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曦 《经济论坛》1996,(9):11-12
资源配置市场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赵曦导源于地区倾斜或循序推移战略所形成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空间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地区经济的倾斜发展,使长期形成并在解放后逐步缩小的东西部经济级差又被迅速拉大。...  相似文献   

2.
县级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经济区域,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叉点。县级经济发展程度如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平衡发展,发挥“水桶效应”,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登个经济发展矢量合成的需要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国家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即经济综合实力达不到本国现有水平平均值的地区。当前,我国处于贫困水平的县有200多个,与东部沿海发达县市相比综合实力相差1倍以上有800多个县,且95%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此大面积的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3.
理性认识产业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崛起,地区之间的产业竞争不断加剧,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在发展产业群的地区,不仅已使地区经济得到发展,而且使地区经济保持着竞争优势。本旨在论述产业群可以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从对产业群的认识以及从产业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出发,肯定了产业群模式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业群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极其广阔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曾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九五”和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可见,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高到了具有全局意义的高度,我国是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而地区经济的差异和差距究竟是什么关系?本试图通过对两进行比较分析,来阐明中国应如何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发挥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缩小地区经济的差距,实现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史先明 《时代经贸》2007,5(12X):91-93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服务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升整个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总量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在结构上影响着经济结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我们通常所讲的服务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朱娟 《当代经济》2011,(5):78-79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街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全面分析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长三角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并提出了有关的对...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的联合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为了促进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更是为了在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本文从地区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和缩小地区三个方面论述了东西部地区经济联合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东西部联发展的具体内容和途径;最后,就实现东西部之间的经济联合发展所应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中西部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态势,新机遇。江泽民同志99年6月17日,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要加快西部地区开发。黄河中上游是我国能源资源最丰富、开采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建设能源经济开发区,综合开发黄河中上游能源资源,使之成为对我国经济有决定作用的能源经济带,开发中西部的大通道,进而成为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巨型经济长廊,不仅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对世纪经济发展的后劲,而且关系到全国…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空间格局中巨大的地区差距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对地区差距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逐步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正视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开发性金融对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潜力。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开发性金融的含义、特征和任务,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简要剖析当前制约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开发性金融原理,提出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