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六西格玛呼唤管理“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西格玛管理在GE的成功运用。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被喻为韦尔奇的“制胜法宝”。我国许多企业也争相研究这一管理模式,但是六西格玛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如果要推行六西格玛管理,需要首先塑造与之相适应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六西格玛论坛,与2002年第一届不同的是,此次的论坛多了企业具体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内容。如果说,第一届六西格玛论坛还处于向企业介绍“什么是六西格玛”的“预热”阶段,那么2003年的第二届论坛增加的实战练习内容,无疑将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内的先行企业是否有了成熟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共享?能不能自信地说:“在学习六西格玛管理方面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罗国英老师摇了摇头,说:“对于六西格玛,多数企业只是跨出了比较好的第一步,这些企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3.
《中国质量》2009,(9):96-96
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已连续五年开展了“全国优秀六西格玛项目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71项优秀六西格玛项目。这些项目从实施层面反映了获奖企业推广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国内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从2007年开始全国优秀六西格玛项目已纳入“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的奖励范围。  相似文献   

4.
《中国质量》2004,(5):90-90
为配合2004年10月举行的全国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资格统一考试,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于4月12日~17日在京举办了“第一期六西格玛黑带认证培训教师研讨班”。研讨班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为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课程研讨.第二段为学员试讲及“业务素质”和“培训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5.
《质量管理》2011,(7):49-49
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已连续七年开展了“全国优秀六西格玛项目评选活动”,共评选出698项优秀六西格玛项目。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从2007年开始全国优秀六西格玛项目已纳入“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的奖励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像前面几期文章中讨论的那样,六西格玛方法十分强调"依据数据决策".数据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建立在客观、准确的基础之上.可以说,"用数据说话"是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原则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六西格玛是什么?上海为什么要有一批六西格玛排头兵企业?刊登于5月8日解放日报“解放论坛”的文章《向“六西格玛”进军》,形象而透彻地向我们解析了这些。为此,征得徐文龙先生同意,我们将此精彩评论转发于此。  相似文献   

8.
《中国质量》2004,(11):95-95
中国质协卓越培训中心将于今年12月继续推出“六西格玛导入培训”。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常常把一些国外的管理思想、方法变成了“流行”的东西。剔除部分企业刻意作秀的因素外,也表达了一些企业迫切希望迅速提升自身形象的浮躁心态。它们今天说学习型组织,让人人都读书,读完之后写个心得体会就成了学习型组织,然后从此绝口不提,又开始学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知识管理……,最终的结果是有始无终。我国企  相似文献   

10.
六西格玛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十分强调依据数据决策。换言之,"用数据说话"是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原则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谈到"依据数据决策",恐怕是我们最不熟悉而且也是最不习惯的。我们的困惑,常常是不知道怎样运用数据决策。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我们没有数据"。数据是度量  相似文献   

11.
陈钢 《企业科协》2004,(8):29-30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国际质量学院院士桑德霍姆博士日前到上海为华东六省一市质量协会代表作“赢取利润的六西格玛战略”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12.
肖格 《上海质量》2006,(12):16-19
上海的初冬颇为湿冷,在浦东金桥这个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聚集地,一场关于一种先进管理方法的讨论却是如火如荼。这就是12月6日到8日.由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主办,卓越国际质量研究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六西格玛研究所承办的“全国六西格玛大会暨2006年度全国质量技术奖励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六西格玛缔造卓越”。  相似文献   

13.
4月19日,在由上海朱兰质量研究院和北京博可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联合举办的“赢取利润的六西格玛战略专题研讨会”上,著名的质量专家、瑞典SandholmAB学院主席桑德霍姆博士应邀专程来沪作了题为“通过六西格玛持续赢取高利润”的演讲,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案例,把关注点集中在企业应该如何导入并成功实施六西格玛,引起了与会企业界和质量界代表的浓厚兴趣,并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禹 《中国质量》2004,(11):88-88
本刊讯 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于9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了“2004年全国六西格玛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六西格玛一一通向成功的阶梯”。共有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质量》2006,(10):60
六西格玛管理法作为一种有效地提升竞争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认同。为满足广大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需要,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培训中心将于近期在北京举办“六西格玛绿带”培训。本次培训由国内权威的六西格玛专家授课,使学员掌握六西格玛的定义、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2010,(8):49-49
“2010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秀六西格玛项目”(以下简称“全国优秀六西格玛项目”)的评选活动,现已开始申报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含义是指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作为一种由顾客驱动的管理。六西格玛强调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突破性的改进.强调任何产出都可以测量、改善并加以控制。强调全员参与。其开展依赖于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关注于产生结果的关键因素.注重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传统的质量管理工具.像SPC、MSA、FMEA、QFD等均是实现六西格玛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刘晖 《中国质量》2007,(2):94-96
精益生产最终的目标是“平衡”.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变异”.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寻找和选择合适的改进项目与开发越一个有价值项目的途径,对于成功实施任何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六西格玛处于初始阶段的时候。如果选择的是影响力过大的项目,就像是“煮沸大海”,那么黑带和绿带将会失去动力,而六西格玛的实施也会逐渐失效。然而,如果选择的是“想做就做”之类的项目,公司的投入无法获取相应的收益或回报.  相似文献   

20.
《质量管理》2011,(7):48-48
根据“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绿带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度中国质量协会注册六西格玛绿带考试注册登记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