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析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质量,我们通过自编问卷对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进行了实地调查,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个体特征、经济状况、精神慰藉和社会支持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其中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孤独感、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影响尤为显著.因此,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生活和完善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各项政策,对于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通过对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空巢”是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必然。日益增长“空巢老人”为国家福利、代际和谐和社区照顾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采用健康自测量表(SRHMS),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维度,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的289位空巢老人和212名非空巢老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空巢老人社会健康与心理支持令人担忧。文章就构建“空巢老人”长期照顾网络,就我国养老保障、社区服务、个人调适作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困境,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作出认真的分析,探讨空巢老人的所面临的困境、形成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显,现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障碍。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困境,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作出认真的分析,探讨空巢老人的所面临的困境、形成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论文研究方法,通过对郑州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着主要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从而对城市空巢老人的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哈尔滨市空巢老人心理的调查,了解到城市空巢老人主要存在着孤独、恐惧、缺乏安全感、空虚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建议的提出对于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2008年苏州城乡老年空巢家庭养老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乡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超过半数的空巢老人不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而机构养老也并非空巢老人的最爱。在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因素中,户籍因素最为重要,其次是与子女关系因素,最后是房屋建筑面积因素;而在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众多因素中,文化程度、儿子数量和养老金(养老补贴)数量这三个变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走访苏州市A社区,通过UCLA孤独量表了解该社区空巢老人存在的孤独感状况,并分析相关的社会学变量了解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体验的差异状况,进而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安全感的缺乏、情感支持的减弱、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五个角度探讨空巢老人孤独感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在空巢老人聚居的城市单位型社区中,社会资本比较丰富,空巢老人彼此之间存在比较频繁的日常交往,并自发形成了非常普遍的互助之风,由此导致了空巢老人对于互助养老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为了实现个人分散的养老资源的集聚与互补,可以组织空巢老人开展诸如男女互助、轻老互助、精英与大众互助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养老实践,构建一张多元立体的互助养老网。这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时代背景下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快速转型发生的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突出,使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严重的精神孤独状态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亟须重视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凭借其专业理念与技巧能够有效处理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孤独问题。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孤独问题,需要采取多主体、多部门联动解决方案,以农村空巢老人为核心、同辈群体与家庭成员的支持为着力点,连接农村基层社区和政府资源,有效帮助空巢老人实现自助目标,重塑其社会关系;同时,应对精神孤独问题,要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孙梦 《商周刊》2016,(Z1):76-77
通过陪老人聊聊家常、帮老人打扫打扫卫生这些充满亲情的简单小事,青岛福彩的志愿者让困难老人们感受到爱的温暖、让空巢老人们不再孤单,让村里的老人们提前过上别样的快乐年。1月27日,冷冽的天气中透露出微暖的阳光,青岛福彩志愿者们带着爱心物品和沉甸甸的问候,来到即墨省级高新区前港洪水村的困难老人、空巢老人和老党员家中,在这个冬日为他们送去温暖。爱在冬日,温暖空巢老人今年69岁的孙双峰是前港洪水村的一位空巢老人,每月仅依靠400多元的低  相似文献   

13.
当今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射洪县潼射镇六村进行一系列走访调查,分析探究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一些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老龄化、高龄化同时出现的"空巢化"具有快速发展之势.最近10年,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的平均空巢率已达264%.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四市(县)"空巢老人"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据此分析了"空巢老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芳 《经济问题》2008,(11):90-92
对农村出现大量“空巢”家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思路:转变养老观念;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通过土地流转筹集养老资金;加强农村社区引导,发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空巢”家庭的高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空巢老龄化家庭逐渐增多,这给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带来了困境,使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其养老问题变得尤其严峻。着重探讨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支持现状,从非正式支持角度为改善农村养老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快、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变化、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空巢老人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凸显。基于对常州市工人新村社区、河海社区等空巢老人的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弊端。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了让空巢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需要把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我国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中存在着志愿者活动缺乏完善的组织体系,志愿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脱节,志愿服务缺乏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和能力局限性,社会支持和关注力度不够,政府配套政策不足及管理松散。必须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完善与"空巢老人"需求接轨的志愿服务内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多方位的"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分别对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劳庙村、河溜村和褚庙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通过调研发现,被调研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显著,其主要表现为亲情淡忘、家庭教育淡漠。学校安全淡味和社会监管淡化,是造成亲情淡忘、家庭教育淡漠的主要根源。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