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了权力,才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权力是实施领导、推动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经济日报》原总编艾丰曾把权力喻为“好东西”、“坏东西”和“怪东西”。所谓权力是好东西,就是掌权为公,造富于民,好人拥有权力能办更好的事;所谓权力是坏东西,就是权力对人有极大的腐蚀性。“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坏人拥有权力能做出更坏的事。  相似文献   

2.
“新官不理旧事”,是官场中的积弊,它秉承的是圆滑的为官处事原则,是典型的私心作祟。这种陈旧观念,应该毫不犹豫地摒弃掉。领导干部履新职,职务范围内的事,无论旧事新事,都是应该去理的,而且新官理旧事,如果处理得当,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人现象在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中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小人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无论是显赫的大人物还是一般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大都不同程度地领教过或体会到小人那种特殊的“厉害”。小人是一种“只谋人不谋事”的“动物”,以其狭窄的私欲、特殊的“小人之心”和“小人策略”,严重干扰着人们踏踏实实、平心静气地做事。 小人虽“小”,但其害人败事之能量却很大。小则可以“借刀杀人”,谋害忠良,大则可以把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水搅浑,可以使“黑白颠倒是非淆,鬼成美女人成妖”、“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相似文献   

4.
<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件事在事易时移的情况下起的作用正好相反,股权分置在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中就扮演了一个“萧何”的角色。按西方的说法,中国股市是一个提前了20年的早产儿,之所以能够顺利来到人世,一是由于邓小平的一句话:“(对股市可以)先试一试,不行就关掉”;二是有了股权分置这一“天才”设计做支持。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始终需要面对“人”与“事”两个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人”比“事”更重要,成为领导者要具备的要素及领导者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重要论断,阐明了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深化习近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理论溯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习近平同志“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重大论断的提出背景,总结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重要论断的开化实践,从共同富裕的辩证思维、共享理念、普遍规律、价值取向等方面探讨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蕴含的共同富裕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提议先做四件事: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四件事中前三件事只有在中国铁路总公司领导下,将大陆桥铁路运输系统的“国内车站”升级为“国际陆港”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8.
要勇于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创新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对于一个地区,对于一级党委政府,对于一名领导干部,也应该有这样的要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努力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营造改革发展新环境。 创新必须敢作为。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要求,就可以看到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差距,体制上存在的障碍,机制上存在的缺陷,需要创新的东西很多,可以创新的空间很大。现在需要的是一股不怕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劲头,敢闯敢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程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劳动力投入。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中劳动用工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变迁。由于目前农村所实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存在交易成本高等缺陷,因此,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中必将面临着用工难的窘境。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三个,一是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二是以私人承包制替代“一事一议”,三要依靠国家加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0.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指为兴办村民直接受益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在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经民主程序确定的村民出资出劳的行为。从我们对佳木斯市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情况的调查来看,佳木斯市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靳怀宇 《经济师》2007,(1):109-109,141
详细界定了“一事”的内涵,充分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纳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说,即“一事不再罚”原则中的“一个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应当是指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行政法规范。对刑法罪数理论引入“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研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借鉴刑法罪数形态的划分方法,将“一事”分为:单纯“一事”、法定“一事”、处断的“一事”、实质的“一事”和选择的“一事”五类。研究了“不再罚”的含义,进行了新的归纳。  相似文献   

12.
政绩要正     
政绩,就是为人民作出与其领导职位相称的实实在在的贡献,是群众对干部的起码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强烈意识。因此,政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造。可是,目前有的领导干部不是脚踏实地地用汗水和智慧去创造政绩,而是大做表面文章,骗取组织的信任,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这种消极腐败现象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如报上所载,“小康村”的村民迫于生计竟以卖血为生,读来让人心酸。名曰创造“政绩”,实则损害群众利益。他们做事一切围绕头上的“乌纱帽”做文章;为了尽快“制造”政绩,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甚至不惜损害群众利益,挖肉补疮。事实上,这种“政绩”越多,群众的怨言越多;“政绩”越大,农民的负担和地方的财政包袱越大。这样搞“政绩”,只能是实事虚办,劳民伤财,结果对当地长远发展带不来真正好处,有时还给继任人留下不少“揩屁股”的事。正是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  相似文献   

13.
要锤炼人格 ,塑造形象。“锤炼人格”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先做人 ,后做事 ,先做人 ,后做官”。要为人厚道 ,虑事长远 ,胸怀坦荡 ,光明磊落 ,不浅薄 ,不短见 ,不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不上面笑着底下使绊子 ;要善于识破人格中的功利主义 ,不被阿谀谄媚所迷惑 ,不被小恩小惠所笼络  相似文献   

14.
《经济视角》2005,(7):24-25
浙江人历来有外出务工经商的传统。上世纪70年代末,他们到全国各地修鞋、弹棉花以及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做着别人不愿做的事”;90年代,他们拿着掘到的第一桶金,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办了“浙江村”、“温州城”、“义乌路”等,“做着别人不敢做的事”。那么,新世纪以来,这些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几百万浙江商人,又在演绎怎样惊心动魄的财富故事?在外浙江人经济体现出哪些新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这已成为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 ,“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原因就在于一些人对这一方针的认识上还存有种种误区 :有的认为抓物质文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 ,抓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政治部门的事 ;有的认为物质文明建设是硬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 ,只要物质文明建设抓好了 ,精神文明建设自然也就加强了 ;还有的认为两手抓 ,就是今天抓一手 ,明天抓一手。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就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 ,甚至“抓了一手、丢了一手”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  相似文献   

16.
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人要有“主心骨”,是指人说话办事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人,必定是有主见者,很难找出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出自己的主张,而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 遇事要有“主心骨”,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尤其重要。在领导实践中,特别是在一些紧要关头,当断则断、果断行事,往往会变“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而当断不断,坐失良机,常常会败溃于一念之间。因此,领导干部有没有“主心骨”,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7.
李扬 《经济导刊》2023,(3):33-35
<正>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首先是一个体制问题。我从五个方面谈如何进行体制问题的改革。体制改革的五个方面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虽然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的杠杆率这一问题多有微词,但此前我国政府杠杆率一直比较平稳,而疫情三年来上升得非常快,上升幅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比如疫情后一些企业和居民“躺平”了,政府必然要出手多做一些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宽带的日益普及,网上病毒流行、蠕虫肆虐、木马泛滥。从“冲击波”到“震荡波”。从“网络天空”到“网银大盗”,人们的电脑、数据甚至于金钱都受到电脑病毒的威胁。虽然电脑病毒都会“招之即来”,甚至“不请自来”,但杀毒软件却都不是免费的。不过,如果你尚未购买这些杀毒软件,可以到网上去淘大侠们开发的一些免费杀毒、预防工具。这些免费的杀毒工具,根据杀病毒的能力、范围和方式,可以划分为六类。  相似文献   

19.
能力是立身之本、创业之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对此,领导干部必须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带头履职尽责,真抓实干,锤炼“五力”,努力缩小“能力不足”与工作任务需要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干兴邦”需要落实,学习和实施“项目管理”是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项目的本质是“一次性的、没有做过的事”,项目管理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理念、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科学方法论;可以解决如何“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是个人和组织走向成功的路线图;项目和项目管理是实现“创新”的载体和主要方式;项目管理可以把治国方略和安邦治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