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地域和操作对象、联接方式概括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近年来发展的模式。今后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可推广减量化生产模式、再利用运作模式、再循环链接模式,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创新、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认为河南省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工业经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经。提出河南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明确五个主要任务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态工程各自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但农业产业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只有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态工程有机整合,才能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BPEIR模型及特尔菲法,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污染减排、经济社会发展4个类指标共23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9~2008年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04年以来为快速发展阶段;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污染减排方面是主要拉动因素。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某市为对象,采用样方统计与调查统计方法,开展农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分别占秸秆可收集量的54.67%、13.05%、4.53%、3.44%、0.91%;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红薯秸秆的利用率分别为78.10%、70.46%、87.77%、87.53%、81.64%。制约秸秆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制约,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秸秆利用配套体系缺失,高效且成熟、适用的秸秆利用技术缺乏,秸秆利用支持政策不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推进策略为:发展秸秆的科学规范还田,推广由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主导的秸秆收储运模式,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建立秸秆利用技术服务体系,发展秸秆利用装备生产,实施支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结合河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要求,确立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201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五个主要任务: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推广节约型种养植业;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主构建循环经济链;全面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园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低碳经济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着力提高工业经济中低碳产业比重、着力发展低碳农业、着力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等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低碳经济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着力提高工业经济中低碳产业比重、着力发展低碳农业、着力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等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