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河北省毗邻我国首都北京,面对国内目前十分棘手的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河北省不仅充当着承接京津地区部分产业产能的角色,也承担着缓解北京大气污染的重任。因此,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十分艰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与实施,为我省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政府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宏观主体,可以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方政府开展经贸合作来为企业"走出去"铺路。而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微观主体,则可以通过建立海外经贸合作区与工业园区的形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产能,从而在国内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正●典型地区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就业和安置任务繁重,许多受影响企业职工年龄较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低,部分未缴纳失业保险,再就业难度大。●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就业安置,要妥善处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关系,应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建立协调机制,制定专门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就业安置专项资金,帮助企  相似文献   

3.
李谠 《经济界》2015,(3):4-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在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和船舶五个方面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钢铁行业位居产能过剩的五大行业之首。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破解这一难题的新途径。从我们调研情况看,目前化解产能过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22):250-251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及化解过剩产能、防治大气污染等政策影响,河北省的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运行出现较大困难,迫切需要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充分遵循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有效运用京津资源和社会资本两方面力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加剧,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政策手段.产能缩减进程中,受影响职工的安置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利用就业弹性估计了受影响职工的总体规模,接下来结合调研数据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特征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中受影响职工安置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后续职工帮扶和安置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6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煤炭行业实施化解过剩产能,并为促进煤炭整体供需平衡,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转型发展,专门制定了系列产能置换政策。作为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如何抓住政策窗口期机会,充分利用置换政策最大化为企业争取利益,助推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一项急迫且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实际情况,阐述了将产能置换指标转为实际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向 《中国就业》2014,(5):13-13
正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做好涉及人员的再就业是一项的重要任务,不仅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顺利进展。产能过剩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失业是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下化解产能过剩不能摆脱的顽疾,结构性失业再就业、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转岗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河北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难题。对其的治理必须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大趋势,从结构性失业者自身情况和河北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寻找解决中国结构性失业矛盾的有效对策。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剖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以及结构性失业、再就业的数据,认为产业发展及带动是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最主要方面,考虑到河北省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及结构性失业再就业的现实困难,提出了以经济发展带动再就业和拓宽就业能力共两大治理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项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众标准化》2014,(5):63-63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标准委于2014年4月3日组织召开了化解产能过剩标准化工作座谈会,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委的代表,以及相关协会、研究机构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8,(3):160-168
产能过剩与企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2012-2015年间547家深沪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产能过剩与企业转型升级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验证政府补贴对产能过剩与企业转型升级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能过剩对企业转型升级有内在的促进作用;政府补贴与企业产能过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政府补贴对产能过剩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创新,减少政府补贴冲动,淘汰落后产能,而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作为资源型城市的邢台市,多年来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起来的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和化工五大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典型。近年来,邢台市委、市政府围绕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进行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把维护下岗职工利益与化解落后产能一同谋划和部署,在突出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和大气环境治理进程中的职工转岗培训、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稳定和扩大就业面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去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治理大气污染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等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局面,秦皇岛市人社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940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实证测度江苏省产能利用情况,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产能过剩有进一步蔓延趋势。分行业类别看,产能过剩集中于重工制造业领域,而轻工业的产能过剩相对较少,且近半数轻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不足。从企业行为和市场与政府关系两个层面,提出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共同化解产能过剩,促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4,(5):7-7
标本兼治化解产能过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曹建海认为,我们要采取"长短结合"的措施,短期的思路应以化解和治理过剩产能为主,从长远看关键要建立防范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首先,着力调整被扭曲的总需求结构,特别是提高消费率。提高消费率将为治理由投资需求拉动的产能过剩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釜底抽薪"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去产能既是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痛苦而艰巨的任务,中央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国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体现在全局性结构性上,从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和平板玻璃,到电解铝、船舶、汽车、机械、氮肥、电石、氯碱、甲醛和塑料等众多行业,无不涉及。如此全盘系统性的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致使企业经营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累积。尽管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化解,但由于产能过剩是  相似文献   

17.
本次论坛的主题2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初步统计,钢铁系统将有50万人分流安置。化解产能过剩是一场难打的硬仗,也是绕不过去的关口,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对冶金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新课题,迫切需要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探索规律、提高水平,保持人心稳定、队伍稳定、企业稳定、社会稳定,为钢铁行业去产能良好开局提供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莱钢在这方面探索、创造、积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6,(12):151-158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以及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面临近3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外需市场的低迷以及内需市场的不振,使得过度投资引发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产能过剩的"顽疾"已从部分行业蔓延至整个中国制造。因此,尽快从源头化解产能过剩这一棘手问题,已成为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与基本特征,对产能过剩的后果与成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去产能需从供给侧的源头治理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堵""疏"并用、升级与淘汰并举,方能取得真正实效。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国内外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一些工业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再次引起高度关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中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看中国     
《中外管理》2014,(3):18-18
地方两会:“‘军令状’集中于治理污染” 随着一份份“军令状”的下达,2014年地方省级两会全部闭幕。2014年各省两会“军令状”集中于治理大气污染、化解产能过剩等领域。而且其中不乏“提头来见”或“就地免职”的字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