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4月25日,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一2020年)》,蔡家组团被列为10个新增城市组团之一,这为蔡家组团打造“国际高端商务社区,两江半岛宜居新城”带来了新的契机。蔡家组团在经过2007年-2010年第一轮产业发展后,今年将迎来第二轮快速发展期:由以产业发展为重点转为以城市综合开发为重点。今年,是蔡家组团加快城市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年。  相似文献   

2.
推进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地产业园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然而,在实现产业与人口集聚、推进各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的粗放浪费、生活空间被淡化、园区功能相脱节、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一一显现出来.在产城融合发展的视角下,如何将各地产城一体化引入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以创造和谐的产城空间关系,将是各地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产城融合"应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吸引高素质人群为本,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于一体,致力打造将产业功能与居住、生活、休闲等社区功能有机结合。"产城融合"不仅仅强调城市与产业同步发展,实现产城互动,更着眼于"人"这个核心。产城融合过程中,必须实现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市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市转型,以城市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蔡家组团从单一的产业发展阶段全面转入以城市综合开发为主的第二轮快速发展之年。蔡家组团管委会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城市开发三大工作,重点实施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和产业发展"四大战役",突出做好筹集资金、争取用地指标、招商引资和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4月25日,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蔡家组团被列为10个新增城市组团之一,这为蔡家组团打造"国际高端商务社区,两江半岛宜居新城"带来了新的契机。蔡家组团在经过2007年—2010年第一轮产业发展后  相似文献   

6.
林伟 《中国西部》2012,(22):23+22
7月18日至20日,四川举行高规格的深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会议,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会上讲话时,重点强调了"产城一体"理念,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的重要途径,要求全省各地准确把握和落实"产城一体"的要求,推动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所谓"产城一体",是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及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关联性的耦合。产业集群是形成城市群的基础。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塑造并实现领域性价值。沿海城市群的产业集群的构建,必须根据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侧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边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玉剑 《老区建设》2010,(11):27-29
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只有通过产业的大发展,才能集聚人气、提升财气,推动城市的大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大力实施产业化和城市化整合互进战略,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结合樟树发展实际,我们将在“四个注重”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高新区作为区域产业聚集基地和现代化的新城区,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融合问题,这是推进产城融合的有效突破点。文章认为,高新区的发展必须融入产城融合理念,重点是要完善发展规划,以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实现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以产业优化提升高新区发展的内生力和对城市的带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功能齐全化促进高新区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结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征 《产权导刊》2014,(5):53-56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结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国的产城一体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课题。中国的城市发展不能只重产不重城,更不能人为地割裂产业与城市的关系,将二者分离。现代社会,产城一体建设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以人为本方面,产城一体建设必须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面对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将如何处理?产业与城市同为整个社会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联系关乎着未来城市走向。因此,认清产与城的关系,是一个很关键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周帆 《新西部(上)》2014,(4):16-16,15
文章概述了旅游城市化的理论,分析了古城西安的旅游城市化发展资源,阐述了西安市旅游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对城市景区的运营;保护自然人文环境,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吸引力;加强旧城改造的速度,建立新的休闲商业区;启动了休闲卫星城组团化建设——西成新区。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可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增强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密集区构成的经济圈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经济越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个深圳式加快和率先的发展模式,让蔡家组团近年来成为重庆园区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作为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板块的蔡家组团,正在吸引大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两江新区‘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园区到2012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工业园区基本完成建设;2015年工业总产值降达到1000亿元。蔡家组团管委会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的必然选择--产业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经济学分析,但对于产业集群与工业化以及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则关注不够。从实证与理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者之间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走产业集群道路是提高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推进城镇体系与产业体系优化匹配是根本,推进城市特色与产业特色有机结合是基础,推进城市承载力与产业层次共同提升是关键,推进城市格局与产业布局优化对接是保障,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一条城市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新路子。在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市化的纵深期,城市与产业发展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实现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宁波对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胡欢  陈越  杨萃 《中国高新区》2014,(11):96-99
正在新西兰的北岛,有一个名叫"奥克兰"的城市,它是新西兰人口最多的居民点,占据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它还是新西兰的经济中心,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贸易最大中心与交通枢纽。在这里,"产"与"城"的融合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在这里,"产"与"城"的平衡发展,成就了奥克兰在新西兰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中国合肥,也有这样一座将"产"与"城"融合成为一体的典范城市,它撬动起产业版图的崭新梦想,它与现代宜居创业的经典比肩,它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科技演化进程的看法……它就是合肥高新区,一座将梦想与现实糅合成共融共生的新  相似文献   

19.
推进工业化同步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提升工业化,是互动发展最基本的要求。今后5-10年,是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庞亚君 《浙江经济》2002,(16):22-23
信息化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理信息化通过改变城市生产方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迅速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自然会带动城市化向前推进。在工业社会,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信息社会,信息化则是通过提升工业化,即通过发展城市信息产业、提升城市产业层次来推进城市化。信息产业是以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具有知识信息密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