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基层商业银行在乡镇企业改制中的贷款债务落实之构想黄能康,管希贤一、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参与意识首先,要使每一位银行员工认识到,企业改制改组首当其冲的是银行的信贷资产落实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影响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直接关系到银行自...  相似文献   

2.
郭红胜 《经济师》2000,(2):77-78
为及时了解安福县所辖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后的运行情况和银行债务落实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分析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最近,笔者对安福县所辖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反映如下:一、辖内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安福县国有改制工业企业共有21户,这些企业围绕转换机制、走出困境,都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其改制的主要形式有:1、公司制改组(6户)。主要是对辖内重点工业企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5户)或股份有限公司(1户)。改组主要按《公司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金融债权管理 保障金融资产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制止企业的逃债、废债行为 ,力求使金融资产能够安全、稳健、高效地运行 ?是目前摆在金融界面前的一大难题 ,也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各人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对症下药 ,努力使不良资产降到最低限度 ,化解金融风险 ,确保一方金融平安。一、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 ,企业利用各种机会如改组、改制、承包、租赁、拍卖等逃废银行债务的形式多种多样 ,手段异常诡秘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营亏损 ,资不抵债 ,无力清偿银行债务。受经济萧条 ,市场疲软的影响 ,一些企业连年亏损 ,…  相似文献   

4.
浅论企业改制对银行转轨的冲击及其现实意义章玉山,张海林,范业荣一、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受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冲击(一)债务的冲击。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时,受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冲击最大的是银行债权的冲击。企业的沉重银行债务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改制影响企业相关各方利益,尤其影响银行资产的保全与增值。分析了企业改制对银行资产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防范治理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以最大限度维护银行资产债权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郑金波 《经济师》2001,(3):163-163,165
最近几年 ,在深化企业改革 ,明晰产权关系的过程中 ,出现了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 ,严重扭曲或破坏了市场信用 ,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本文试就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并提出如何消除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对策、建议。一、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1、债务主体虚置 ,悬空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 ,把原来的老企业化整为零 ,变成多个核算单位 ,分流企业资产 ,致使真正承担银行债务的老企业成为“空壳” ,具体表现在 :企业承包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落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企业改革步伐,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企业对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兼并、破产、租赁、股份制认识不规范,把此当作甩包袱、逃废银行债务的大好时机,因此,他们在企业兼并、破产、租赁过程中,除了依据有关政策要求免除部分银行贷款本息外,还想方设法用不正当、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逃废银行债务。从赣州地区某县企业改制情况来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政府、企…  相似文献   

8.
龙田华 《经济师》1998,(6):36-36
企业改制对金融债权管理的影响及其对策●龙田华一、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管理的影响1、一是为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创造了条件,使大量的不良贷款通过企业的关、停、并、转有望得到回收;二是为银行贷款的优化组合打下基础,使效益不佳的企业的债务得到优化组合,同时银行也将...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1998,(6):38-39
基层工行如何在支持企业搞好改革中防范信贷风险中国工商银行晋城市支行北石店办事处一、加强与政府联系,切实参与企业转制工作,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现在国务院明文规定,企业转制或改组必须有主办银行参与。其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保障银行在企业改制中的合法权益。但是,...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法律规范下的企业兼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涉及产权变动的企业并购中要规范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及国家税款。  相似文献   

11.
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信贷资产如何保全燕泽英王俊川目前,企业改制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兼并、破产、合作、合资、租赁、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重组时,借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国家信贷资金大量流失。因此,资产保全问题,已...  相似文献   

12.
杨爱忠 《经济师》1999,(1):67-67
目前,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通过改组、兼并、破产、租赁、股份等多种形式明晰了产权,优化了资产结构,从而提高了驾驭市场的竞争能力。但也有少数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搞“假改制,真逃债”,致使银行的大量信贷资金沉淀。因此,保全信贷资产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普遍...  相似文献   

13.
韩杰  赵安定 《经济师》1998,(7):84-85
对临猗县企业改制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韩杰赵安定李彩霞企业改制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做为县级企业均属“放小”范畴,如何改制,其改制后活力如何,特别是银行债务是否得到落实,带着这一问题,最近我们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企业转制改组正在全国范围内深人展开,各类企业的转制改组已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社会经济活动中枢的金融业,在企业转制之时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呢?笔者认为,作为经济活动中枢,银行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积极参与企业改制,有效落实银行贷款债权,努力促进自身商业化改革。国家体改委发布的“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以兼并、收购、租赁为主要内容的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并推进企业存量…  相似文献   

15.
债务企业会计信息是银行贷款决策时的关键依据,实践中银行对于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关注也是影响债务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样本探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企业盈余质量越高时,贷款利率越低,贷款期限越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盈余质量与企业债务违约率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盈余质量有助于银行预测债务违约,由此揭示了银行在贷款决策中关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1994,(10)
国家制定出防止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新规定针对国内一些企业在转轨、改制之时,造成银行债权“悬空”,信贷资产无端受损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最近制定出防止银行信贷资产损失的新规定。要求对转制企业的债务清偿情况进行检查,有关银行应按合同规定收回贷款和利息,或与债务...  相似文献   

17.
一、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一)企业债务处理的两难困境。债务问题不仅是困扰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及改制的难题,也是关联到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及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就目前来说,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呈现出两个特点:1郾负债面广。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负债,不仅欠银行的债,而且还欠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的债。2郾资产负债率高。较好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多数国有企业资不抵债,债务问题成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死结”。由于债务重,按照法律条款该破产的企业破产不了。很多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通过政府向法院申请破产,…  相似文献   

18.
崔志刚  张延平 《经济师》2001,(5):194-194,196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方针 ,当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 ,以改制重组、改组联合为形式 ,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制正逐步推开。如何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加强债权管理 ,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现状 :企业改制中对银行信贷资产侵损的表现形式据对河北省邯郸市某县改制企业调查 ,正在改制的企业 2 6户 ,涉及银行贷款 82 98.3万元 ,已完成改制的企业 16户 ,悬空贷款 3 965万元。侵损银行信贷资产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五种 :1、假破产 ,真逃债。即不按照破产运行…  相似文献   

19.
基本概念的界定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为顺利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而进行分立改制,通常将原国有企业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剥离、重组、改制后上市,其剩余来上市部分的资产和业务形成的企业被称司制企业的过程。国有企业在股份化的改组、改制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原企业的业务、资产和人员进行重新组合,即所谓国有企业重组。 按照企业改制前法人主体(即待改制企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乡镇企业转改制已渐入高峰期。从目前转改制企业的总体情况看,企业改制给企业本身及银行商业化经营都带来了正面效应,但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在转改制过程中,由于种种不规范行为,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悬空或变相悬空银行贷款的问题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加大了金融风险,这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本文想就当前企业转制中如何保全银行贷款债权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乡镇企业改制对企业和银行具有双向意义 乡镇企业的改制,在给自身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正面效应。一是为重构新型的银企关系创造了条件,打破了企业在资金上吃银行“大锅饭”的思维方式,而以市场准则建立银企关系。二是利于银行及时减少和化解风险。企业改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