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中国省级层面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信任对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两项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都具有正面影响;信任对两个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影响不同,信任对专利申请数没有影响,但对技术市场成交额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是不同的,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高速增长使得其与国民福利的关系成为部分学者研究的主要领域.回顾和总结旅游业与国民福利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找出实证和理论研究的主要视角和推进方法,并探讨下一步研究可能的空白点以及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问题是本文主要目标.理论研究上,旅游业与国民福利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结论不尽相同,税收、市场扭曲、外来资本、偏好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旅游业扩张是否会提升国民福利.实证研究方面应对上述因素对福利的影响做出确凿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法及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法对中国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信任和民间组织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我国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累积状态对家户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涌现了大批关于社会资本研究的文献。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的五个维度对家户福利的不同影响。回归显示,社会网络规模、信任及其参与公共事务对家户福利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同时文章还考察了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变量,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而言,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很大。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另一种影响经济行为及绩效的资本形式。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视角,检验社会资本是否影响中国农民收入。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对农民收入均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更高行政级别的地区平均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某些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与市场制度存在替代关系,而另一些社会资本(一般信任)则与市场制度相互补充,修正了Stiglitz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外部性的经济分析——以信任关系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均指出社会资本具有正面的效应,但对这种效应是怎样取得的并无共识.我们尝试建立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说明社会资本-信任如何产生正的外部性,亦即产生超出个体理性计算之外的利益.我们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多人互动的环境中,能否达到彼此合作或彼此信任,虽然会受到欺骗者所遭到的惩罚与欺骗利益多少的影响,但主要受到所处环境中具有社会资本者人数比例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社会资本具有正的网络外部性,信任者人数越多,信任者所享受到的利益越大.  相似文献   

7.
“新农保”的福利效应与地方政府信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保”的福利效应对提升政府信任和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参保农民对地方干部信任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新农保这一公共政策实施对农村居民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参保组,新农保明显提升了参保居民的政府信任;在考虑了遗漏变量、自选择等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农保显著提升了中低收入家庭以及中西部地区参保组的政府信任水平。进一步,本文从“物质福利效应”“社交福利效应”和“心理福利效应”的角度考察了新农保福利效应增进地方政府信任的途径,结果表明,参保初期,新农保政策带来的物质福利增加、社交福利改善和心理福利满足均显著提高了参保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但从参保的长期效应来看,新农保的福利效应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从长期看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新农保的实际保障水平和人们预期的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法治水平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证数据研究社会资本与法治水平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社会资本这一因素时,法治水平的提高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这个效应有限,而转型期的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具有显著影响:(1)社会资本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2)社会资本还是对法治水平低下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9.
蒲艳萍  顾冉  成肖 《财经研究》2018,(5):121-139
文章主要回答了社会资本能否降低劳动力工资扭曲的问题.根据CFPS2010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度出微观层面的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扭曲均值约为33.2%?45.7%.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能够显著降低工资扭曲,平均而言,社会资本每扩大1%,工资扭曲程度降低3.42%;社会资本降低工资扭曲的影响作用对工资扭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更大,一定程度上将扩大不同群体的工资扭曲差距.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修正工资扭曲的作用不断被削弱.文章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分析显示,社会资本通过部门进入效应、晋升效应和信息效应对工资扭曲产生影响.文章研究对深入认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