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空间经济学是21世纪经济学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也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空间经济学也是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为了促进空间经济学的国际交流,推动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共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研究》2014,(10):J0001-J0001
<正>自2009年首届空间经济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以来,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大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学者和党政部门领导的关注和认可。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内外学者开展空间经济学交流与合作,推动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2012年开始空间经济学研讨会已更名为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机构),首届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由浙江大学主办,第二届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由首都经贸大学主办。2014年11月21—23日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制度变迁理论和作为过渡过程的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新特点及其所展示的新研究视角的比较,指出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当前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局限性,国内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理论误区,以及中国过渡经济学研究或制度经济学研究可能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的最新应用领域,指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演进,空间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国内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空间经济学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土壤日益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展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问题变得更加凸显,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是空前的,它从现实性上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极佳的素材,空间经济学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殷凤 《经济学家》2003,(6):80-84,125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度经济学已经从简单介绍和模仿转入到独立思考和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中国制度经济学主要面临着借鉴和创新的挑战,基础理论研究和研究视角的挑战以及案例研究的挑战,今后,中国制度经济学应从扩大研究视角,引进演进博弈理论,量化制度要素、通过对话和合作促进制度理论的发展、推进制度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以及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等几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的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它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范式、方法和技术工具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脑组织(主要是神经元及其相关的神经突触联结和神经网络)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和机制,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经济学传统理论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修正,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艳 《经济经纬》2004,(4):15-17
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关键是确定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假定,中国经济学的始点、主线和核心命题以及中国经济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几位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具有明显差异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看法以及他们研究领域的简要评述,力图勾画出当代经济学不同的发展走向,并结合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某些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流派,从而打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和制度环境上的原因,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三大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单许昌 《财经研究》2012,(8):135-144
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主要有两条理论路径:第一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路径,第二条是以马歇尔、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空间要素模型分析研究路径。文章认为这两条路径有内在关联,前者是关于经济空间的动力机制的理论,后者是关于经济空间运动形式的理论。空间经济的深层逻辑和具体规律互为表里,为当前中国空间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经济顺向的逻辑:方法论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就是要把曾经严重扭曲的经济进程中的思想和实践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与方法论、所有制与财产权利悖论以及自发性秩序与人为设计的对立,转轨到经济顺向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进程中来.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一种观念指导下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与命令性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在另一种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和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重点强调了经济过程的自发性秩序理念.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转型时期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成为目前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探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是学界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学研究范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与高度集权计划体制相适应,流行的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与市场机制的引入,东欧经济学研究范式在我国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随着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而在我国逐步流行。“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的本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难以回答我们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因此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第二,以全方位开放的学术态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三,倡导直面现实的研究方法;第四,推进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第五,充分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无法从微观主体的区位决策演绎到空间集聚.本文旨在探索个体选址行为到实现空间集聚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空间互补视角探讨了空间集聚的条件--自然的抑或人为造成的空间互补利益可以加速空间集聚,并使之在这一区位形成维持和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创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最多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四大基本国情特征决定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特殊问题;西方发展经济学最主要的不足是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落后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不能很好说明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全面充实和发展了发展经济学;中国是经济学最肥沃的土壤,应该而且必将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是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具有中国内容、特点、风格、气派。  相似文献   

17.
田国强 《财经研究》2016,(10):35-49
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在中国“双一流”建设中,尤其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之于“双一流”战略导向的契合度,然后探讨了中国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难点及其突破点,进而阐述了中国可从哪些方面为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研究认为,打造中国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需要按照国际同行学术标准进行评价,所研究的问题(包括中国问题)应该是国际同行关注的问题,从而需要从完善学科分类评价体系、加强原创性研究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加以突破。与此同时,针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指出,对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禀赋和现代价值的挖掘、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研究创新以及基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提炼升华,是中国经济学界可以且应该做出重要贡献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财经研究》60年的命运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高等教育、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的发展息息相关。文章基于1956-2015年《财经研究》和其他经济学核心期刊的历史数据,从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发文学科、发文栏目、发文区域、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和发文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主要经济学期刊在发文学科、栏目选择和研究主题偏好上存在趋同现象,但各个期刊又都有自身的特色,形成了错位互补的发展态势,《财经研究》的强项是财务与会计、综合和金融等三个栏目,特色是财政分权、制度变迁、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小企业等方面的研究;中国经济学期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化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学期刊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命题和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众多重大社会经济变革问题都能在期刊中找到理论阐述和政策建议。总之,中国的经济学期刊不仅见证了中国60年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话语体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