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PDCA循环实现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沟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持续动态的沟通是达到绩效管理真正目的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只有通过有效地沟通才能达到提高绩效、实现部门或企业目标、促使企业员工发展的目的。运用PDCA循环系统,构建了绩效管理沟通PDCA循环模型,指出绩效反馈沟通、绩效计划沟通、绩效评估沟通和绩效辅导沟通四个环节的不断循环能在绩效管理系统的全过程实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2.
绩效管理,是上下级问就绩效目标的设定及实现而进行的持续不断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绩效考评反馈和改进,都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任何一方的决定都将影响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都有可能降低绩效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有效的沟通过程.  相似文献   

3.
周万中  曹成海 《商》2012,(11):197-197
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3个方面的问题入手,进而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4.
邱静艺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30-131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责之一,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为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了一个更为正式的、面对面的平等沟通机会。绩效管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面谈的质量。掌握正确的绩效反馈面谈方法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责之一,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为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了一个更为正式的、面对面的平等沟通机会。绩效管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面谈的质量。掌握正确的绩效反馈面谈方法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和提升绩效管理效果。它是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问题进行的交流与沟通,是关于绩效信息的提出、接收与反馈的过程。本文通过阐述绩效沟通的必要性、重要性,分析煤矿企业在绩效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实现煤矿绩效沟通有效性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滢 《商场现代化》2008,(6):316-317
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绩效管理流程入手,分别对绩效期望、绩效执行,绩效考评与反馈,以及绩效考评的效用四个环节进行分析,发现每个环节工作中的难点,这些难点都是由于沟通不到位而形成的。只有通过提升沟通的有效性,改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员工的成长和组织绩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执行结果的评估与反馈、绩效结果的运用与政府业绩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绩效沟通贯穿始终,对绩效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运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不明显,认为这是缺乏绩效沟通的后果。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要素,在绩效管理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就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在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从绩效沟通的视角予以改进,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经费的增长,切实提高投入经费的使用绩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本文从预算安排对绩效目标的考虑、预算执行对绩效目标执行的监督、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安排的反馈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认识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做好预算绩效目标执行监控、构建指标合理且权重科学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加大评价结论对绩效结果负责和预算安排的约束力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捧进行绩效工资改革的目的是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表现、业绩相联系,合理拉开差距,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文章对广西高职院校绩效工资改革实践进行思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此项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普通生群体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可以说,以普通生为本,是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压力的最佳途径,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特色工作路线,是杜绝学生潜在安全问题的重要保证。为此,应分析普通生群体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从心理上满足普通生的情感需求,从制度上激发普通生的内在潜力,继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特点,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面临着许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介绍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特点,在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不足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对策,以期维护高职院校财经秩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并通过对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高职院校品牌,培育市场需求的人才,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应引入的行业、企业文化至少包括行业、企业、职业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为此,要搭建好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强化相关的制度建设,紧抓校企合作的宝贵契机,建设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校史馆担负传承优良传统、宣讲校情校史、表彰优秀教师、记录优秀校友、呈现职教魅力的基本职能,发挥承载集体记忆、弘扬学校精神、倡导端正教风、宣扬奋斗品格、熔铸职业精神的育人功能。然而,这些功能受制于版面、板块,场地、时段,途径、方法等因素,面对育人内容少、育人频次低、育人层面窄三重障碍。有鉴于此,应通过明确办馆目的,凸显职教宗旨、创新办馆思路,强化育人主题、优化管理方式,提升育人效能来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监控目的不明确、监控主体单一、监控视角片面、质量指标体系不科学、缺乏操作性等弊端。在分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以及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开发与提升学校的服务效能,是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着力点与突破口.就院校自身发展来看,院校领导服务效能的开发,行政管理服务效能的开发、教师服务效能的开发将是实现与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效运行、卓有成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酒店实习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酒店实习,极大的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但还存在理想和现实差距大、角色转换困难、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岗位单一、同工不同酬等问题。酒店高职教育机构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并与酒店建立联合办学、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实习酒店应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提高对酒店实习学生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The notion of ‘students as customers’ continues to be prominent, yet is insufficiently explored, especiall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To address this inadequacy, the present study employs a multigroup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 (SPC) model in higher education (HE). Its purpose is to examine the complete SPC model regarding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in order to inform its valid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employed in order to enable multigroup comparison of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odel on subsamples of employees and students by mean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posed SPC model within the sampl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Besides strongly linked constructs (quality–satisfaction–loyalty), some notable weaknesses (cracked ‘satisfaction mirror’) are found. Multigroup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mployees and students. Implications are provided for strategic service management in HE, which should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s among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