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本文中,我们用变化产出函数来研究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1990—2000年人力资本投资约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此外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经济增长是起到了互补作用而不是阈限作用,而且教育投资增加与教育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可以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定量测度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时,选取何种代理变量来度量人力资本存量构建相应的地区经济生产函数,并据此对我国各地区过去若干年的产出增长作出有效解释,是该领域研究中的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拟采取全部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平均年限来再现人力资本存量,进而解释1996-2010年间我国各地区的产出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均值可以用来反映部分省份人力资本存量,对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分布状况可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对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内生增长模型比新古典模型更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率在中国经济转轨的两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来看,投资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的资本产出比,FDI的增长提高了资本产出比,而人力资本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本产出比的下降,从而得出了: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的内生技术力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利用中国的数据(1979-2003年)检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中,我们发现,单单用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回归的结果非常糟糕;当我们相继控制了每年的实际投资、人力资本变量之后,回归的结果逐步好转起来。在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中,国内投资以及人力资本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利用VECM回归我们发现,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效应集中在短期,人力资本则有明显的长期效应。进一步地,我们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各项人力资本指标进行VAR回归发现新增劳动力中大学毕业生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比较显著,比较高级的人力资本才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力资本政策应该成为中国增长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兵 《经济地理》2007,27(3):383-386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有效劳动模型为理论基础,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眉山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得出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益远大于物质资本的结论,进而结合我国实际对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发展观框架进行了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6.
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在肯定和批判已有的从微观边际生产力视角出发的实物有效就业研究的前提下,提出从宏观的、长期的层面研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并经验检验了货币有效就业假说。分析表明: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高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原因是现有的就业增长是低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不能够扩大有效需求而自动产生对就业的需求,解决的途径应该是,将就业增长纳入宏观有效需求的问题当中,用适当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进而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6,(8):129-143
本文首先在一个同时包含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扩展Ramsay模型中,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物质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一国产出的短期影响公式;然后基于这一理论分析结果,运用两个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对一国人均产出的影响效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用全球138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还是用东亚10国和地区的面板数据(1),健康支出GDP占比、公共教育支出GDP占比和生师比都对人均GDP有显著影响,其中前两个变量对人均GDP的影响显著为正,生师比对人均GDP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各国健康投资的差异能显著影响各国产出差距。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   总被引:88,自引:2,他引:86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作为 2 1世纪的世界大国 ,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发展路线必须以自身的资源为基础。本文估算了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 ,并同美国进行了比较。由于中国资本总量相对于产出较小 ,资本收益率高于美国。人力资本较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人力资本供给受到的制约。与发达国家比较 ,在投资成果接近的前提下 ,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本生产成本较低。从产业结构分析 ,由低级劳动密集型向高级劳动密集型或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化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0.
赵卫军 《经济师》2024,(4):41-44+49
文化产业增长能力的核心在于创造力,而人力资本作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和主体,在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方程,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19—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目前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较低且区域差异较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东部发达省份,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结构应根据区域差异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a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workers’ home-to-work travel costs combine to give firms monopsony power, and this monopsony power leads to slower growth. Monopsony drives the wage below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This lower wage leads to lower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thereby to a lower growth rate. This make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 and therefore the growth rate – suboptimal. We provide evidence from a cross-country panel to support our model: Urbanization, which we assume is determined by a country’s exogenous population density and cropland area, positively impacts the wage share of output; the wage share positively impact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higher-income countries have higher wage shares; and within-country upticks in the wage share have a positive lagged effect on the growth rate.  相似文献   

12.
We implement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investment-specific technology (IST) modifying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law of motion of capital and bifurcates productivity into human capital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We focus on the role of changes in the quality-adjusted price of investment goods on China’s growth b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ST and human capital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US and Chinese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human capital and IS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US TFP. For China, human capital accounts for an increasingly higher portion of Chinese TFP for the period 1952–2009; however, IST contributes to the explanation of TFP only after the 1979 reforms. The analysis is extended by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IST in the consumer’s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by projecting both countries’ GDP while modelling unbalanced Chinese growth using catch-up. Our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surpass the US economy in 2024.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研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和转换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从服务贸易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远超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总体竞争力低,结构不平衡。运用1982—2006年的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多要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FDI对服务贸易出口显著正相关。其中,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次之,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较小,从加大教育投入、增强技术创新、吸引外国投资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as undergone a rapid expansion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By drawing on hand-collected data, we explore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college and in the labor market post-graduation in the wake of this expansion. According to our data, the largest employ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labor market was the state sector, followed by the domestic private sector. To explain the returns to college education in China, we explore three mechanisms: human capital, social networks, and signaling. We find that human capital measures, apart from a student's college English test scores, cannot explain the college wage premium, whereas both social networks (for example, memb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signaling matter significantly. This seems to indicate that in China, connections are crucial for student success in the labor market, whereas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self is more a system for selecting talented individuals than it is for educating them. Finally, students allocate their time accordingly, for example, by spending more time studying English in college than any other subject.  相似文献   

15.
张原  陈建奇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87-96,127
本文以人力资本视角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促进经济可持续性的政策选择。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落入低水平陷阱,经济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本及低端劳动力的数量投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呈现非均衡特征,而且出现就业压力严峻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的现象,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不匹配、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错位,以及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对此,我国应明确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放宽教育准入制度及收入分配改革等渠道,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却是中国经济模式所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对促进就业起重要作用,而就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建立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教育经费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衡量标准,对陕西省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计算得出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而制约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滞后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少,机会不均等,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即增加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及破除就业迁移制度性壁垒。  相似文献   

19.
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06,自引:6,他引:100  
本文讨论了我国各省份之间的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性问题。首先 ,在估计各省份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上 ,给出了各省份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回报率的大小。其次 ,本文引入了刻划边际回报差异程度的指标———离差指标。通过分析发现 ,从 1 970— 1 989年 ,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在缩小 ,从 1 989年起 ,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从 1 970— 1 993年也在缩小 ,但是 ,从 1 994年开始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反而开始上升。最后 ,本文对出现的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回报率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Economic transi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worker productivity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education on worker productivity and firm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using a panel of firm-level data from China. We estimate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by calculating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workers of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based on estimates of the firm-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 We also estimate how the education level of workers and CEO contributes to firm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stimated marginal products are much higher than wages, and the gap is larger for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Our estimate shows that an additional year of schooling raises marginal product by 30.1%, and that CEO's education increases TFP for foreign-invested firms. Estimates vary substantially across ownership classes, the effect of schooling on productivity being highest in foreign-invested firms. We infer that market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human capital within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