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同父亲对话     
父亲给我终生的印象是骨架高大的身躯,穿45码鞋的脚,蒲扇般的大手。他的哥哥、弟弟和两个姐姐都是同样的高大。全家人在村中都是出名的“番人。儿时玩耍时,小伙伴们打了架,就互相喊对方父亲的名字,以示污蔑,哥和我的耳边时不时响起“大汉、“大汉的喊叫声,以至于上学以前我一直认为这就是父亲的名字,其实只是西岐人对大个子的谑称。父亲的威严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致使我的童年生活缺少父女间的亲昵。我对父亲的惧怕直到他生命的结束。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大哥买回来两只兔子,一只白绒绒的“红眼睛,一个安哥拉的“青紫蓝。父亲在…  相似文献   

2.
听骂     
一天老师来家访 ,对父亲说我哥读书懒 ,成绩差。父亲说 :“山里娃读几年书就够使了 ,十八岁就给你(指我哥)讨床席 ,早成亲早好。”山里人把媳妇叫“席” ,草席的席。老师无奈。老师又到邻居木娃家 ,木娃和哥同续四年级 ,一样的读书懒 ,成绩差。木娃父亲一听老师说了 ,就骂木娃 :“为人在一个好字。读书 ,你要读好书 ;种田 ,你要种好田 ;当干部 ,你要当好干部。外面的世界大着呢 ,读好书才会有出息。”那是个夏夜 ,哥没挨骂 ,哥想看看木娃挨没挨骂 ,木娃果然挨骂了 ,哥听得入迷。当时木娃父亲在乡里当干部 ,而我父亲是老实的种田人。木娃父…  相似文献   

3.
变革主题:明晰产权,调和“老人“与“新人“矛盾,实现职业化扩张之路。变革痛苦指数:★(产权改造使他的意图一马平川,似乎不存在痛苦的问题,但未来结果如何,他的压力只有他自己清楚。)公开喊5。岁退休只有我“ 今年43岁的汪力成就想着到50岁的时候退休,他告诉记者:“在企业界,公开喊50岁要退休的人恐怕只有我。“汪力成相信他的考虑是正确的,“也许现在很多企业家不认同过早离开岗位,但是未来可以证明一切。“ 汪力成在2002年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时《财富》杂志的一篇名为  相似文献   

4.
佚名 《国土经济》2011,(11):75-76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下午不到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12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个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别人,但又怕人嘲笑,最后只告诉了妈妈。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叫做约翰的男孩的故事。约翰出生在格伦伍德,美国西部犹他州一个约200人的小镇。他的父母是农民,和其他在这片偏僻土地上的人们一样,相当贫穷。仅仅11岁,他便开始了校外第一份工作,替农民摘樱桃。还和他的兄弟一起养兔子,卖给邻居和朋友们。约翰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也不善言辞。在他的小小世界里,这些并不需要。因此在他16岁上完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他休学去找一份全职工作。  相似文献   

7.
苏茉 《劳动月刊》2012,(8):15-15
我家小阿姨管我叫姐,管我老公叫哥。有一天她问我:“姐,哥挣的钱多不?”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大概让她震惊了,“哥不给你钱吗?”“不给..”“你跟他要他也不给吗?…‘我没跟他要过,我自己有工资。”她勉强笑了笑,看我的眼神不是佩服,是怜悯。小阿姨今年三十岁,两个孩子住在老家,她跟丈夫都在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8.
自助者天助     
他是一位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 12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个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谁,但又怕人嘲笑,最后只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假若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男孩从来没听说过梦想和上帝还有这层关系。  相似文献   

9.
心理游戏     
有人曾参与一个心理游戏,游戏是这样的——一排人站在老师面前,老师喊:“一”,大家向左转;喊“二”,大家向右转;喊“三”,大家向后转。谁转错了,就得蹲下,大声说“我错了”。起初节奏比较慢,大家脑子尚不糊涂,很少有错。渐做渐快,就有错了。有人错得明显,蹲下承认了;有人错得不明显,想蒙混过关,老师不依,一再重复说:“刚才还有人错,请承认。”直说到那人撑不住蹲下认错为止。而此时要承认的,已不光是方向转错,还有掩饰过错的错,所以就要比别人蹲得更久些。某君却一直没有做错,开始有三个人坚持不错,后来剩俩,最后只剩他一个,他还是没错。他…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左右哥身上,你能感受到一个人和一座城的命运,紧密相连12月29日那天,左右哥和往常一样,在冰雪大世界的大舞台上演出,带着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们蹦迪、跳兔子舞。手机照常架在舞台一旁,开着直播,但左右哥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现场的观众身上。但没想到,当天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突然涨到10万+。左右哥告诉《中国企业家》,那天团队的小伙伴都急了,对他说:“哥,你成了全网唯一一个10万+的直播间里,主播却不管直播间的。”  相似文献   

