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2月17日,硅谷合资企业地区研究学院发布了最新的综合性区域发展评价报告《2022硅谷指数》。本文综合该报告的分析结果,结合长期对硅谷地区的跟踪了解情况,概述了2021年硅谷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最新情况,总结了硅谷创新创业的经验与做法,重点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硅谷面临的新问题,在与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对比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霞 《商周刊》2013,(26):28-30
过去一年,青岛蓝色硅谷科技集聚效应开始初步显现。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新能源与环保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这三家落户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科研院所,他们如何看待蓝色硅谷的集聚效应?又将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在这个崭新的区域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充分条件? 目前,一个争相建立中国"硅谷"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从报刊上披露的情况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两安、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先后提出在今后5年或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中国硅谷"、"华中硅谷"、"两部硅谷"等等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电子、半导体工业园区,也是美国高科技最集中的地区。硅谷的经济状况如何,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应用系统论、协同论、高等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对硅谷的成功及斯坦福大学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硅谷是一个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系统的形成、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演进可被视为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协同演化的过程,表现为在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差异化阶段互动创新形式的更迭.硅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引领美国高新技术发展期间,不仅自然技术获得持续、高速发展,而且社会技术亦获得高质量的提升.尤其是,硅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自然技术获得突破后,能在短期内找到市场需求,且以此为基础诱导促进其产业化的社会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交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冯正强 《技术经济》2000,19(10):27-28
作为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新举措 ,国务院最近批准了中西部七个省会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 ,硅谷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一、硅谷奇迹硅谷是指从旧金山向南到圣何塞 ,大概纵深 10 0公里的一块面临太平洋的平坦谷地。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心。硅谷原以农业为主 ,特别盛产大樱桃 ,直到 70年代还到处可见樱桃树。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 ,自 1996年以来 ,硅谷的发展格外红火。就这么小的一块地方 ,1998年的产值大约相当于当年我国全国国内生…  相似文献   

8.
美国硅谷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其中住宅市场长期供给不足、房价居高不下的局面以及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塞、人才外流、城市空间蔓延等危机困扰硅谷已久.本文旨在探讨硅谷地区住宅市场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主要应对策略,并力图通过硅谷地区的经验研究,得出对我国高新区土地开发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硅谷近年来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正逐渐处于劣势。为了恢复昔日的竞争力,建立21世纪的新硅谷,硅谷的企业、政府、社区各界发起成立了硅谷联合体,系统地分析目前硅谷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重振硅谷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丕斌 《经济师》2004,(11):255-256
文章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结构、功能及建设过程等方面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 ;从硅谷、威尔士、中关村等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践以及统计数据上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得出了旨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发挥高校作用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临如何借鉴美国科技金融创新硅谷模式,如何利用硅谷成功经验提升总体创新实力的问题。侧重于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基于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基本状况,对比美国硅谷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提出了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文化建设、探索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构建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硅谷与筑波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德巧 《经济世界》2000,(10):90-93
前一段时间来,我们应邀先后前往美国和日本,分别参观了两国典型的高科技园区硅谷和筑波。虽然硅谷和筑波都被称作高科技基地,但实际所看到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硅谷突飞猛进,日趋红火,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象征而名噪于世;筑波则发展迟缓,日显僵化,难以实现理想的预期而被世人逐渐遗忘。这是为什么?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从中发现,这里面深层的、根本的问题是体制问题,即两种不同的体制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硅谷与筑波发展简况 硅谷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面临太平洋的一块约80多公里长的条状形平坦省地。面积约 15…  相似文献   

13.
硅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核成  宁熙 《经济学家》2001,(5):125-127
硅谷地区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它的区域创新网络上,正是区域创新网络构成了硅谷地区技术、资源、管理、运作各方面的独特发展能力。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要的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其中既包括把各类行为主体连续起来的一般联系,更大量的则是体现在系统内以资产、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等具体形式之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各主体的积极活动与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地区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和该地区的创新表现。  相似文献   

14.
区域优性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深入分析了区域优性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区域优性文化的资源优化整合效应,并以硅谷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阐明了区域优性文化对区域企业成长的作用力。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有利于区域企业“快生”、“长大”、“做强”的优性文化环境,关键在于实现五个方面的文化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是硅谷目前,一个争相建立中国“硅谷”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从报刊上披露的情况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光后提出在今后5年或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中国硅谷”、“华中硅谷”、“西部硅谷”等目标。为什么这么多城市都认为自己能够成为“硅谷”呢?理由是当地聚集了相当数量的高技术人才,或者当地有可能吸引来相当数量的高技术人才。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根据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永基提供的数字,中关村的技术人员有50多万人,比美国的硅谷和中国台湾的新竹都要多。硅谷的…  相似文献   

16.
硅谷(Silicon velley)已成为高科技产业王国的代名词。硅谷奇迹是怎样创造起来的?硅谷对当地乃至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如何?其它地方可不可以再造一个硅谷?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硅谷发展走势,就此谈点浅见。 从硅谷到网谷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沿太平洋海岸曲折婉延的金山湾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硅谷主流媒体《圣何塞水星报》发表对硅谷销售额前150家公司2002年度业绩的调查报告,较集中反映了2002年硅谷高科技产业发展形势和今年走势。1.硅谷销售额前150家公司2002年业绩总体形势及今年走势①销售额150家公司2002年销售总额2654亿美元,亏损184亿美元(2001年销售额2515亿美元,亏损898亿美元;2000年销售额3070亿美元,赢利212亿美元)。若不计业内惠普购并康柏、SANMINA购并SCI金额,销售额实际较2001年下降4%,连续第二年下滑,为15年来仅见。净赢利公司占47%(2000年为67%),亏损公司达79家。销售额前10名公司为惠普6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硅谷的故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硅谷这个地方对我有特殊的意义.我从1990年搬到硅谷,9年间目睹硅谷的腾飞.硅谷的名声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房价也越涨越高,我对此有亲身的体会.硅谷是指从旧金山向南到圣何塞,大概纵深100公里的一块面临太平洋的平坦谷地.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  相似文献   

19.
“天堂硅谷”创新文化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谷的成功是基于硅谷企业营造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商业文化的“创新文化”,这种“创新文化”是造就硅谷当今昭名于世的真正源泉。以此为契机,呼吁创建“天堂硅谷”要再造硅谷企业的“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硅谷,从昔日的水果之乡发展到今天全球电子、电脑、电脑网络业的“中枢”,其间留下了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其发展轨迹很值得我们思索、研究。让我们拨开硅谷迷雾,去探索寻求对我们具有启迪的东西。走近硅谷硅谷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块被太平洋和旧金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