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时期、新阶段关乎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调研发现,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垃圾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脏、乱、差;二是乡村绿化综合效果不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三是人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不高。因此,笔者建议:(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改善农村人居生存环境。(2)统筹城乡环卫事业发展,实现城乡垃圾处理系统一体化。(3)加强村级绿化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建设绿色宜居村庄。(4)加大宣传普及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5)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6)加强农村污染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垃圾分类处理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源头,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论文基于陕、甘、冀三省598份农户调查数据,依托卢因行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境认知、环境技能、经济激励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行为便利性的影响程度较小。据此提出:地方政府应加大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环境认知及技能,并有效利用激励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垃圾分类设施配备,为农户实施分类处理行为提供便利,进而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直接影响乡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环境健康,对其进行有效的、可持续的管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政府、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是关键制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平衡不充分、多种处理模式并存以及多元主体投入的特征明显,近年来政府引导农民、村集体、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及破解社会资本进入难题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当前,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元参与机制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本进入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和组合式政策投入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巩固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落实节能减排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水源地环境的有效途径。尽管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种种困难,但世行宁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实施与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丽丽 《环境经济》2023,(10):62-65
<正>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们需要很好地根据不同地区的位置、气象特征、地形地貌、人口数量、聚集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老龄化风险和老年保障需求同步显现。与城市老年人口相比,农村高龄老人患病几率更高、身体机能衰退更快,有着更高的日常照护需求和精神关爱需求。根据课题组2021年调查发现,当前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存在政府养老金供给水平低、看病难、看病贵、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和福利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对问题分析后发现,是由于政府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弱势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大政府的财政和服务投入、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大力促进社会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政策性意见,希望能为提高农村高龄老年人生活质量,改善我国农村养老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晏强 《大陆桥视野》2014,(20):44-45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生产性服务设施和生活性服务设施等长期发挥使用效益、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设施。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选取巩义市回郭镇21个行政村为样本区域,分析农村工业发展进程对村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工业对村域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大、农民收入提高、村域农业、餐饮服务、商品流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其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农村工业发展通过"旁侧效应"和"回顾效应"一方面使农业劳动力移入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农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标准的更高要求客观上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文化、教育、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没;村域工业发展在不同尺度上产生各异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较为关注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忽视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整治,在人居环境方面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由此造成了乡村发展空间的无序、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人文景观的破坏、公共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传统文化的衰落等不利后果。显然,城市与农村的人居环境是相通的,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影响了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发展空间,也关系到城市人居环  相似文献   

10.
乡村高质量发展对乡村生态振兴提出了深层次要求,由简单的改善生态环境变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基于此,提出乡村生态振兴策略,主要包括:发展生态产业,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村居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的清洁化发展,降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能耗和排放;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水平,协同开展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培育生态文化,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文化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构建体制机制,从投入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生态自觉、社会监督等方面,打造支撑生态振兴的系统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坏境,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的重要举措。论文细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研究进展,重点就农村垃圾问题现状、归因、参与主体及模式研究、研究不足等四个角度进行梳理和评论,最后提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统计描述,表明农村公共品三个影响因子中,农村基础设施因子的满意度较高,农民服务管理和农业基本建设的满意度较低。再对他们在浙江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总体均值比较,得出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因子包含变量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两个因子包含变量的满意度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满足农民精神层面的农民服务管理,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生活发展、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公共活动场所等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根据其所提供的服务性质的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包括农用土地、水土保持及田问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二是包括农村金融、信贷和保险支  相似文献   

15.
1.政府和有关方面应该增加农业的公共投入。首先,建设好粮食产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全农村的科技推广系统,对农民进行经常性培训。其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农业、实现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需要。还要做好环境和生态保护。国家应以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重点,动员当地的劳动力,进行国土整治,建造防护林带,兴建水利工程,改造草原、荒山和荒漠,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2.政府和有关方面应该实施优质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封河北省100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状况、村容状况以及村级民主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现,河北省大多数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有待追一步提高,部分山区村民生活水平不高,多数村的村容状况不佳,村级民主管理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包括:提高认识;突出重点;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低下,不利于满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偏重于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归纳和评价,缺少技术区域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2)缺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和后期管理运营效率的研究;(3)缺乏专门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研究;(4)农村污水治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缺乏关于开发多元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的研究。为营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进而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应更加关注的问题:(1)加强污水治理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2)探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后期运营管理效率的方法;(3)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和政策制定的研究;(4)推进多元治理主体进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2020年数据,采用GMM等方法实证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经济韧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基础设施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观察期内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促进了农村经济韧性的提升,门限效应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2)农村经济增长是产业升级提升经济韧性的有效中介渠道。农村交通和生活性基础设施越完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经济韧性效果越明显,但生产性基础设施调节效应不显著。(3)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产品加工业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农业对韧性的促进效应更明显,产业结构升级对不同水平的农村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以房山区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应用指标综合评价法探析北京城市发展新区村庄基础设施的现状问题。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饮水、道路设施方面成效显著,但设施整体水平还较低,厕所、污水处理、医疗文化等设施建设水平还较为落后,建后管理也还不到位。今后应加快建设,加强建设后的管护,快速提高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老龄化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了解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和社会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需求数量、需求内容、支付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江苏南京、南通、宿迁三市的实地调查,对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和养老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需求意愿方面,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意愿较早年有所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为突出;在需求内容方面,农村老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需求程度最为强烈;在支付水平方面,农村老人的支付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