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于组合创新中所包含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具有不同影响,只有结合组织的不同资源类型正确地选择创新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民营数控机床企业作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后起之秀,成为推动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民营数控机床企业如何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获取并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情景—策略—结果”理论逻辑,探讨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和市场双重约束,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结果发现,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将核心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敏锐感知市场需求,通过战略研判形成的市场发展导向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战略指导;通过制定科学的知识搜寻战略整合多元化创新资源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随着市场发展导向和知识搜寻战略动态演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基于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突破”到“基于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沉淀”,再到“基于技术竞争的核心技术延伸”的演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开放式创新势不可挡,企业在自主创新活动中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运用Nvivo 12pro进行扎根范式研究,选取广西柳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对象,构建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模型。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可以凭借在内部发明、战略思维、自主研发等方面的独特竞争优势,通过内部能力的挖掘形成核心能力体系。并通过利用外部其他主体进行创新,从外部获取有效资源。最后,企业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将达到更高层次,通过整合外部创新资源使其更好地融入组织内部,以实现战略性知识的输送与合作,最终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优势观及其演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勤 《经济评论》2004,(2):61-64
从企业战略理论的划分、内容和形成的背景看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竞争优势问题。“组织跟随战略”学说、安东尼 -安索夫 -安德鲁斯范式和波特行业定位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动调整组织结构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学派、学习学派、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 ,并强调异质性资源、学习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等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纵观企业战略理论竞争优势观的发展 ,体现出研究对象微观化、动态性和无形化三个发展趋势。在面临同世界大型企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我国企业应当正确选择企业发展战略 ,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增强其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在新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长远发展,需要通过不断整合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两大战略资源以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构建并提升竞争优势。从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出发,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的概念框架,并以370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支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有直接正向作用,并分别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产生间接作用;组织性格可以直接,也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但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只能通过中介变量施加影响;知识资本有利于组织性格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显著。由此,提出企业组织应该整合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进行知性管理,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的消失,进行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以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或资源要素视角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创新投入、创新倾向、创新动力和创新产出4个方面。然后根据指标体系设定直接模型、间接模型两个研究框架,发现自主创新与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最后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战略决定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目前对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简单的分类,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选取了创新参与者和创新路径两个要素作为分析维度,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模仿创新、突破性模仿创新、渐进性合作创新、突破性合作创新、渐进性自主创新以及突破性自主创新6种战略类型,并分析了每种战略的适用环境,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推行转型升级战略势在必行。通过简略回顾企业战略与竞争优势理论,梳理中国企业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进展,设计与构建出包括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结构优化、智能化率、绿色驱动等六大类要素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专家打分法和AHP方法,计算相应的指标权重。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有效推进转型升级战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集群环境中同质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企业同质化是指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结构、装备水平乃至管理技术趋同,从而导致其竞争力趋同。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Teece DJ、Pisano G、Shuen A,1997)。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异质性资源的积累,如Penrose(1959)、Barney(1991)、Peteraf(1993)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借助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走出去→走上去"的战略意图,从历史沿革角度回顾分析中国军民融合内涵和演变过程,总结航空制造业军民融合"军转民→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发展战略范式,在此基础上,借助全球创新网络理论分析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通过对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通过地理、组织和知识边界拓展构建研发网络,是航空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追赶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国大飞机市场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寡头竞争格局,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采用整合、并购和合作方式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并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发展思路,建成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突破欧美技术封锁,形成军民技术创新"双螺旋"协同发展格局,进而实现核心技术"走上去"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1.
柴丽俊  刘文涛  高俊山 《当代财经》2004,(7):98-100,109
通过对我国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及组织绩效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将竞争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进行整合,提出应用博弈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的设想,其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动态的市场环境大大缩短了企业技术优势的存续时间,给基于技术创新的持续竞争优势提出了严峻挑战。着力探讨动态环境中,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如何构建持续竞争优势。首先,在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构建模式;其次,从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3个驱动因素深入分析和探讨技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最后,讨论不同产业类型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及其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组织能力与战略管理研究: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上世纪末发展出来的企业能力理论试图弥补传统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理论的不足,着重企业内部资源分析,阐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的组织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组织能力的性质和构成分析,说明组织学习与组织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战略管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外部的、有吸引力的产业结构;而资源为基础的学者则把竞争优势的获得归为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以战略适应的视角为基础,则得出是环境与资源之间的适应创造了竞争优势;根据环境和资源背景,选择恰当的战略(企业家创新、能力构建和构筑竞争壁垒),获得并保持动态战略适应,企业就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集群企业如何在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是学者们的一个研究焦点,基于知识观从网络视角解析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首先对集群企业网络研究视角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知识网络、组织学习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机理与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通过集群知识网络不断获取知识资源并提高自身的组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志兴 《经济师》2007,(7):224-224
文章探索如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出:实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管理创新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体系是落实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增强企业领导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掌握核心技术,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品牌战略、竞争优势战略,则是培埴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姜宏 《经济师》2010,(5):17-19,22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双钻石模型"中的政府制度创新、市场需求、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四个产业环境要素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战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六个软件企业能力要素。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从"十要素"入手,按照"双元制路径"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技术-市场-产权"三维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5种基本模式,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及强度匹配的概念与定义。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与强度匹配的计量方法,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强度匹配与自主创新模式3者关系的网格图,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机理与模型,应用该机理和模型对我国23家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企业竞争战略的目的是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的竞争优势既外生于企业的环境,也内生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文章从环境、资源和能力视角出发,探讨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问题,并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竞争战略的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在战略创新和战略跟随之间做出选择,先发地位能否为企业带来重要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对战略创新、战略跟随和先发优势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先发优势的技术与市场因素,进而提出了通过战略创新获得先发优势的可能性和所需的关键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