11.
循着凄美的歌声,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找到——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交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脸盘上灰不塌塌有心拉上知心话又怕人笑话……提起陕北知名度较高的地方,“绥德”(县)应有一席之地。一是因为它那“米脂婆姨绥德汉”  相似文献   

12.
曹局长96岁,走了,我内心十分悲痛,深切地怀念他。生前,有人称呼他"老曹"、"曹老"、"曹局长"、"曹顾问"、"曹部长"。我一直喊他"曹局长",因为我刚参加工作时,他是国家建委城建局副局长;给他当秘书时,他是国家城建总局副局长,所以改不了口了。在他客厅里,挂着一幅他去年书写的条幅:"建  相似文献   

13.
<正>这几天早上有点奇怪,天天有人在楼下大呼小叫地喊我。可总没见有人来敲门,往往是喊几声就走了。每次听到有人喊,我都是气得火冒三丈。所以,每次听到喊声,我都是用被子蒙住头,转个身,继续睡。但我一直想弄明白喊我的人到底是谁?我也仔细听了几次,但都没听出来是谁  相似文献   

14.
进城的路     
周伟 《乡镇论坛》2009,(11):41-42
我在善塘村小读四年级那年的春天,常常看到后升哥、后归哥、后彪哥几个爱伙在一起,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唧唧喳喳,很兴奋,有时还看见他们走到村口的黄土路上踮脚眺望。见我走近,他们马上把一双双精亮亮的眼睛移开了。我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我也不知道那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  相似文献   

15.
煮秤砣     
<正> 有一个人要打一把锅铲,恰好一个铁匠从门前经过,他把铁匠喊进屋,拿了秤砣要铁匠打个锅铲。 铁匠说:“这是生铁,不能打。”  相似文献   

16.
海纳 《乡镇论坛》2008,(33):5-5
和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一次下乡,在一个镇政府的食堂吃饭。桌子上摆满了大鱼大肉,镇上的领导一再劝我们多吃多喝。但这时我却突然发现,食堂里那个做饭的,竟然是我们初中的同斑同学。于是我喊他一块来坐,可他说什么也不肯,显然是没有这个习惯。他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来以后,就赶紧转身走了。而且一直到我离开,再也没有露面。这个同学不仅学习成绩比我优秀,而且处事为人非常得体。所以一直是他当班长,我当副班长.  相似文献   

17.
缘来无影     
谢骏是一个有计划的人,他坚持说,他的生命中从来没有什么偶然事件。他说:“我是一个理智的人,我的每一步都在计划和意料之中。”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生活中没有戏剧情节。”谢骏这么说。 谢骏是一个医生,不开口则已,一开口语气就不容置疑,但并不会令人感到不快。或许这和他的职业有关。他三十多岁就已经是外科主任了。要说服他,必须拿出证据。他不信杂志上编的那些故事。 “那好吧,就说你自己吧,你的人生计划第一部分,职业是怎么选择的?”  相似文献   

18.
岳巍 《东方企业家》2011,(11):110-113
即便伍继延本人,也承认自己这三十来年的经历让人看得有些眼花缭乱。 15岁那年考上大学,伍继延提到这件往事,往往会加上一个注脚:当时我的分数都能够上清华北大了。但是当时仅仅是一个高中一年级学生的伍继延还是选择了湖南大学。  相似文献   

19.
任志江 《乡镇论坛》2010,(29):45-46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郊区农村人,经常参加一些亲友的婚礼,渐渐地我发现了结婚典礼中一个很有趣的民俗习惯——"喊朋"。"喊朋"就是婚礼当中不同时刻的各种典礼词,其内容在城乡之间、古今之间都是有区别的。"喊朋"作为一种流传广泛的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当中不断优化、不断整合、不断改写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梅哲 《企业导报》2001,(3):59-60
<正> 打碎的痛苦和再生的幸福孰重孰轻?谁也不可能把过去抛开,真正与往事干杯。(郑太太,39岁,前夫是深圳某公司经理) 我俩原是在一个单位,后来他调到深圳当上了公司办事处的主任。他一走,我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每天晚上都是一个人守着电视机看到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