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雏军的失败与媒体舆论的立场 自从顾雏军被捕以来,媒体对于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系的追击报道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从对顾雏军的发家史中“原罪”的挖掘,郎顾之争的回顾,到曝光格林柯尔并购科龙、亚星客车等企业,顾雏军所采用的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都进行了掘地三尺的起底。  相似文献   

2.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5,(18):36-47
9月9日,顺德看守所里的顾雏军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海信出资9亿获得了他控制的广东格林柯尔所持有的26.43%科龙电器股份。顾雏军不到四年的科龙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自从这位小个子的中年男子凭借入主科龙扬名商界以来,围绕在他、格林柯尔身上的质疑就从来没有断过。这四年里,他经受过香港联交所质询、经历过“郎顾之争”、经历过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跳落,但每一次短期而集中的“讨伐”声过后,他均能侥幸闯关成功,还能以他颇具个  相似文献   

3.
石云 《中外管理》2008,(3):22-22
曾经叱诧风云的顾雏军,这次真栽了。法院判决书一出,已经有人断言: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一点儿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顾的结局暂且不论,但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太多相似的情节,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4.
学者成为“资本玩家”1988年,还是学者的顾雏军发明了“顾氏热力循环系统”理论和格林柯尔制冷剂,结果招致包括其研究生导师在内的国内制冷学界专家的集体对抗,怀疑的声音一直延续到1996年,甚至在2001年时仍有人提起。  相似文献   

5.
对头发花白的顾雏军来说,46岁这个年龄已是落寞时分,就像他自己说的,“没有科龙的格林柯尔系,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系统;没有科龙的顾雏军,就只是一个三流企业家了。”  相似文献   

6.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5,(12):56-59
当产业整而不合和资金链吃紧的危机双双到来,格林柯尔系何去何从?以三四年时间、约十亿资金,曾经寂寂无名的顾雏军现已是内地四家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者。但是,几年以来,他在实业界里始终像个“异乡人”。频繁的收购、大起大落的公司业绩、不知来源的收购资金,顾雏军及其所谓“格林柯  相似文献   

7.
动态     
《经营者》2005,(8):20-21
<正>原中行副董事长刘金宝受审涉嫌贪污受贿915万原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刘金宝被控贪污受贿915万元,另有1478万元财产来源不明。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管辖,于近期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顾雏军出局已定科龙生产线停工顾雏军掌控的格林柯尔系的6家A股和在港交所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股价一路狂跌,科龙电器下一步的命运令人担忧。顾雏军的去留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有关部门正在启动对科龙电器财务和账目的全面清查行动,可能的结果是:最终将要求顾雏军归还所有债务,然后对科龙实施重组,把顾雏军“请出”科龙。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镜头1989年,顾雏军凭借自己的制冷剂技术发明专利赴海外创业。1995年回国发展,使其控制的格林柯尔成为地跨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高科技跨国集团公司,号称为“世界三大无氟制冷剂巨头之一”。2001年底,顾雏军控股科龙电器。2003年5月,顾雏军斥资两亿,将美菱电器20%的股份收  相似文献   

9.
顾雏军及他的顾氏循环理论对新闻界来说并不陌生.10年前,当顾雏军的顾氏循环理论遭到专家质疑时,也曾新闻界引起反响.然而,就在那时,运用顾氏循环理论建起的空调企业却一个个地倒下了,如当时盛极一时的小康空调、蓝波希岛空调及华簉空调.十年磨一剑,顾雏军在从媒体上消失了十年之后,一露面就一口吞下了在中国家电市场上拚搏了十年的家电巨头--科龙,并把它重新打造的新的陌生的格林柯尔一下子就塞满了媒体的版面.格林科尔即顾雏军哪来的这么大的实力?科龙董事会大换班之后,还会不会是原来那个社会保有量3000万台冰箱、空调的科龙?这个至今还有争议的顾雏军会把科龙带向何方,成了业内人士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0.
当格林柯尔顾雏军被捕的消息被证实之后,一家财经媒体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来表达疑问——顾雏军为什么这么倒霉? 按照汉语的习惯,说一个人“倒霉”并没有什么恶意。相反,还带有些许同情,要不就干脆以“活该”来代替了。没有人就活该倒霉,也没有人注定就得倒霉。然而,当时间即将走到2005年的尽头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一年来发生在企业家身上的“时运不济”,平添了不少悲情色彩。网易代理CEO孙德棣的生命之花,在中秋节那天凋谢了,从此与他所热爱的互联网商业世界阴阳相隔,38年的光阴好短;作为昔日“郎顾之争”的主角之一,顾雏军没能逃脱一副冰冷的手铐,是非曲直自有评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我们只猜到了热闹的开头,却没有想到失败的结尾,傅成玉郁郁寡欢;百度总裁李彦宏以登陆美国股市而轻松位列百富榜前10强,然而突如其来的知识产权官司却把他卷入了一场遭遇围攻的诉讼……  相似文献   

