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枫 《糖烟酒周刊》2007,(34):40-42
今天,在“家门口”取得初步成功的二线名酒,都雄心勃勃地制定全国化的目标,但是众多二线名酒一旦进入“根据地——非根据地”相互博弈的悖论,如果没有创新的做法,在下一个五年将会整体走入一个死胡同。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机制,发动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去持续不断寻找“最薄的冰层”,将会成为二线名酒进一步扩张的关键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资产结构变“轻”可以让公司以最少的资本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并实现快速扩张;但“轻”有时也会使公司失去方向和重心,从而在扩张的快感和投资商希望更快的预期中,对“过度扩张”产生上瘾式的依赖。只有牢记客户价值和“轻”的核心能力,看护好自己的战略资产,才能在“轻”与“重”之间保持平衡,避免“死于过度扩张”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由兰州义顺公司发起并于4月1日启动运营的“甘肃义顺名酒联销网”,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一个以名酒经营为纽带的商家联销网,在渠道整合、名酒打假等方面融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目前这个联销网组建进程较为顺利,提出加盟申请的客户有一百多家,经考查后其中33户已经成为了“甘肃义顺名酒联销网”第一批加盟商。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中国名酒”初选名单公布后.在白酒行业内引起了重大反响,有赞成者有反对者,目前商务部正对一些企业提出的异议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业内各方态度不一。有了第六届的“中国名酒”初选名单,我们就可以将白酒企业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选企业:一类是落选企业。而在这两类企业当中.又可以分为两类:即是否是老名酒企业。这样就有了四类企业:一是原来是老名酒企业,现在重新获选的,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6,(29):22-22
近几年出现了一批活跃的区域品牌,它们有的是地方老名酒的“复苏”或升级产品,有的是新兴地方品牌。它们立足于本地市场,开始向更大的市场扩张,而且涨势凶猛,比如江苏的洋河、今世缘,湖北的枝江,河北的老白干、板城烧,河南的宋河、仰韶等等。这些区域品牌扩张的前景如何?能否成为整个白酒市场的主流品牌?它们的流行时间会有多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5,(24):A006-A006
“市场正在向名酒企业集中”——这个提法正在深入中国的一批老名酒企业主的心目中。宋河、洋河和郎酒这三个名酒企业已经在区域性市场上取得成功,山西汾酒的业绩也正在“默默”地稳中有升,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提法下了注脚。事实和理论都在支持着这个提法,这真是鼓舞人心的事情,于是有人乐观地认为,白酒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了。  相似文献   

7.
“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换酒王旗。”这是时白酒市场现状的精彩描述。这种描述是形象客观的.白酒品牌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总是在不停的更替。然而在这“变换更替”之间总有一些品牌始终屹立不倒,他们既不是国家评定的“名酒”品牌.也不是依靠“名酒”余荫成长起来的。他们依靠的是自己的营销力、品牌力、产品力.乃至一些小小的运气,避渐茁壮成长起来.乃至成为参天大树.他们就是“民酒”。  相似文献   

8.
老兵消逝     
Micol Chan 《国际广告》2010,(6):122-123
随着省广与昌荣的上市,本土广告公司开始尝试资本运营。固然,资本之间的竞争可以起到“滚雪球“的效应,但也隐藏着许多弊端。近日,国外两家负有盛名的广告公司收到了自己的”悼词”。它们的关张.都与公司的资本运作不无关系,比如创始人出售公司后套现离去,对员工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等等。而金融风暴的存在,则加剧了这种现象发生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怎样加强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后,资本开始寻求新的扩张,这时的企业发展出现“拐点”,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发展得顺利将使企业进入全新的发展快道,但把握不当.也很可能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笔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现就是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芩 《糖烟酒周刊》2007,(11):120-121
“老徐,酒品如人品,是个卖名酒的硬汉子”。在济南白酒圈,人们通常这样评价徐天忠。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山东省糖酒茶叶公司,到现在的鲁糖酒业公司,徐天忠卖了十八年酒。  相似文献   

