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茂中 《广告大观》2007,(5S):42-44
本刊第5期专题“谁该站在金字塔顶”引发了业内关注。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向本刊来信说明,未能参加此次专题的讨论“深表遗憾”,并向本刊发来稿件。以其对中小广告公司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做大的案例,说明在外资广告不断壮大的同时,中国中小广告公司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本刊特登此文,向关心本刊的业内人士表示感谢,并祝中国本土广告的发展越来越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价格”优势2004年底,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首次提出“中国价格”的概念。按照“商业周刊”的说法,“中国价格”这四个字,含义是中国厂商的产品售价要比美国厂商低30%到50%,中国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有时甚至比美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还要低。《商业周刊》的文章中列举了一些产品的“中国价格”和“美国价格”:比如,中国厂商生产的30英寸液晶电视机在美国售价为1600美元,而飞利浦的同类产品售价却为2000美元;在中国生产的商用数据交换机的公开售价为18.3万美元,而美国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售价高达24.5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张芬 《广告大观》2006,(4S):54-55
《广告服务明码标价规定》的出台显示出中国政府维护广告行业的价格秩序,提高广告服务价格的透明度,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健全广告监管制度,促进广告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但这样的“美好愿望”在中国现行的广告代理制度下能实现吗?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中国第一本网游互动广告行业的专业电子刊物《网游互动周刊》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广告导报》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并正式聘请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数字内容产业、数字新媒体专家赵子忠先生、《广告导报》主编凌平先生为周刊高级荣誉顾问,共同研究打造并推动周刊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告导报》2006,(8):91-97
2006年对于中国的国际广告公司而言,或许,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政策对于外资广告公司全面放开,一些本土广告人士解读说,喊了那么多年“狼来了”,这回,狼真的来了。 2006年这就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多数的广告公司——本土的以及国际的——一切也仍旧在有条不紊的前进着,没有并没有什么突兀的事情发生。对于外资广告公司而言似乎存在两条去路,选择独资或继续合资。然而事实上这个命题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即便是出于此前合资的状态下,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乃至理念。外资公司其实也一直在沿用自己独立的体系,所谓本土化,是策略所致,而绝非合资的结果。对于本土广告公司而言,路只有一条,努力,继续努力! 进入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广告行业的争夺已经不是原先所谓本土广告公司与外资广告公司的争夺,阵线已经不再是由国别来划分的了。市场在走向细分,广告公司再日趋专业,实力和对于市场的准确洞察才是存在的砝码!国际公司本土化,本土公司国际化的战略阐明了:中国广告,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们已经从太多的。中国声音”中来了解过中国广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期专题,我们将从几位外国同行的眼中,来看看中国的广告。这一期的几位嘉宾也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杜孟先生曾获得法国最高荣誉——“法国荣誉勋章”,贺劲勋则是美国《AD Age》曾评选出的“全球广告人100强”之一……一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为了梦想来到中国。不一样的国籍,一样的中国路,我们听听他们将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外刊要览     
《浙商》2008,(13):15-15
《新闻周刊》靠双手重建家园;《经济学人》通胀来袭;《福布斯》中国汽油为何比美国便宜;《商业周刊》“苹果”情结。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2011,(12):110-111
媒体传播: "2011中国创新营销峰会"是财讯传媒集团(SEEC)旗下《成功营销》杂志主办,已经成功举办过七届。本届峰会于2011年11月29日与JW万豪酒店盛大召开.此次活动除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和讯网、东方财富网、美通社的专题支持外,还有《TOP时空·民航报》、《财经》、《证券市场周刊》、《中国经济周刊》、《21世纪广告》、《数字商业时代》、《互联网周刊》.《中外管理》、《汽车族》、《中国广告》、《东方壹周》、《广告主》、《广告人》、《创业邦》等平面媒体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视点     
《进出口经理人》2010,(7):16-16
比亚迪首次登顶全球科技100强 目前,美国《商业周刊》公布2010年度全球“科技100强”企业名单,比亚迪击败苹果、亚马逊等国外科技巨头,成为20IO年全球“科技100强”的第一名,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夺得全球“科技100强”冠军。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告》2005,(9):90-92
自本期起,《中国广告》“数据市场”栏目隆重推出《品牌广告投放月报》及“品牌媒介广告投放指数”,旨在推动中国市场的品牌发展。作为洞察中国广告行业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我们力图做一名忠实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0.
1979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从“策略性产业”的发展高度,正式引进广告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火车头”。2005年,中国的广告总量突破1500亿,占国内生产总额1%左右。回顾过去25年经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前沿的广告行业、在西方超过150年历史的广告理论和实践,在我们新中国竟然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最高指导单位率先“解放思想”,大胆导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仍是幼稚孱弱的商业探索阶段,因此,“摸着石头过河”的中目广告行业.在与跨国传播集团合作合资过程当中肯定必须补缴学费,吃亏上当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