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朱广娇 《金融博览》2014,(15):28-29
7月20日,"2014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自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交通银行每年定期联合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用来概括和反映人民币实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逐步成为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金融交易和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2011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正式推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此启动。背景和历程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为国际市场广泛接受,这个国家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  相似文献   

3.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美元和欧元这两种主要世界货币的国际信用日趋下降,国际市场上迫切需要新的避险货币和形成一种具有"公正、公平、包容、有序"的多元化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对外经济往来中越来越多地发挥国际货币职能,若干年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以及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软实力强大的标志,而且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5.
由中闻人民大学主办,美、英、法、澳等多家国际金融研究智库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联合协办的"2015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将于2015年7月18日(周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共同开展会议征文活动。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参会。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弥漫,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事实告诉我们,建立在单一主权国家货币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再适应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接连召开的G20华盛顿金融峰会和伦敦金融峰会以及后续的金融峰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重要的议题。一直遵循"韬光养晦、不出头"外交政策的中国这次终于在G20伦敦峰会之前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构想而变得"有所作为"了。这与正在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否给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某种机遇?这种背景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恰当?还存在那些掣肘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巧妙地与区域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很好地结合?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为我们解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国际化是渐进而非突变的过程货币国际化是指在商品和服务贸易、金融资产交易等国际经济活动中,货币的价值尺度(或计价)、支付结算和价值储藏等职能由国内向国外的扩展和延伸。充当国际经济活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而成为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且越演越烈,呼唤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全新的制度性安排.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挥亚洲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构建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新格局显得非常急迫.  相似文献   

9.
刘燕 《时代金融》2013,(24):138-139
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之并不匹配。故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下一个彰显经济实力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诉求。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交易、投资、结算及储备的功能,缺乏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这些功能可以不是同时具备而是渐进的,所以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也可以是渐进的。基础阶段是计价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这就必须对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进行有目的的管理。包括抛弃对顺差的迷恋,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深化货币互换与合作等等,才能为后续的资本账户开放和最终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货币演化视角,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本文有两个主要结论,一是货币国际化应着眼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倒果为因,用国际货币的成本收益左右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二是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与银行同生共存,欲兴货币,必先强银行.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良 《浙江金融》2005,(12):6-7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三个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变化频繁,对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广大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则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铸币税区域扩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民 《南方金融》2002,(8):19-20,15
铸币税的区域延伸表现为货币职能延伸到发行国国土之外获得货币发行收益.在国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高速流动性条件下,货币国际化存在着理论上的可逆转性,这意味着货币国际化在给发行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风险.因为货币国际化的实质在于获得货币发行的国际收益,本文就企图从货币国际化的可逆转性的引致风险出发,分析铸币税国际延伸的理论困惑,并由此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13.
分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该国外部性交易占国际交易的比重要足够大,第二,该国外部性交易占本国经济的比重恰当,可以抵御来自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活动需要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国际货币,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加剧了这种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得到大大提升,激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思考。本文从多方面分析货币国际化能带来的收益,以及目前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面临的阻碍。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5-2013年间世界主要货币的全球交易分布数据,本文采用重力模型对影响国际货币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入国和流出国之间的贸易和资本往来、流入国的经济规模和法律体系,以及两国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对于国际货币的地区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地理距离的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而言,国际货币更集中分布于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等).依据重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构造和模拟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全球分布情况,对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战略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从替代性竞争到区域货币合作的国际货币理论演变,在主权货币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将货币竞争问题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并在此框架下,从时间脉络和竞争主题入手,综述人民币国际化的代表性文献。本文旨在从货币竞争角度审视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脉络与关键问题,为问题讨论和寻求共识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不会像中国的贸易自由化那样迅速。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惯性依赖,货币替代明显滞后于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而美元正处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壮年时期,当前的人民币难以替代美元。况且,美国将竭力维持其美元霸权地位,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更为缓慢和棘手,朝着人民币作为显著国际储备货币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为广泛的积极主动性,但不可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安排。从我国的现状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日益增强,这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目前度量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大致包含三个方面,即贸易结算功能的国际化、金融交易职能的国际化、价值储备职能的国际化。即实现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职能。这三大职能是从低级到高级逐层推进,货币的国际化必须最终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也就是人民币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由于我国边  相似文献   

20.
主权货币向国际货币演变过程中,其货币的各项职能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货币的支付手段等基本职能是决定货币跨境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货币的储备、汇率“锚”等调控经济的职能可以强化国际货币的国际使用范围。在当前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下,在同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地区渐进的推进人民币的基本职能有利于减少人民币直接国际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缺陷.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