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允翀 《市场周刊》2013,(1):80-80
2011年12月,美国14岁少女阿内斯·福尼尔在24小时内喝了两罐“怪物能量饮料”(MonsterEnergy),最终身亡。验尸报告显示,阿内斯死于咖啡因中毒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律紊乱。法医同时还发现,阿内斯有遗传性疾病,她的血管很脆弱。这种“怪物能量饮料”是全美销量第一的能量运动饮料,占据同类产品市场的39%,与奥地利的运动饮料“红牛”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2.
徐红明 《中国市场》2009,(29):36-36
<正>在法国、丹麦、日本、挪威等国,红牛饮料的销售区域仅限制于药店。红牛,这个拥有40年行销历史的功能饮料,如今也因为先后在德国和中国台湾、香港被检出含有一级毒品可卡因而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3.
功能饮料是2004年最热的市场消费热点之一。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功能饮料的热湖,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非常困难。长时间内,市场上除了红牛外很难找到其他功能饮料的踪迹。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蒋云峰 《中国广告》2004,(9):116-118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料的消费意识.广泛传播了功能饮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共同做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1995年,红牛登陆中国,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并获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在中国境内生产与销售。它是国家卫生部在同类产品中批准的第一家海外品牌,亦是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时至今日,红牛已在全国设立了30个分公司和代表处,产品行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为功能饮料市场的领军品牌。  相似文献   

6.
11年前,风靡全球的红牛饮料来到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首次亮相,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广告语,从此中国饮料市场上多了一个类别叫做“能量饮料”,金色红牛迅速在中国刮起畅销旋风。  相似文献   

7.
“红运当头,牛气冲天,牛年喝红牛,数我最牛!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 这是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新版节庆广告中的话语。2009年恰逢牛年,新年伊始,各种各样的“红牛”纪念品迅速走红,股市、北京礼品市场的节日销售都迎来厂开门红,经济寒冬下,喜庆的气氛还是悄悄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8.
作为亚洲三大食品饮料领军品牌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一直从事着功能型饮料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以"功能型饮料市场先入者"的地位和优势占据了中国功能饮料70%的市场份额.成为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近日,在红牛集团北京建厂6周年之际,记者就红牛品牌的营销策略采访了红牛品牌策划部部长朱小明.  相似文献   

9.
李澜 《糖烟酒周刊》2005,(10):A020-A020
看到《金丝猴瞄准高端饮料市场PM3点蓄势待发》这篇文章,我认为在功能饮料市场上。集中了很多名牌企业,脉动、激活、红牛等。这些企业在饮料行业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其品牌在市场上也是具备了很好的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隽 《市场研究》2005,(4):10-12
功能饮料无疑是2004年最热的市场消费热点之一。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功能饮料的热潮,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非常困难。长时间内,市场上除了红牛外很难找到其他功能饮料的踪迹。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的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甚嚣尘上。开始深入人心,乐百氏“脉动”的成功振奋人心之余,更让厂家赚了饱。  相似文献   

11.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红牛"功能性饮料一上市,就用电视、报纸、杂志和路牌等多种媒体,对市场进行立体"轰炸",时至今日,"红牛"广告用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渴了,喝红牛;累了、困了、更要喝红牛"!是红牛饮料广告的主要用语,该用语既有精绝之处,但也留下较多遗憾。首先,红牛广告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它准确、清晰地告知消费者"红牛"是一种饮  相似文献   

13.
季海波 《销售与管理》2006,(10):I0008-I0008
功能饮料是继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后推出的新一类型的饮料产品。以红牛为代表,之后的脉动、健力宝、激活、苗条淑女等产品先后冲击着这一市场。而功能饮料基本可以分为3类,即:运动型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功能型饮料。R饮品属营养素饮料,是个市场新秀。要想在列强环伺的情况下切入市场,就必须要有精准的营销策略。从案例中可以看出,R饮品从定位到推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睿 《广告大观》2004,(9):107-107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八年来,我们的成功与对功能饮料概念的传播、消费需求的培育分不开。从起初的新名词到今日的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一直是我们红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我们的广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开始,红牛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理念也  相似文献   

15.
《广告导报》2004,(8):143-143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8年来,我们的成功与对功能饮料概念的传播、消费需求的培育分不开。从起初的新名词到今日的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一直是我们红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我们的广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开始,红牛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  相似文献   

16.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22):35-35
从1995年红牛进军中国后,一直是功能性饮料的领军品牌。在2003年脉动崛起之后,功能性饮料市场一片繁荣,蛋糕也越做越大,红牛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对于红牛的发展,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很多疑问,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市场南强北弱;产品单一,坚持高端路线,曲高和寡;重视体育营销,忽视终端营销。对于外界的疑问,红牛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17.
胡艺  张磊 《广告导报》2004,(8):137-139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  相似文献   

18.
温斯婷 《大经贸》2012,(3):92-93
在回答公众对"违法添加"质疑的同时,红牛更需要解决的是片面强调"功能性"饮料所带来的掣肘。一红牛的命运犹如急上急下的过山车,随着持续发酵的"违规添加"事件摇摆不停。2月10、11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连发两份声明,声称"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合法合规、安全稳定不存在非法添加"。这显然无法释去消费者一系列的质疑。"肯定受伤啊!"谈及此次事件,知情人士对本刊记者直言道,"为了应对此次危机,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红牛”打着解困、驱乏的功能牌,被爱蹦爱跳的年轻人和忙于工作的白领阶层“宠”了一回。随后,脉动、激活、维C鲜橙多、“他+她”营养素水等功能饮料相继问世。时下,以“王老吉”、“苗条淑女动心饮料”为代表的一批功能性饮料,或宣称“祛火”,或标榜“瘦身”,搅热了今夏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20.
广告看台     
喝了红牛没长翅膀,红牛公司涉嫌刚广告欺诈赔款1300万美元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是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语,而“redbull gives you wings”则是红牛在欧洲地区的最初的口号,并且凭借此口号,红牛迅速打开了欧洲市场,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基础。但最近这个口号也给红牛招来了祸端,消费者认为喝了号称能量饮料的红牛后并没有自动长出一对翅膀,也并没有在注意力、反应速度方面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