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国债回购业务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国债回购业务的金融市场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以及政策调控风险 ,并立足于政府角度 ,提出了国债回购风险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伟 《致富时代》2011,(4):190-191
国债回购市场是实现货币资金和国债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国债回购为国债持有者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该文从我国国债回购业务的实际出发,分析国债回购业务的制度缺陷风险、金融市场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从交易规则、机制、券商经营和监督力度提出国债回购风险的防范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国债回购法律推定规则、经纪合同规则和风险责任规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债回购业务进入我国的国债市场已经较长时间,但买断式国债回购却是这个市场的新兵。而在入市前受到广泛好评的买断式国债在市场上表现并不如人意。即使如此,买断式国债的优势仍无法被人忽视。本文对买断式国债的现行新政策和其本身创新意义进行初步介绍,并肯定其对市场的贡献性,期待这一国债回购模式在未来的债市中能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债回购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建成 《财贸研究》2002,13(4):81-84,103
自1991年推出国债回购交易业务以来,我国国债回购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市场分割、市场规模偏小、回购期限过长,资金使用投机性强、回购率偏高、未能有效发挥国债回购的宏观调控功能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债回购具有类似于国债风险低、收益稳定、流动性高的特点。由于我国国债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在国债现券和回购之间长期存在着大约2%~3%的利差。利用国债现券与国债回购之间的利差进行无风险套利,既规避了金融风险,又充分利用了资金的使用价值,其收益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在目前理财手段并不丰富的背景下,非常值得向投资者推荐。  相似文献   

6.
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众多金融资产定价的重要基础。因此分析国债收益率影响因素包括7天回购利率,CPI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刻画其回归关系,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众多金融资产定价的重要基础。因此分析国债收益率影响因素包括7天回购利率,CPI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刻画其回归关系,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吕楠 《北方经贸》2003,(7):97-98
国债是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国债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情况 ,分析了国债市场目前发展的主要障碍 ,提出我国需要继续改革和发展国债市场的策略 ,以使公开市场业务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学胜 《商场现代化》2006,(23):354-355
本文主要从国债回购市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债回购市场的存在的问题,并从风险和成本效益两方面对两市场的回购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发展趋势看,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国债回购合二为一是必需的,统一的国债回购市场将有助于国债回购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新安 《中国市场》2011,(31):169-170
以国债回购的形式挪用资金,形式隐蔽、融资过程复杂,成为不法分子挪用资金的常用手段。因为存在原有的制度缺陷,如何界定被挪用资金与客户购买国债之间的对应关系,成为确认犯罪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