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全国银行机构发生各类案件中,大量案件发生于柜面业务中,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其他涉讼事件,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损失远大于此。大量的差错事故、法律纠纷和经济案件不仅给相关银行带来极大压力,也给银行全行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并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市场信誉,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之重大威胁。于是,探讨并有效进行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银行信用卡业务突飞猛进发展,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有关银行信用卡方面的客户投诉、经济纠纷、欺诈案件不断频发,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已经处在多发、高发期,银行业很有必要调查当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表现和风险成因,并提出可具操作价值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频发,这些案件多发生在存款及柜台业务及会计结算业务等要害岗,而信贷管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近年来,随着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阶段,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外部金融风险正加速向银行业传导。从很多银行业暴露的案件和监管实践反映出,由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逐步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每逢银行业的大案要案,都必然存在操作风险的因素。但从国内银行业管理实践中来看,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柜面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平台,也是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70%以上的案件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了柜面业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经营风险和发展风险,必然波及到银行的合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及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特点,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柜面合规文化建设、预警和监督系统建设、业务流程风险分析控制、加强柜面业务监督检查、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柜面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对策,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进行了有益研究,从而促进银行柜面业务的平衡运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银行持有的客户信息量越来越大,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银行客户信息泄露案件数量也急剧攀升。银行客户资料惊现闹市垃圾堆、银行把客户资料当成废纸卖给废品收购站、银行向第三方出售客户信息用作商业推广等新闻报道不绝于耳。这些行为干扰了客户的生活,造成了客户资金的损失,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保护银行客户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目前银行业内亟待规范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自助银行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系统办理业务的客户越来越多,电子银行系统覆盖的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广泛,技术的发展拓宽了银行的业务渠道,提升了客户体验,也对商业银行客户信息的保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保障商业银行客户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银行业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银行业中电子客户信息的风险评估策略进行了研究,从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两个维度建立了信息风险的评估模型,以便实现精细化的客户信息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柜面业务风险指银行网点柜台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据统计,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其中大量发生于柜面业务中。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其他涉讼事件,  相似文献   

7.
会计业务作为银行的传统业务,在银行业不断开拓与创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强化会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成为各家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银行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案件时有发生,前台业务的操作风险始终存在,而且屡错屡犯、屡查屡犯。如何在银行员工中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控制风险,规范操作流程,现从银行监督角度出发,从现状、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对策等i个方面,就如何防范银行操作风险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蒋曙明 《新理财》2007,(4):60-64
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工行、中行上市之辉煌,农行股改之如火如荼、邮储银行之横空出世时,却也不能忽视银行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柜台。事实上,中国的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其中大量发生于柜面业务中;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其他涉讼事件,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损失远大于此。于是,探讨并亮剑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柜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操作的集中体现,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并可能对银行的声誉形象、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贷记卡分期付款业务迅速发展,己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支撑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逐渐下滑,银行分期业务潜在风险压力不断加大,应当引起银行业的高度重视。一、当前分期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1.授信管理过度依赖担保机构根据客户实际资信状况、收入水平、支付能力等要素合理授信,是银行授信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但有些银行在分期业务授信管理中,过度依赖担保机构的担保承诺,大多按照客户资金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2018年1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波动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银行收入无明显周期性趋势,波动性明显高于利息净收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会加剧银行业收入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收入占比较小,投资银行业务并非造成我国银行业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多数银行的投资银行收入与利息净收入表现为正相关性,银行难以通过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实现风险分散目的。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较为显著,随着投资银行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银行多元化收入程度随之加深,银行风险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核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利弊,进而分析出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会计难点所在,并以此借鉴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经验来提出有关构建我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我国银行会计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胡悦 《云南金融》2012,(3X):1-2
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核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利弊,进而分析出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会计难点所在,并以此借鉴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经验来提出有关构建我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我国银行会计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多家银行相续倒闭,造成了数亿美元的损失。①此次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外资银行业绩的下滑和倒闭,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直接投资的损失;出口萎缩、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大,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风险的加剧。有学者认为,银行表外业务是触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发展表外业务敲响了警钟。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不断激烈,银行业市场的不断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巴塞尔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银行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八类。上述风险类型同样存在于电子银行领域,如网上银行外汇买卖业务面临的市场风险,网上银行质押贷款业务面临的利率风险等。  相似文献   

17.
银行的风险管理不是简单地规避风险,而是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使收益最大化,银行发展战略也是在不断地对业务风险-收益进行权衡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是当今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迅速发展,其风险和案件也频频发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就当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银行卡业务实现了跳跃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商业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6.5亿张,人民币卡交易量45亿笔,交易总金额18亿元。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步暴露,银行卡案件增多,银行损失不断加大。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银行卡业务风险,遏制银行卡案件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银行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类型1.持卡人信用风险。持卡人违反银行卡章程,非善意透支或信用状况下降所造成的风险。如持卡人因公司破产、下岗、失业、生病及其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经济恶化而无力偿还欠款;…  相似文献   

20.
苑广霞 《新金融》2005,(9):53-55
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特别是在近期银行业大案要案频发的情况下,前台业务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风险的重要根源和管理难点。本文在对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的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前台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