11.
草民顾雏军     
伏昕 《中国企业家》2012,(19):57-60,12,56
从叱咤风云到身败名裂,七年牢狱生活唯一没能改变的是顾雏军的睫怒9月6日上午8点,广东省肇庆市四会监狱,三辆汽车早早停到大门前。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略胖、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从高墙内走了出来。顾雏军,这位曾名噪一时的格林柯尔系创始人、原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度过了七年牢狱生活后,提前获释。这一天,只有少数知道消息的人前来迎接顾雏军出狱,其中包括部分格林柯尔旧部、科龙旧部,还有当年他为科龙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5,(8):22-23
顾雏军简历: 1959年生于江苏泰县。1975-1977年上山下乡,在泰县农村劳动,1981年江苏工学院动力工程系本科毕业,1984年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90年在美国成立首家分销公司, 1993年业务拓展至美国,1998年在北京和深圳成立格林柯尔工程公司,1999年在湖北和海南成立工程公司,2000年7月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1年10月收购科龙电器,2003年 12月顾雏军宣布出资4亿余元入主亚星客车。严义明简历: 严义明,42岁,1988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赴日留学, 1995年参加司法部和全国律协组织的律师国际交流选拔考试,获得综合总分第二的成绩,1998年受司法部派遣去日本研修法律实务。系1999年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创立时的合伙人律师。2005年3月成立了上海严义归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3.
财富速览     
动态顾雏军资产遭法院查封美菱电器2005年8月2日收到佛山法院民事裁定书和佛山法院查封清单。佛山法院裁定:冻结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顾雏军的银行存款7500万元或查封、扣押其等值财产。  相似文献   

14.
曾静 《经营者》2004,(3):194-196
2003年岁末,当资本市场名噪一时的制冷界“黑马”顾雏军站在中央电视台。年度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的领奖台之时,人们不由得不想到,就是这个带着憨厚笑容的扬州企业家带着他名不见经传的格林柯尔一举收购了知名的科龙企业;就是这个曾经学海浮舟发明“顾氏循环理论”的科学家斥巨资并购了齐洛瓦、吉林吉诺尔之后,又纳西冷与美菱于旗下;还是这个带着点神秘和传奇色彩的资本市场的“空降兵”于2003年又成功入主了扬州亚星客车,开始了跨行业的收购计划。  相似文献   

15.
原野  元友 《中外管理》2003,(9):68-69
如果不是因为入主科龙电器,格林柯尔这个企业的名字还很难被人们在一夜间所熟知;如果不是因为运作科龙成功“摘帽”,在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的身后,紧紧追随的还将会是一大群怀疑的目光和一大片质疑的声音。然而最具说服力的终究还是事实,科龙的业绩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以至于今年6月1日格林柯尔在合肥重演当年入主科龙的一幕时,无论是顾雏军,还是在场的媒体。都表现得极为平静和理性。其实正是在格林柯尔浮出水面后,中国家电业尤其是制冷行业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局。如今,海尔、科龙、新飞和美菱“四大家族”中的科龙和美菱都被格林柯尔收归麾下,而且在此期间格林柯尔已经完成了收购吉诺尔冰箱和上菱冰箱生产线的工作。而就在格林柯尔吞下美菱不久,又于7月下旬掉头南下一口“吃掉”了“冷界老兵”杭州西泠70%的股份。尽管在收购小天鹅时棋落后手(相关报道参见本期14页“封面文章”),但格林柯尔图谋独霸国内制冷行业的“野心”已昭然于天下。  相似文献   

16.
角力公交     
4月8日,顾雏军再次成为焦点,格林柯尔一举收购襄阳轴承,汽车产业链继续延伸。也许是顾雏军再度出手的消息太耀眼了,我们不知不觉就忽略了关于顾雏军的另一条消息:4月6日,格林柯尔对扬州亚星公布的要约收购期满,这标志着格林柯尔正式完成了于2003年底开始的对扬州亚星的收购。 “要倾力把扬州亚星打造成为客车业旗舰,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旗舰”,2003年底,  相似文献   

17.
面孔     
《新电子》2008,(5):18
输家:顾雏军 格林柯尔系前掌门人顾雏军终于等来法院的判决。日前,广东佛山市中院一审判决,顾雏军因虚增注册资本罪获刑2年、因提供虚假信息披露罪获刑2年、因挪用资金罪获刑8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0年。法庭另对顾雏军处以680万元罚款。近日,顾雏军不服一审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18.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已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雏军等涉案人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至此,拥有百亿资产的中国民营企业大财团“格林柯尔”系陷入了空前危机之中。这一事件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企业家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是对科龙、襄轴、扬州亚星等四家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让顾雏军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本运作高手之一。但近日,被称为“郎监管”的香港著名教授郎咸平,对格林柯尔近年来的一系列购并行动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下是郎咸平认为顾雏军席卷国家财富的“七板斧”。1、安营扎寨: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收购的企业多数是上市公司,但是在每一类产业的上端都是一家顾雏军100%控股的私人公司,各产业间表面上看来毫无交叉关联。2、乘虚而入:顾雏军收购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度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3、反客为主:顾雏军总是在…  相似文献   

20.
自焚的枭雄     
他们倒下了。 近年来,那些有“仇富”心态的人们有了一次又一次集体渲泄的机会。让我们先重温一下这些带给我们“快感”的名字。他们是:格林柯尔系顾雏军、德隆系唐万新、凯地系张海、农凯系周正毅.成功系刘虹、鸿仪系鄢彩宏、托普系宋如华、三九系赵新先、赛克赛思系国洪起.明伦系周益明、飞天系邱忠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