11.
小冲 《糖烟酒周刊》2004,(37):B033-B033
回溯中国白酒近年的发展历史,几多欢乐.几多伤感,特别是最近几年触击白酒行业的人士颇感焦虑、惊悸。而且在躁动、复杂和渴望的心情中一步一步地踽踽而行。在这段时间.曾被钦封的老字号,曾被人戏称为“老八路”的名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开始逐渐淡忘。而一个新的非酒类词汇“新四军”开始在中国白酒业传开.于是一些经销商带着惊诧、迷蒙、期盼、兴奋……寻觅萍踪。  相似文献   

12.
自2003年以来,名酒企业阵营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普遍保持在10%以上乃至40%的高速发展.这在以前并不多见,并且还演绎了几出几乎死而后生的好戏。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名酒的奇迹”也并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下,名酒企业未来的发展成为业内很多人包括外围的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名酒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继续?能持续多久呢?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7,(14):114-114
近日.备受关注的商务部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活动初选名单正式公布,共67种酒类品牌榜上有名.其中白酒品牌36个、红酒品牌11个、啤酒品牌20个。衡水老白干酒业公司的“衡水牌”衡水老白干酒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52年第一届名酒评选以来.“中国名酒”就成了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名酒到底有没有必要再评?如果再评,应该有什么新的评定标准?这些都需要行业及行业主管部门予以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泸州老窖牡丹江专卖店卢经理:以前在我们这个地区,主要的名酒就是茅台、五粮液,从去年开始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名酒的销量开始增加。我认为名酒的回归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名酒的酒质有保证,地产酒的酒质不稳定,甚至半年就会喝倒一个牌子。二是消费者渐渐理性,不断向名酒靠拢。三是我们当地名烟名酒店迅速兴起,也带动了名酒的销售。我认为将来名酒的市场潜力还会更大。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成立第一家以经营涮羊肉为主的酒店,短短四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餐饮业的“老大”,2003年营业收入达到35.3亿元,这就是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小肥羊的崛起与特许经营方式的运作是分不开的。”公司董事孙先红说。到目前为止,小肥羊在全国已有660家连锁店。“特许经营以品牌、经营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作为投入,是快速实现低风险资本扩张和规模经营的一条途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说,“如果运用得不好,也将成为企业失败的导火索。”这也是全国1500多家特许经营公司中,成功者屈指可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4):28-29
近三年来,白酒作为我国民族产业之一,整体呈现出了1998年以来少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名酒企业在快速发展,诸多区域品牌纷纷实施省外扩张,中高档产品的消费也开始急速扩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德隆模式:资本运营模式之一 实践证明,资本运营确实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的基本工具。从目前的现状看,中国企业的资本运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海尔模式。其突出的特点是运营主体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并围绕自己的产业扩展进行资本运营。吃“休克鱼”,以文化整合为手段,形成海尔产业的“联合舰队”是主要特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成本扩张。主要手段是: 整体兼并,也就是依托政府的行政划拨实现企业的合并,比如对红星电器公司的兼并。 品牌运作。海尔很擅长品牌游戏,以无形资产作为扩张手段是海尔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谢兵 《糖烟酒周刊》2005,(48):96-96
盛世有佳酿——房产大亨的名酒情结 西部五粮液的辉煌和品牌价值不但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业内的喝采.也吸引了东部资本的瞩目。亚洲金融中心上海有一位地产大亨,钟情于五粮液酒的醇香和其创新进取的品牌形象.名酒情结不能释怀.终于在2005年.斥资1个亿强势进入白酒行业.推出五粮液的又一个新锐品牌——盛世佳酿。  相似文献   

20.
事件一:体育品牌“洋退中进”,李宁品牌国际化再加速入选理由:近期,中国最大的体育服饰零售商李宁对外宣布将全面布局东南亚市场,年内在东南亚地区开设最多达100家门店早在1999年,李宁公司就把“品牌国际化”提上战略议程,公司调整架构,开始开拓国际市场、此次的扩张计划是李宁开始海外征程的标志性事件、与国内品牌高歌猛进相比,经历了大规模扩张的国际品牌在中国的生存状况似乎不太乐观李宁若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