入总结“十五”期间财政支农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十一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思路,并结合襄樊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性建议,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现就调查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发生更加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对“十四五”时期的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财政收支的走势进行了趋势性预判。作者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财政工作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建设“安全财政”、“功能财政”、“绩效财政”、“整体财政”为核心,以财政可持续为主线,加强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做好财政增收政策研究储备,加快推进现代财政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乱”对税收的影响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而影响税收的因素有诸多方面。本文论述了就政府权力职能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税收的影响,提出了对治理“三乱”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推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对于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快农村基层民主进程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难点,剖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们把林业、林区、林农统称为“三林”。“林业”作为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现状不容乐观;“林区”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林农”更是处于社会困难群体之列。毋庸置疑,解决“三林”问题已迫在眉睫。近期,笔对永州地区“三林”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财政角度揭示了“三林”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了关于“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因的重要因素,系统论证了在“非李嘉图财政体制”下由财政分权带来的地方投资过热与物价上涨之间的传导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目前我国财政的“非李嘉图财政体制”属性以及我国地方财政赤字与物价水平间的具体数量关系。最后,从完善我国当前“财政分权”制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陷入了财政困境.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战略下18个省区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现状,描述了财政“新常态”的特征,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发现地方政府面临较重的财政赤字压力,而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投融资体制都是造成财政困境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了合理制定“一带一路”战略的优惠政策、以财权事权的对等规范央地关系、大力推广PPP项目充分以及发挥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一面是连年不断、刻骨铭心的征地拆迁之痛,另一面却是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盛宴。土地收入占比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普遍认为“土地财政”的危害性极大,应该对“土地财政”政策进行强制性降温。“土地财政”的形成,既反映出观行征地制度引发的政府牟利动机,也彰显了现行财税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此种行为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实在不可小视。本文拟对“土地财政”的八个方面的危害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对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既要坚持公共财政的支出原则,将支出的重点放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又要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调整,促进企业发展,从而为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十五”期间,辽宁省财政坚决贯彻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政府提出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这一热门话题,从财政的角度,运用财政学原理和财政分析方法,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了财政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1993-2007年间,全国教育经费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但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的要求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在“三个增长”要求中,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没有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教师工资和除高等学校外的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人均公用经费实现了逐年增长;在“两个比例”要求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没有达到4%,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也没有实现逐步提高。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对三级教育支出结构渐趋合理,但仍存在总量低、增长速度慢等问题,教育行业工资水平仍低于具有可比性的其他几个行业,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我国审计机关积极适应形势,认真分析研究财政改革的内容,及时转变思维方式,调整财政审计的发展方向,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并最终要实现审计工作的"四个转变"。文章主要探讨审计大格局形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出对民生的保障必须注重优先次序问题,这是民生支出项目“层级化”分布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在目前我国财政在民生领域支出有限的情况下才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本文首先对民生支出项目的“层级化”分布进行分析,随后简单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对民生保障的演绎,得出在1998年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目标后对民生财政保障的不断规范和重视,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优先考虑从民生保障入手来推动内需。最后对财政如何进一步有效保障民生进行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以财政自主度为代表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与新预算法的要求,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的非限定用途部分纳入地方可自主支配财力,设计新型的精细化财政自主度指标。使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和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测评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 6—2020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东中西部差异,探究财政自主度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财政自主度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提升西部地区财政自主度最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财政自主度是显性因素中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最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非限定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优化高校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地区特色产业链等建议,以推动“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对策的论述,是在总结“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以及其增长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十五”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当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万李昌  胡鹏  卢引军 《现代经济》2007,6(12):18-19,115
“代建制”是应现实之要求而产生的制度,它突破了现行政府投资体制中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同时“代建制”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实施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代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关乎我国九亿农民生存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大事,本文从财政的角度出发,研究制约“三农”问题的财政障碍,并进一步提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三大财政对策.以期从财政的角度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汉是中国内陆重要的商品物流集散地,武汉商贸物流是全市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武汉商贸物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根据湖北省、武汉市“十二五”的发展规划,对武汉市“十二五”期间商贸物流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财政、经济、政治、社会、伦理、自然生态显露出严重失衡的形势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财政”力求探索财政如何能助可持续发展一臂之力。可持续财政是包括国家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和生态财政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后者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生态财政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可持续财政是从财政的视角解决“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费改税”并不是简单地变费为税,而是“税费归位”改革工作在当前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要求,事实上,公共商品的收费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成为地方财政一项良好的筹资模式,更是发展中国家缓解财政困境的有效措施,该分析了公共商品收费的理论依据和经济效应,提出公共商品收费应遵循的原则,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当前“税费归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