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彼特之后 ,创新理论演变为两大分支 :以技术变革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理论和以制度变革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理论。根据这一思路 ,本文对企业持续创新过程进行了划分 :从总体上看 ,企业持续创新过程包括持续技术创新和持续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具体地 ,持续技术创新指熊彼特所说的技术、工艺、原材料供给来源和市场等方面的持续创新 :持续制度创新是指组织、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创新。需要说明的是 ,企业持续创新还涉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二者之间相互补充、促进和渗透的综合集成效应。只是为便于理论上的分析 ,我们在概念上作了…  相似文献   

2.
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定律)是新古典主义的基石,技术创新是熊彼特理论的核心,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鲜有学者关注二者的相容关系。当谈及企业为何创新,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时,二者关系又是绕不开的理论课题。打破二者边界,理顺二者的“源”“果”融合关系,运用戈森定律探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动态融合互动模型中明晰技术创新如何驱动需求、产业、社会的更替演变。  相似文献   

3.
对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上几个问题的再明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理论的后继者,莫尔顿·卡曼和南赛·施瓦茨于1972-1975年间以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重要因素和变量,即: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竞争程度引起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规模影响技术创新开辟市场前景的大小;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他们否定了熊彼特早年关于垄断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结论,提出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并受垄断竞争理论的一些观点的影响,称这种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后…  相似文献   

4.
刘宾  王惠杰 《经济师》2000,(2):18-19
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将以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创新将是企业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并分析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一、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意义(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或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显然,是否引入新产品和新技…  相似文献   

5.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开发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科研主力军的作用。1企业技术创新的涵义1.1企业创新的内涵“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提高其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才能获…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内涵科学理解及其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科学理解 ,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目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这一概念理解不尽一致 ,为此本文通过这些不同理解进行剖析 ,力求全面客观地把握“技术创新”的科学内涵。一、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教授在出版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 ,他指出创新 (以下称技术创新 )是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5个方面 :①生产新的产品 (产品创新 ) ;②引入新的生产方法 ,工艺流程 (工艺创新 ) ;③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7.
刘喜梅 《经济论坛》2002,(5):29-30,32
创新概念源于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其追随者已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的另外两个分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以及以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或者说是由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开发新产品或产品的新价值,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发现原料,半成品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发现原料,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创建。  相似文献   

8.
高勇  关士续 《经济论坛》1999,(10):13-14
自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并赋予企业家以创新色彩之后,“企业家”概念便与“创新”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认为,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大致相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下,由于企业家这...  相似文献   

9.
浅谈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  彭福杨 《经济前沿》2002,(11):58-60
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内涵“创新”概念最早是在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使用的一词。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实现工业新的组织等内容。此后,有关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内涵、过程、动力机制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于“创新”一词的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熊彼特发明“创新”这一词汇到80年代我国引进并加以研究“创新”概念,中间间隔了几十年的时间。在提出“技术创新”的初期,它主要指通常意义上的技术发现和发明。而今天我们所指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包括引入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等。这种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是将科技成果商品化,即将科学技术贯穿于从产品开发到市场开拓的全过程,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的创新、经营的创新。市场营销的创新等内容。以世界上的一些跨国大公司为例,它们不再是…  相似文献   

11.
陈洪安 《技术经济》2000,19(6):15-16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分析1、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熊彼特在 2 0世纪 30年代末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 ,他在其创新理论中有一个假设 :企业规模与创新能力呈线性关系 ,即大企业促进创新 ,小企业妨碍创新。但是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的不断增加 ,各国政府重视和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成为一种世界各国发展的一种趋势。曼斯菲尔德 (Mansfield)认为企业大小对创新的影响很小 ,至少当企业规模超过某一阈值时是这样。从历史上看 ,大多数创新 ,尤其是产品创新应归于小企业或独立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12.
1912年J·A·熊彼特在其早期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从企业层面提出“创新”概念 ,并创立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理论。熊彼特去逝后 ,其追随者继承了他的观点和方法 ,分别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理论成果也被广泛运用于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的分析中 ,但无论是熊彼特还是其继承者均忽视了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的理论创新的深入研究。严清华教授的新著《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创新研究》(以下简称《研究》) (南方出版社 2 0 0 1年出版 )一书 ,作为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本世纪 40年代以来由自然科学理论上的重大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革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熊彼特约束”的突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产业技术不同成长阶段的考察,进一步提出了“在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对应关系”、“熊彼特约束可以软化甚至解除”的观点,由此,为我国政府制定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模仿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创新的特征创新概念,按照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l)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我国步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外竞争市场,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一、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认识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大企业优势论。技术创新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熊彼特在1947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强调不完全  相似文献   

16.
重视推进国有中小企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琦 《经济论坛》2004,(14):48-49
创新一词首先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富于创新精神是美国企业的基本特征,美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十分推崇管理创新,认为企业“不创新,就死亡”。凭借这种执著的创新精神,英特尔公司得以长期称雄世界芯片市场,微软公司始终控制着软件市场的主动权,可口可乐公司称雄全球饮料市场,麦当劳独领世界快餐文化风…  相似文献   

17.
B:好的.还是接着前面的话题,回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上来吧。A:在“新熊彼特学派”中,美国的曼斯菲尔德提出了所谓的“技术推广模式。”认为从中对有关因素的分析和估算,可以找到一种新技术首先被某个企业采用之后,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被该部门的多数企业接受和普遍采用。英国的特列比科尔克研究了新技术如何从一个部门扩散到其它部门的“技术扩散”问题。加军事工业技术向民用」:业部门的转移、扩散。长曼和施瓦茨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的关系,认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重要因素。曼斯菲尔德和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企业走出困境就必须创新的重要性和措施。重要性从以下几个角度: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大萧条时期靠企业技术创新恢复经济;我国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占比太低,受制于人;容城服饰行业靠创新走向成功的例子。措施:“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要有敢于创新的胆魄;企业创新要在原材料上下功夫;企业要打造新品种。创出品牌,保护品牌。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创新,虽然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了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切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指一个过程,既包括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也包括将这些开发成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在市场上得到实现的全过程。OECD认为技术创新是‘肥一种设想变成~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转变过程;或把一种设想转变成为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者改进的工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  相似文献   

20.
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定律)是新古典主义的基石,技术创新是熊彼特理论的核心,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鲜有学者关注二者的相容关系。当谈及企业为何创新,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时,二者关系又是绕不开的理论课题。打破二者边界,理顺二者的"源""果"融合关系,运用戈森定律探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动态融合互动模型中明晰技术创新如何驱动需求、产业、社会的更替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