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仍然居住或劳作于农村,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占有广大的地理区域,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90%以上: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可以说,"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如果对此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不从法治建设-开始就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重大错误.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不可能成功."[1]在推进农村法制建设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农村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存在着法律认知水平低、认同感弱、意识低下等法律信仰的缺失问题,成为法治化进程中致命的观念阻碍因素.重新培育农民的法律信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整体国民的法律素质。当前,成都高校中一些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为应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加强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营造优质的社会法治环境;改进和创新高校法制教育模式,拓宽法律信仰教育的途径;丰富校内校外的法律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及其形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洁莹 《发展》2009,(4):132-133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所在,而我国法治建设的问题往往是由法律信仰缺失所造成的,所以如何形成正确的法律信仰便成为现阶段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的法律信仰绝不是对法律制度的盲目相信,而是主体的价值追求与法律的价值理念相契合后油然而生的强烈认同感。要想产生这种契合,一方面法律本身要使自身的价值理念符合公众的主流价值需求,这主要表现在自由、公平、效率等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培养人民大众的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  相似文献   

4.
梁军 《发展》2011,(2):104-105
法律作为一种维权的重要知识力量,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知识贫乏、观念模糊、信仰及能力缺失等现象.这些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和外部法制环境的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农民法律...  相似文献   

5.
吴琰琰 《魅力中国》2010,(34):88-89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培养法律信仰对于社会进步和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考察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普遍缺失的现状.得出原因为历史传统、现实环境、自身因素三个层面的制约。基于此,提出四种途径,即大学生自身努力、高校营造氛围、革除传统中阻碍因素、优化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法的价值层面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雄飞 《特区经济》2006,(3):294-295
本文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社会公平,评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价值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中应贯彻反歧视与偏重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信仰缺失问题也伴随而来。而本文主要议信仰缺失后我国人民的一些表现及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呈现三个特征:信仰认知上,个体信仰明确而主流价值或共同信仰缺失;信仰类型上,宗教信仰与世俗信仰、主流性与多样性并存;信仰取向上,理性自主与务实功利并取。造成大学生信仰教育困境的主要因素包括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民族传统宗教惯性的影响以及信仰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只有在信仰教育中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整合优化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创新信仰教育手段,才能真正帮助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9.
罗红 《魅力中国》2010,(29):73-73
当我们在看到各种腐败现象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的时候,道德沦丧也很容易地成为我们为其开脱的借口,当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宗教信仰在正常运作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反恩自身信仰的缺失,本文将从信仰本身和信仰缺失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宗教信仰缺失的原因,试图以此来为当今信仰重建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的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前,农村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日益发展的经济相比严重滞后.人们信仰淡化、价值观念缺失甚至扭曲、文化资源消蚀和流落,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严重桎梏.有领导、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重塑农村精神体系,已成为实现新农村发展目标的重要枢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浅谈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江苏省的农村社会保障仍存在着法律制度缺失、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政府扶持力度小、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构筑覆盖广泛的农村救助体系、增加投入、扩大宣传等建议,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的观念基础,是人们对法律的忠诚、尊重、信赖并以之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法律信仰的历史、涵义及如何信仰,最后从法治社会的角度对法律信仰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缺失的主要特征是:信仰的真空化、信仰的冲突化、信仰的附和性等,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宋莉 《新西部(上)》2007,(9X):107-108
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的观念基础,是人们对法律的忠诚、尊重、信赖并以之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法律信仰的历史、涵义及如何信仰,最后从法治社会的角度对法律信仰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村水环境保护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生存发展权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立法存在思维上依附于城市、制度缺失、管理监督机制虚设以及农民水环境权益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应基于公平视角下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健全农村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水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强化农村环境执法,完善农村水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机制等,解决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危机与水环境保护立法缺失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法治成为我们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后 ,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危机———法律信仰的缺失。纵使法律制定得再多 ,如果涵化不成一种民族精神 ,也无法支持法治的成功。宗教精神点燃了西方人对法律的激情 ,开启了西方法治的文明。回顾我们的历史 ,这种力量早就蕴藏已久 ,那就是符合我们价值理念的儒教伦理 ,只要我们用心开掘 ,必定成为法治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8.
迅速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与法治国家相适应的法治观念,是法律教育十分关键的问题.培养法治观念的关键是确立法律信仰,突破人治观念;破除人治观念应从对法律的信仰入手,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法大于权利,法律是维护自身利益最有效的保障时,人们才能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纪律信仰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工作的成效。而造成中学生纪律信仰缺失的症结又在于德育工作者们对纪律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文章从哲理与实证的角度对此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组织运营成本过高、章程和制度缺失、产权制度缺失、利益公平分配机制缺失、民主管理机制缺失、自我发展机制缺失等内外部环境障碍。其次,分析了其发展所遇到的人文环境、管理主体、体制与法律等外部环境障碍及其产生原因。最后,为政府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而创造宽松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