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乡村治理中推进基层协商有助于扩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发展,有利于化解乡村治理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以基层协商提升乡村治理的文化底蕴,乡村经济发展为以基层协商提升乡村治理培育了参与主体,国家政策引导也为以基层协商提升乡村治理提供了支持,所以从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协商意识、健全基层协商议事规范、拓展基层协商运行形式入手,发挥出基层协商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达到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为特征的社会资本,为我们研究乡村治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发掘传统社会资本在构建良好乡村中的积极作用,并构建新型社会资本,为乡村的良好治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层善治是应对重大危机的有效治理模式,其微观基础是激发基层官员善治动机并探索建立善治路径.本文以天伦锦城社区成功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案例,揭示在重大危机情境下基层官员善治动机的价值取向及影响机制,构建生成基层善治动机的治理路径.案例分析显示:(1)"敢担当""善作为"是基层官员善治动机的核心价值取向.(2)善治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布在环境层、制度层和个体层.其中正向激励因素体现为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协同交互、社会资本与组织资本的共同支撑;反向激励因素包括正式制度下的问责监督和非正式的舆论监督;而抑制因素体现为重大危机的环境属性、资源有限性以及激励的非持续性.(3)以基层党建构筑善治动机的价值引领、以多元共治维持善治动机的价值协同和以治理创新支撑善治动机的价值创造,是在重大危机中激发基层官员善治动机的关键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社会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参照,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以前传统计划的乡村治理模式向开放流动治理机制转变。在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之路上,"枫桥经验"在乡村治理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实践经验和路径思考。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它巨大的渗透力和全面性,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探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乡村社会治理相结合,实现互联网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迫切需要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乡村因其特殊性导致了治理的复杂性,对民族地区乡村"三治"进行研究能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文章立足于法理学的研究视角,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维度,试图架构研究民族地区乡村"三治"的初步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7.
叶盛 《管理观察》2017,(20):72-74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化背景下掀起了政府治道变革运动,但资源配置中不仅存在市场、政府失效,政府治理也可能失效,善治理念应运而生。当前,"善治"已然成为国家治理的主流"范式",成为学界、政界的主流"话语"。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是一种网络协同治理模式。善治主体间关系是一种动态、复杂的网络互动"嵌套式"系统过程,从而实现社会有效治理及公共利益最大化,最终达到"多元自主、协同治理、共治共善"的总的、抽象化价值追求,走向善治社会。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镇化时期自上而下、追求效率化"快"发展的蓝图式乡村规划方法,已不适应我国当前传统乡村社会生态修复、产业培育和文化传承的振兴目标与发展需求.传统乡村规划思路应从效率化"快"发展转向品质化"微"振兴,规划方法须从蓝图描绘走向行动陪伴,即根据长期驻村调研,明确乡村多元系统要素振兴诉求和居民发展需求,针对性的展开乡村社会治理、产业培育、环境修复及文化传承等"微"振兴行动,渐进式的重构乡村社会生态平衡、重生乡村产业造血能力、重现乡村传统文化景观风貌,使规划行动契合传统乡村实际发展需求,实现传统乡村长期可持续的振兴目标.研究结合阜平县天生桥镇村庄发展行动规划展开实践应用,为探索传统乡村渐进式"微"振兴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9.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城市社区承担着重任。黄山市屯溪区的老街社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治理难度较大,创新推出"小巷管家"模式,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助力社区善治。  相似文献   

10.
当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迈向以城市信仰为中心的意义表述体系,发展主义深入骨髓之时,由亲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构成的"后乡土"社会正面临着共同体的瓦解甚至是"农民的终结"的重大问题。在"后乡土"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找寻、重塑与创新乡村社会的内生价值。以客观科学礼敬态度,发掘"新乡贤"文化的传统人文精神,构建交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新乡村共同体,赋予乡村的新人文系统,确立乡村研究的新乡土叙事,促成农民的文化自觉以及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皈依,实现"三治合一"的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1.
陈静  陈成文  王勇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4):中插1-中插5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信息社会必然呼唤市域社会治理手段的创新.这种手段的创新主要就是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科技含量,即走向"智慧治理".可以说,"智慧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智慧治理"以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治理思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精准精细、协同增效、科学决策与风险防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智慧治理",要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治理"共同体;注重推进"智慧治理"的信息公开与数据共享;注重加强"智慧治理"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公司法》的视角探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林 《价值工程》2011,30(18):269-270
本文根据《公司法》的规范和公司治理完善理论,针对民营企业内部治理制度存在的产权界定不清、股权过分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决策机制不科学、约束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阐述了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完善要路径,提出了修改《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以期有助于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健康发展和公司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14.
新媒体广泛介入城乡规划,可更好地传播城乡规划信息和专业知识,发挥监督规划实施和规划行政行为,并可直接表达利益诉求和提出改进建议。为体现城乡规划的民主性,在思想上应鼓励公众通过各种媒体参与城乡规划;在制度上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媒体发布机制,在技术上建立城乡规划热点讨论的媒体平台,从而形成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媒体化和法治化途径。积极有效的媒体化能加速城乡规划法治化进程。同时,城乡规划部门在反馈媒体舆论时,应从传统"统治"思维向现代法治化"治理"思维转型,城乡规划只有走上法治化与媒体化之路,才会更好地促进城市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城市社区生活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寻找治理机制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来检视城市社区的治理机制。从业主组织治理到业主的冲突再到多元协商社区治理,在社区互构域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互构共变,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适应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并不是单向度的线性链条,而是多主体多层次反复协调与整合,不断建塑与型构的过程。"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的部门资源利用与组织关系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规划执行的具体方式,机构和技术层面的协调措施则是影响内生政治动力的外在条件.基于此,系统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模式选择,结合相关参与主体在规划执行的信息、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等资源利用条件方面的变化情境,理性推测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可能采取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并针对以上规划治理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世界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来自国家自上而下的尺度重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治理应对方式,空间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就是一种重要的尺度重构工具.文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现象及其效应,客观评估了这种尺度重构行动对区域治理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善用、用好区域规划这种积极主动的尺度重构工具,是中国保持国家制度创新柔性的重要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在“治理变革”中的角色定位,指出加强其自身治理的重要性,然后在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的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方面有关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未来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中"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政府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设方向。政府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抓手,不仅需要明确政府内部控制与国家治理的逻辑关系,还需从政府内部控制如何规范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宏观层面的财政治理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财务治理目标,从而初步构建多维治理视角下政府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治理是多元化多层次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首先引入治理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出城市社区治理的由来。其次,详细深入地分析了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动因,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社区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公共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区功能的民主化四个方面开展阐释。最后,提出治理社区的新机制,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培育多元社区治理主体并定位其主要功能,进而推动社区各项事务的有效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