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诉讼证据种类之一,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往往发挥着关键性的证明作用.因此,对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的构建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对证据的认证上,证据能力问题应制定详细证据规则,对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实行法定主义:证明效力问题应给予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应当建立完善的认证规则,建立完善的鉴定结论采信规则.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这使鉴定的组织机构、人员资格选择、鉴定程序公开透明,体现了民主作风,对于保障鉴定结论的公正,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鉴定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与诉讼制度的接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雅宁 《发展》2006,(3):58-59
证据,是"诉讼之王".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证据,具有描述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它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证据相互印证,使民事诉讼证据链条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事实.但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证言的法律规定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4.
霍菁菁 《魅力中国》2014,(2):389-389
法医鉴定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法医鉴定结论对民事、刑事案件的判决往往起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有效,是判断诉讼立法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系统研究法医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与价值体现,对于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证券、期货司法会计鉴定,是运用法律、会计、审计学等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根据司法办案部门所提供的检材和鉴定要求,运用科学的鉴定方法及原则,对银行系统的非金融机构(证券部、期货交易所)所实际发生的各项数据进行检验、论证并得出科学鉴定结论,依法为办案部门提供诉讼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6.
刘振峰 《魅力中国》2013,(34):391-391
一、价格鉴证结论作为刑事诉讼七大类证据之一,对于办理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涉案物品鉴定结论是由物价部门有鉴定资格的专业人员就刑事案件中涉案物品的价格进行分析、鉴别、计算后所做的一种结论性意见。在一些案件中,特别是在侵财类案件中,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直接影响犯罪构成和量刑情节,是刑事证据中极为关键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马永伟 《发展》2008,(8):132-133
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不仅具有诉讼法意义,而且是整个法治精神的体现。通过证据交换,每个当事人都能穷尽举证手段。诉讼进程围绕公开、公正的司法精神进行,最后的诉讼结果无论如何都能接受,这是英美法系国家奉行证据交换制度的重要原因。在构建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立法方面,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梁梓 《特区经济》2015,(1):128-129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的灵魂,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立法与民众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是要求必须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而司法实践,我国立法者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客观真实会导致诉讼的拖延,不但不利于诉讼效率与经济的实现,而且会因此损害诉讼的公正性。法院通过证据的运用所查明的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应该是"法律真实"而非"客观真实"逐渐成为共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为了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诉讼地位,以期望法院作出于已有利的判决,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庭前拒不提交证据,搞证据偷袭,导致诉讼被拖延。针对这种行为,新民诉法修正案作出了相应规定。对于故意拖延提交的证据提交人给予相应的惩戒措施或不予采信其证据的效力。本文,以新民诉法第10条规定为出发点,剖析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与诉讼后果,借鉴国外举证时限制度的经验,提出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德英 《魅力中国》2014,(11):292-292
在司法诉讼实践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将直接关系到审判程序的公正。当前,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诉讼证据理论中,任何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为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做出详细阐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浅谈司法鉴定结论冲突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鉴定制度中,重新鉴定是检验和纠正鉴定结论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及立法的不足,重新鉴定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反而成为影响公正与效率的痼疾.文章研究的是司法鉴定结论的冲突,从法律制度、鉴定次数和人数、鉴定标准与规范等方面,探索"鉴定结论冲突"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正> 由于知识产权的种类众多,所以知识产权法律纠纷的种类和形式也显得纷繁复杂。既有一方当事人起诉另一方侵犯知识产权而产生侵权的纠纷,也有双方当事人为权利的归属发生争议而产生的权属纠纷,还有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其行为不侵犯他人权利的确认不侵权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2.
袁静 《改革与开放》2013,(8):15-16,18
司法鉴定是我国的一项诉讼证明活动,其提供的鉴定意见在诉讼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司法鉴定的公信力,则决定着司法鉴定事业的发展。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如关于鉴定机关、鉴定程序、鉴定结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等的规定,导致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干扰了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损害了司法鉴定的公信力。面对司法鉴定的失信,有必要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并进行积极的改进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刑事鉴定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受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并做出结论的一种特殊科学活动.鉴定是刑事诉讼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它对探明案件真相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梁 《特区经济》2010,(6):234-236
知识产权的运用是商业特许经营的核心特征,每一项特许经营都包括知识产权的集中许可和使用。但是由于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很容易被相关的利益方侵犯,发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因此为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护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认为,特许人应承担知识产权权源保证或瑕疵担保义务,被特许人也应负起保密等先合同之附随义务。在商业特许经营过程中,对注册商标、企业标志和专有技术提供规范的过程保护也至关重要。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当发生第三人从外部对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进行时,如何在特许人与被特许人之间确定原告资格,以及另一方的协助诉讼义务。  相似文献   

15.
为排挤竞争对手,手持"垃圾专利"为武器,江苏省某阀门厂的厂长向同行提起恶意诉讼,竟将同行拖入长达三年之久官司之中。不久前,这场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全国首例恶意诉讼赔偿案由南京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的今天,我们还不得不要防范另一股"逆流"—滥用知识产权进行恶意诉讼。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生在浙江的"蓝色风暴"案引起了知识产权从理论界到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除了诉讼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引人注目以外,该案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在我国近年来的知识产权发展中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从注册商标专用权侵权认定、商标混淆理论等角度对该案展开分析评述,以期能对我国中小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实务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艺和产品中所容纳的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且勇于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及对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特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大量以原告身份提起商业秘密侵权之诉讼的企业却成了败诉的承担,值得提醒的是,企业在准备发起商业秘密侵权之诉讼时一定要慎重并做好充分的证据准备。  相似文献   

18.
美国并没有专门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但对知识产权(无形财产)的评估活动,广泛存在高技术产业过程中,存在企业经营、技术转移、法律诉讼、公司兼并等经济、技术和社会活动中,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论是技术人员、专业律师,还是管理者、财会人员,普遍都认为,一项专利、软件成果,商标等无形财产,评估其价值,并不存在固定的,可以精确计算的价值。在美国,无形财产的评估是完全市场化的。常常是专利许可方和授权许可方充分协商议价确定下来的。一项专利,或其它形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法院受理的专利诉讼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占据其中的90%.传统的对抗性诉讼结构决定这一过程常常极为复杂、耗时且存有较大争议.学习和借鉴此制度,在这类案件中引入一个中立的诉讼参与人,以一种没有偏见和相对中立的身份向法院提交不同于当事人的观点、意见或者补充性事实和证据,将有助于减少双方意见分歧,提高法院裁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便于及时、有效、公正、准确解决专利纠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诸多案例表明,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往往是由一些潜在的干扰企业和谐发展的负面因素导致,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发展.文章提出应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全面策划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跟踪、预警与监控机制;直接面对恶意诉讼,善于发现"侵权"诉讼中的隐性瑕疵;强化法制建设,遏制恶意侵权诉讼,完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和谐保护机制,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