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左刚 《上海会计》2002,(5):64-65,40
一、贵刊在2001年第7期刊载了罗雪梅、张萍同志的文章《人力资源会计新构想》(以下简称罗文)。提出了人力资源定价的新构想,即把人力资源的价值分成三部分:一是发给员工的工资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二是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培训费用支出予以资本化,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三是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营销网络的人员确认为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参与税后利润分配,并采用经过企业全体投资人讨论或者经过资产评估机构测算的方法确认其价值量。笔者认为用这种方法确定人力资本参与税后利润分配,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收益现值法的“收益”是指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收益,即企业经营资产所实现的利润。这里的收益不是指会计帐面的实际收益,而是指企业未来的收益,也就是企业经营资产的预期年利润。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把资产未来的收益折算成现在的收益就是资产的收益现值,即资产的评估价值。收益现值法是以资产的收益现值为计价标准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  相似文献   

3.
罗凤丽 《会计师》2011,(6):60-61
<正>我国《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应按股东持股或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从上述规定来看,利润分配的基数是税后利润。然而,对于企业集团,利润分配基数的确定面临母公司净利润和合并净利润的选择问题,《公司法》及《企业会计准则》对此未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对于利润分配基数是合并净利润还是母公司净利润也有一定争议。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意见:一是合并净利润;二是母公司净利润;三是合并与母公司净利润孰低法。本文主张利润分配基础为母公司净利润。  相似文献   

4.
数以万亿元计的不良贷款处置价格需要评估,在界定了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后,提出了两大实用方法,对亏损的欠贷企业作“模拟清算评估”,求取其清偿率,进而据以计算不良贷款的处置各,此谓之“模拟清算法”。对“税后利润或亏损额+全部贷款利息”为正值的欠贷企业,用同口径折现率求其未来持续经营期的“税后息前利润的现值”,即企业整体资产现值,据此计算清偿率与不良贷款处置价格,此谓之“税后息前收益现值法”,并简要评介“无负债利润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六十三条规定,对于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应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因此,有的企业在日常发生这类经济业务时,也视为收益的分配,而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笔者认为,这样的帐务处理值得商榷。因为:(1)“利润分配”帐户,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在年终企业结转本年实现税后利润或发生亏损时使用。企业日常发生被没收的财物损失等,不宜通过“利润分配”帐户核算。(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被…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不同的概念 ,只有稀缺性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会计中予以资本化的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 ,而仅仅是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处理方式既符合谨慎性原则 ,也体现成本效益法则的要求。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 ,而不是接受激励 ,分配对象是净利润扣除财务资本必要报酬后的余额 (即经济增加值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  相似文献   

7.
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建民 《上海会计》1995,(2):3-6,28
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的比较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蔡建民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都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主要经济指标。所谓净现值是指特定的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按照这种方法,所有未来的现金流量(包括流入量和流出量)都要按预定...  相似文献   

8.
一、商誉是什么无形资产理论是会计理论和评估理论中的一大难题。商誉作为有高度价值又高度不确定的企业资产,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和评估,令评估师们、会计师们困惑。目前,商誉的评估主要来源于会计理论的两种计价方法:一是超额收益论,也叫预期收益现值法;二是总计价帐户论,即根据企业整体评估价值与各单项资产评估价值之和进行比较确定。“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超额利润。美国学者配顿(W.Paton)和利德尔顿(A.C.Littleton)指出:“如果一家企业有优越的营利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劳动者权益的性质——与阎达五教授和徐国君教授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振兴 《会计研究》2000,(10):46-47
知识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会计也应把人力资源作为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计界人士一直探讨如何把人力资源纳入会计的管理体系,并且构建了各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其中,一种新的模式就是劳动者权益模式,它把劳动者权益作为新的会计要素予以确认,阎达五教授和徐国君教授在<会计研究>1999年第6期<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权益的确立>一文中做了精辟的论述,其基本观点是: 1.劳动者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有收益分配权.……人力资本的收益权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补偿了劳动者消耗,即得到了工资性收入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的盈余价值--税后纯收益有参与分配的第一位的、天然的特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存在虚增资产、计量复杂、扭曲损益等问题,为此提出重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的三点设想:一是在资产确认方面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一种"准资产"(或称之为"或无资产"),二是在会计计量方面对人力资源以市场公允工资价格为基础,同时乘以忠诚度系数,以未来收益的现值进行估价入账,三是在会计报告方面将人力资源在资产负债表的表外列示对公众披露,另单独形成《人力资源损益表》供内部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留存收益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所创造的,经过对投资者分配后留存在公司的盈利。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留存收益主要来源于税后利润和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加强对税后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分配的管理,加强对盈余公积金使用的管理,将对正确处理好国家、投资者、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的关系,提升企业形象,开拓企业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现值法是现代经济分析技术之一,常用来计算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效益,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 现值法就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把未来的收益或成本折算成现值加以比较,以计算实际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现值法除了在国际贸易中已较广泛地应用外,在国内市场上也应用日广。例如出现了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的赊销形式,也就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将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与延迟销货的现值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利润分配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荔 《上海会计》2000,(11):7-10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已为我国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所熟知 ,实务中 ,或多或少的含有人力资源意味的会计工作也正在悄然兴起。较多理论偏重于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投资以及预测决策研究 ,研究人力资源利润分配已成为摆在人力资源会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产权问题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人力资源利润分配的意义人力资源利润分配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在许多论著中都已涉及 ,这里不多赘述。人力资源参与利润分配的影响和涉及面将是非常宽广的…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传统估价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可以将"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结合起来,采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方法,构建新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陈霞 《财政监督》2005,(10):48-49
1、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效益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而知识经济时代极为重视人力资本在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更高层次演化。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考虑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偿债能力的最大化等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他们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的生产要素.伴随这一转化,信息、知识、科技、劳动者等都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了生产过程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理所当然应该参与收益的分配.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激励与约束、保证人力资本的合理收益,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承认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形势,探讨我国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实现形式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尤其是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各企业都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然而,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信息却长期无法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得以反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与传统的物力资本在性质上有着较大的差别,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会计计量方法。尽管《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对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较分配,可以说,《公司法》对利润分配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笔者认为即使公司的利润分配完全按《公司法》进行,也还是有几个细节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贵刊2005年第8期的《股权转让有关所得税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的观点有几处值得探讨。我们知道,在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的情况下,由于股权转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不得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该文的主导观点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建议:先分配,后转让,即投资企业在进行股权转让前先由被投资方进行利润分配,以减轻投资企业的所得税支出,从而提高税后净收益。但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涉税处理上有值得探讨之处。捐赠资产产生股权投资准备不应作为所得税调增调减项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