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贫困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难题,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贫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贫困问题一直很严峻。而“代耕农”这个很少受到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其极度贫因可能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贫困代际转移是致使“代耕农”家庭极度贫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贫卧代际转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以珠三角“代耕农”为例,探讨农村贫困代际转移诸多问题,呼吁社会工作对农村贫困代际转移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两亿左右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或从事服务业,在这中间,第二代农民工逐渐占据了绝大部分,他们在成为农民工主体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成为市民,不愿回到农村成为农民。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而在市民化过程中,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就面临一种“天花板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并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提出者石述思在《贫二代的标准》一文中认为,相对于"富二代","贫二代在就业方面的劣势更为明显"。尽管"贫二代"标准有待商榷,但"出  相似文献   

4.
李艳 《魅力中国》2011,(20):241-241
在当今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我们将很大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英语学习技巧上,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品德素质的教育,尤其是回馈社会的心态培养。只有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注重其自身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才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要注重学生教师的交流,只有互相取得信任,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内心,引导学生积极规划人生,对社会抱有一个感恩的心。要让学生们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工作热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好的服务到社会工作中去,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二代”现象问题是当前我国复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是当代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分析“二代”现象,既有利于从社会环境背景中充分认识此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时也有利于透过此现象把握我国稀缺资源分配、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变革等宏观社会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日月山下湟源县一个叫纳隆的山沟里,按那时候的说法,一家三代全是“苦大仇深的贫农”。1970年时我17岁,那年7月,我从湟源中学(今湟源一中)初中毕业后,背铺盖卷儿回了村。离校前,老师要我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是准备把青春献给“广阔的天地”,在“农业学大寨”的第一线“战天斗地”,二是“等待党和人民的召  相似文献   

7.
李喜平 《黑河学刊》2009,(3):113-114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学生厌学的成因较为复杂,除学生自身素质外,还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适应等原因。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可有助于克服学生厌学现象,应注意培养“双师”型教师、修订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完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8.
郭锐 《魅力中国》2013,(34):228-228
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积极性很难提起来,学生的兴趣低下,学习效率也不高。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也不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积极地采取先进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就职业院校中国际贸易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叶美芽 《魅力中国》2013,(8):201-201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心理学中,“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分为二种: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刺激学生,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语教学与活动中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  相似文献   

10.
温州家族企业业已进入代际传承的历史时期,跨代创业是保证众多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以165位“企二代”为样本,探索了影响跨代创业意向的因素。研究发现,“企二代”的个体特质、面临的创业环境、创业态度对跨代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进一步激发“企二代”跨代创业意向,提出了从“企二代”自身加强创业学习、企业家一代强化传承教育、政府营销良好创业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项目开发要提高“含贫量”查修彭"含贫量"一说仅是笔者对"含金量"、一语的套改,意谓在扶贫开发中贫困户的参与比例及受益程度。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说法,就是要提高项目开发的科技含量,但项目开发乃至整个扶贫开发,也有一个提高"含贫量"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何...  相似文献   

12.
我市“十一五”期间把社会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消除贫州、共嗣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支持贫闲村建设,改变贫闲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叟求,认真实施扶贫片发工作,在社会扶贫工作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刘延飞 《魅力中国》2010,(29):212-213
高校贫困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从对物质资助到心理帮助,从政策层面到现实实践,这方面的研究颇多。大学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不同地域的学生聚集于此,彼此的互动是在所难免,在这些互动中,他们形成新的“自我”的意识和观念,这些意识和观念又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本文从社会互动的视角来研究高校的贫困生,以求从互动的角度来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他是职业院校学生争相学习的典型,更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明星”,他在自己的领域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是“创新、创优、创业”的代表,他的事迹,鼓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职校学生。  相似文献   

15.
杜建华 《发展》2011,(1):82-82
一、公平正义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从春秋时代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到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公平正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凌霞 《魅力中国》2014,(7):275-276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如今30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开始步入老年人的行列,由4个老人,1个孩子,一对夫妇,构成的“421家庭”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莽老处于“弱中之弱”的不利地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为了成功化解这一矛盾,国家必须加大对独生子女养老的政策倾斜,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以破解城市独一代“421家庭”养老困境,从而提升我国老人的生命质量和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7,(6):64-64
“路虎全新神行者2代是专门为那些充满活力激情、善于平衡生活的社会精英所度身定制的,他们拥有蒸蒸日上的事业,喜欢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追求品位时尚但不张扬,勇于尝试新事物并敢于冒险,毫无疑问,路虎全新神行者2代就是这样一款能完全满足他们需求的座驾。”  相似文献   

18.
王建姣 《魅力中国》2014,(3):169-169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孙彦军 《魅力中国》2014,(9):205-205
新时期我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代表先进生产力文化发展方向。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利于职校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1982年开始实施的“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西”地区各族人民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大力推行“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和“有水走水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