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能减排过程中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非常重要,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群体之间、企业群体与监察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它们对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对动态方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到了博弈模型中各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的来源,而创新的采用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途径,创新的扩散则是完成产业升级、社会技术进步的终极目标.创新的采用作为企业的竞争策略适用于产业组织框架下博弈论方法的分析,多个企业之间的创新采用相当于一种多阶段序贯博弈.博弈的性质和企业的初始条件不同决定了企业在创新采用的时间选择上存在差异.在强调"自主创新"战略的同时,应该让企业拥有更多的技术选择和创新采用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的进化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分析与稳定点分析,得出混合竞争策略与稳定进化策略产生的条件,并指出应通过完善银行内部权力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促使"监督、不欺诈"这种高效稳定策略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关文献分析,本文系统梳理了网络性产业中技术标准的含义、特性及类型,并在后发国家追赶技术标准的研究视角中,把标准研究态势概括为两类问题导向、两个层面的研究脉络;并指出其研究拓展的新空间,即基于中国本土情境和制度——技术环境,挖掘后发国家企业构建标准竞争优势的有效战略行为机制、相机性经营战略及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70年代,生态学家Maynard Smith和Price(1973)结合生物进化论与传统博弈理论,在研究生态演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ESS),标志着进化博弈理论的诞生。与传统博弈理论不同的是进化博弈理论从参与人群体出发,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从群体到个体的局部动态法来分析参与人的决策行为,由此得到的结论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现实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技术竞争能力和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关键所在,如何将专利竞赛理论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国际技术竞争中获得基础和核心技术专利,是国内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和回顾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利竞赛的已有研究结论,针对企业技术和资金储备的合理化配置、研发竞赛过程中的竞争策略选择以及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社会福利最优化策略,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和企业现状的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促使企业实现"技术蛙跳"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模型假设 参与人为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换的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假设参与人都是理性人,对二者单独的一次博弈,对他们的策略选择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为了分析影响二者行为的因素在对市场中消费者群体和消费者群体行为的稳定均衡,将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群体看作是有限理性的,对二者的进化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进化稳定策略。假设当生产者合法经营时,二者都没有损失和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8.
在有限理性条件下,运用进化博弈论中的经典模型——猎鹿博弈模型,对群落中企业创新行为的长期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群体模仿者动态分析时,系统进化的长期均衡结果可能是合作策略,也可能是不合作策略,究竟沿着哪条路径到达哪一状态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而在多群体情形下,即博弈双方在创新资源占有或者资金实力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很小,往往是弱势类型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策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竞争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竞争环境和竞争战略不同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策略也各不相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在3种不同技术标准战略下,技术标准竞争策略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毅  闫强 《技术经济》2022,41(2):38-49
以演化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华为早期技术研发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后发企业技术创新及其演化的系统动力模型。研究发现:新产品开发是资本增长的动力,技术创新是产品开发的动力,人才和研发组织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人才也是组织结构优化的动力,而发挥人才价值的关键是人才激励;市场既为后发企业提供不断进化的市场动力,也传递先发企业和后发企业的竞争压力,促使后发企业不断产品开发和集成创新,供应商为后发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并对关键技术进行模块化创新提供动力;企业家和研发组织把外部动力和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使内部动力及进化选择机制与外部市场竞争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既要致力技术创新又要构建产品类别才能赶超领先企业,然而以往研究大多限于技术创新或产品类别的单一维度探讨,对二者动态协同缺乏关注。本研究从整合角度,搭建“追赶压力—追赶行为—追赶结果”的分析框架,并以在电动注塑机领域赶超的海天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进入压力,通过采取“模仿创新—类别沿用”的相似协同机制,而获得合法性;在超越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竞争压力,通过采用“自主创新—类别跨越”的差异协同机制,而取得竞争优势。其中,后发企业的技术策略和类别策略受到所在行业技术体制和市场结构等外部情境约束,后发企业的定位转移与目标变迁从内部推动追赶阶段向超越追赶阶段跨越,后发企业的动态协同能力持续提升是其根本保证。本研究构建了技术创新与产品类别动态协同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后发追赶的内在规律,从“技术—认知”整合视角为后发追赶带来了新的解释,以“技术创新—产品类别”协同丰富了后发追赶的微观机制研究,为中国后发企业赶超世界领先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2.
解密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的生存之道,是诸多合作创新弱势群体的迫切需求。为此,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构建出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借助 Vensim PLE软件对其进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挖掘出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选择不同于彼此的创新策略,是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进化博弈的稳定策略;②各创新主体选择创新策略的初始概率,将直接决定产业创新网络进化博弈结果;③创新收益、创新成本及创新冲突收益损失的变动,会显著干扰非核心企业适应性创新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论进化稳定策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以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的提出、发展及不断完善为主线 ,在指出原初概念的缺陷的基础上 ,从非对称博弈、有限群体、随机因素及动态过程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博弈论理论家们对该概念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应使之更趋实际,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在其战略选择层面,应在实效的基础上,使竞争优势与优势竞争相结合,构建起有效的竞争体系,促进后发优势的实现,最终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后发国家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市场经济制度上往往落后于发达国家,在选择发展路径的时候,到底是制度先行,还是技术先行,或者是两者协调发展?持后发优势理论的学者们主张后发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技术落差,优先发展技术;持后发劣势理论的学者们主张后发国家应该积极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以免为后发国家发展埋下隐患。以制度和技术均处于落后状况的后发国家为逻辑分析起点,分别测度后发国家优先发展制度、优先发展技术和制度的偏离成本,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资武成 《经济师》2007,(6):22-23
介绍了进化博弈理论的进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的基本思想,并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对多个供应商的报价策略及其进化博弈均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研究的结果为供应商制定合理的报价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中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了跨国跨期比较分析,并探寻了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现状以及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其次,构建了理论模型,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剖析了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机制,进而对中美技术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①在技术追赶过程中,短期内,后发国家应积极发挥后发优势,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权衡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而在长期,随着技术差距逐渐收敛于稳定值,后发国家应加强自主创新;②相对于美国,尽管中国技术水平仍较滞后,但中美技术差距呈缩小态势;③当前,自主创新、FDI的溢出吸收以及劳动力资本和生产性投资有助于缩小中美技术差距,但高科技产品进口却导致了技术差距的扩大;④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对缩小中美技术差距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当前 ,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 ,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 ,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 ,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 ,应使之更趋实际 ,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在其战略选择层面 ,应在实效的基础上 ,使竞争优势与优势竞争相结合 ,构建起有效的竞争体系 ,促进后发优势的实现 ,最终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两种现象,共同的技术内涵使两者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在比较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关系基础上,从用户选择、技术演化、技术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技术标准锁定可能导致的非效率问题,并根据技术标准锁定下导致用户选择粘滞、技术演化失灵、技术竞争弱化的具体原因及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反技术标准锁定规制机制,即代际标准补偿机制、技术演进牵引机制和技术竞争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两种现象,共同的技术内涵使两者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在比较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关系基础上,从用户选择、技术演化、技术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技术标准锁定可能导致的非效率问题,并根据技术标准锁定下导致用户选择粘滞、技术演化失灵、技术竞争弱化的具体原因及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反技术标准锁定规制机制,即代际标准补偿机制、技术演进牵引机制和技术竞争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