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非农就业的视角,采用2003—2011年河南、四川、安徽和江西四省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1752个农户共10356份样本,运用混合OLS回归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人员肉类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具体建议。研究发现,(1)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显著影响留守人员的肉类消费,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明显高于无外出务工人员家庭;(2)收入和家庭人口规模对人均肉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村人均肉类消费与人均纯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家庭常住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家庭人口结构对人均肉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肉类消费与家庭儿童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与老人数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居民外出就业明显促进了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人员的肉类消费具有明显的"利他主义"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非农就业的视角,采用2003—2011年河南、四川、安徽和江西四省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1752个农户共10356份样本,运用混合OLS回归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人员肉类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具体建议。研究发现,(1)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显著影响留守人员的肉类消费,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明显高于无外出务工人员家庭;(2)收入和家庭人口规模对人均肉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村人均肉类消费与人均纯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家庭常住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家庭人口结构对人均肉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肉类消费与家庭儿童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与老人数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居民外出就业明显促进了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人员的肉类消费具有明显的'利他主义'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8年辽宁省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土地托管-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家庭经济福利"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等分析方法,从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农户土地托管的家庭福利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土地托管行为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户家庭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土地托管既可以增加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也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第二,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在土地托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两种路径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39.06%和10.8%,而土地托管对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路径中,并不存在中介效应。第三,除关键变量之外,生产决策者的家庭特征也是制约农户经济福利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非正规金融在社会网络消费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农户非正规金融的获得性,也即缓解农户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进一步地,在不同消费条件分布上,社会网络对不同收入农户消费存在明显的"组群效应",且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和成熟,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将被不断削弱。研究结论将为新常态背景下,从社会网络视角建立健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整体收入流动性不强;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的加强,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在2007~2009年有了明显的上升。非农就业、教育等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日益突出,而农村家庭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993~199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归功于代表绝对流动的收入增长累进性部分超过了代表相对流动的收入再排序部分;2000~2002年和2007~2009年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是由于收入增长的累进性部分不足以抵消收入再排序的流动性部分。  相似文献   

6.
非农就业能否继续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从要素差异化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基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CFP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收入边际效应及群体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非农就业会通过改变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提高其家庭收入,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明显。参加非农就业会促使农户租出更多土地,同时在农业中以资本代替劳动,进而实现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双重增长。农户家庭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从数量型转移到人力资本型转移的转换过程,这使得非农就业促进农户增收的边际效应存在“倒U型”趋势,当家庭非农化程度很低或很高时,非农就业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具体来说,随着农户家庭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非农就业对非农收入的提升效应先升后降,对农业收入的提升效应持续下降,对总收入的提升效应亦是先上升后下降。要通过非农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努力实现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同时增加的“双引擎、双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索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方法]文章以2018年"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活能源"专项调查数据为依托,引入非农就业特征、抚养比和代际同住变量,运用Tobit模型分析非农就业特征、家庭人口经济特征、能源可获性、能源价格因素、区位因素及消费偏好对陕西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非农就业特征对农户能源消费结果有显著影响;代际同住、抚养比、人均农业收入及其他收入均对生物质能源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的高教育程度和外出务工经历对商品能源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商品能源平均价格作用则相反;不同地区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差别大且受消费偏好影响。[结论]研究表明,非农就业能够直接推动陕西农户生活能源由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向以商品能源为主转型,但家庭人口经济等特征使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活能源消费转型的显著影响力以经济因素为中心产生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5个乡镇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西部农村居民参与家电下乡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政策认知度、消费结构、家庭年收入水平、认为补贴比例是否合适对其参与家电下乡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为进一步促进家电下乡在西部农村的有效实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家电下乡,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需要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强化政策宣传力度,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以及提升家电下乡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和2013年两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考察了"新农保"对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在整体上对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在食品、日用品和水电气三类消费。进一步将样本按家庭收入水平分类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主要能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福利。从促进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的角度来看,建议政府从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和加大贫困居民的补贴力度出发,持续扩大"保基本"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家庭经济理论与健康投资理论,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家庭劳动时间分配模型,系统研究健康对农村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效率效应与配置效应。基于江苏省651名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劳动力健康水平不仅对劳动力自身外出就业产生影响(效率效应),还会影响家庭成员劳动时间的分配,对家庭其他成员的非农就业造成显著影响(配置效应)。效率效应表明农村劳动力自身健康状况越好,其参与非农就业概率越高;配置效应则显示家庭成员不健康的比例越高,家庭其他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低。改善我国农村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自身非农就业,还有利于增加家庭其他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绿色消费态度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消费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行为意向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由此提出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与消费者的交流、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主观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波状消费模型与中国消费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三段消费创建了区域波状消费模型 ,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型分析后认为 ,中国区域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症结是农村消费波动不足 ,由此导致了我国总消费处于波动紊乱状态 ;农户收入不足是农村消费波动不足的深层原因 ;产业结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总消费的波动紊乱程度。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了建立总消费预警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业经济》2014,(4):76-77
<正>一到过年,举家上下一齐出动上街采购年货——这几乎成了国人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商务部2月6日发布的监测情况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红火,销售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正月初一至初七,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610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3.3%。据监测,今年春节消费亮点呈现: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娱乐  相似文献   

14.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长短期差异,是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所必需的。本文以协整理论和反映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模型为基本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新疆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Milk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adults between the ages of 25-49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telephone survey. It was found that the bulk of milk was drunk by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respondents and consumpt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 Plain milk was consumed at home principally in the evening and almost always cold. Attitudes towards plain and flavored milk consumption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link between their lifestyle choices and the risk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 dynamic approach incorporating this linkage in food demand is developed, where consumers maximize utility over time by choosing fat intake to control their cumulative fat level. The resulting dynamic indirect utility function and household data on meat, fish, and dairy consumption are used to estimate a censored demand system.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consciously adjust, but not instantaneously, their cumulative fat level. Highly educated households have a faster rate of adjustment of cumulative fat. When cumulative fat level increases, consumers shift to dairy or white meat from red meat products.  相似文献   

17.
Consumption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in Agricult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develop a model of decision makers'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economic information services. This model treats choice of external decision-support services as a function of actors' assessment of how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in information complement their internal competencies. Data from a survey in four commodity systems are used to evaluate hypotheses as to how human capital, and functional role of actors in commodity systems affect demand for variously formatted information. By focusing on three axes of heterogeneity—diversity among decision makers,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s, and information—we are able to identify key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林业经济》2014,(4):52-54
<正>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地球需要1.5年时间来再生,也就是说我们正在消费1.5个地球。这不是危言耸听。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近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生态足迹与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用生态足迹作为工具衡量消费在中国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农民消费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其结果都会反作用于生产,合理的消费取向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通过对黑龙江省6个市(县)14个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农户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农民消费观正在悄然改变并逐年升级,同时存在的偏差消费行为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建议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农民选择对农业生产起积极作用的消费取向。  相似文献   

20.
With technological adop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per capita incomes have grown rapidly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come growth has resulted in increased per capita meat consumption. Projecting future meat consumption requires quant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income and meat consumption. 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growth and meat consumption using data from 32 countries. Beef, pork, poultry, and lamb income elasticities declined at different rates as income levels increased. High income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relatively constant per capita meat consumption. Low income counmes with low income growth have had stagnant meat consumption. Low income countries with growing incomes have experienced increasing meat consumptio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arge income growth and moderate population growth have experienced large increases in total meat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