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链式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模式,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链式管理”理论的概括分析,揭示“链式管理”的内涵,在对现有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些困境的分析的基础上,对“链式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当前,"链式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模式,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链式管理"理论的概括分析,揭示"链式管理"的内涵,在对现有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些困境的分析的基础上,对"链式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链式管理改变了过去垂直的"一站式"管理过于刚性的弊端,加强了管理单元间横向的联系,使管理具有柔性的特点。人力资源链式管理就是基于价值链理论和链式管理理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链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创新。本文根据价值链理论和链式管理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概念和模式,界定了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概念,阐述了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原则与特点,介绍了人力资源链式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关强 《中国工商》2004,(10):162-163
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浩如烟海,但是对实际工作中的老板们来说.不可能每天总把这些理论挂在嘴边,何况理论对于员工们来说,并不是随时都能领会的东西。因此,一个懂管理的老板,总是善于用“讲故事”的方法.形象而生动地向员工传达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圣 《财贸研究》2003,14(3):64-69
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供应健及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源、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发展过程的“三阶段”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的官僚阶层组织理论产生于德国,创新的变革事业理论产生于美国:强调精神力量的企业文化诞生于日本: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偶然,而是在偶然中包含着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必然性。这意味着.管理理论在本质上相通的原则下.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恰恰意味着竞争力和成功的价值所在。时下.中国市场的独特环境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变量和挑战.当今的中国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管理“主张”。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来的管理理论。其产生源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变革时代对企业管理的要求。管理刨新墨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也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思想。“打造百年企业”是人福的宏伟蓝图,希望对学习型组织的介绍能对实现这一“愿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莉 《商场现代化》2006,(1S):230-23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蕴涵在丰富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对这些理论的辨证思考和学习,结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新时期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对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洪虹 《财经界(学术)》2014,(17):259-259,261
2012年初,“营改增”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现有税收格局,在税收博弈中,哪些企业会获得收益,哪些企业会税负加重,本文以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为例,分析“营改增”对上述两种不同企业税负和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斯欣宇 《新商务》2004,(6):39-39
PDCA循环的理论是由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美国戴明提出的.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其主要观点“十四要点”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而PDCA循环是其最具代表的理论精华,是有效进行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常跃英 《商》2013,(7Z):28-28
本文从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入手,以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对国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体制进行分析,发现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不相适应的部分,在探索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变革中,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牟雨  余玲艳 《商》2014,(39):39-39
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已成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西方现有相关理论,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最终从实际出发,确立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建议,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的新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企业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本文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了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时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以此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来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润霞 《消费导刊》2012,(4):118-118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在美国最早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战略中心正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变。客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CRM的产生,是市场需求和管理理念更新的需要.是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要求,是电子化浪潮和信息技术支持等因素推动和促成的结果。回顾客户关系管理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国内外学者和软件企业做了大量工作,相关的研究分析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15.
郑常辉 《现代商业》2014,(8):114-115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革新,传统的“生产型”成本管理开始向“市场型”转变,传统内部成本管理开始向战略成本管理方向转变,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都推动了铁路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向一个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此对铁路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市场化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经营主体,建立起一种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经营主体,建立起一种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市场化是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企业再造”工程的指导思想,内部市场化“让市场原则进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汤姆.波德斯语),使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企业的行政机制在企业组织中相互融合,是构造未来企业组织形式的前提,是当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成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研究和应用内部市场化应成为我国当前顺应管理理论发展和深化市场应成为我国当前顺应管理理论发展和深化国企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一门新的管理理论,其本质是一个具有持久创新能力去创造未来的组织。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以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这一良性循环。本文对构建学习型组织及配套的团队文化的塑造、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传统企业管理理论是以研究生产经营要素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不能充分体现辩证法和系统论的要求,也不能说明企业管理的本质,从而限制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使企业管理理论继续推向前进,应重新调整理论研究的战略目标,把研究的重点从“系统的要素”转移到“系统的结构”上来,即转移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上来,以形成以“结构”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延罡 《商场现代化》2007,(1Z):124-125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揭示了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已经成熟的物流管理理论及数字信息技术,提出了完善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框架,阐述了建筑企业“数字化物流管理”的运行机制,为建筑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兴企先树人     
赵昂 《市场周刊》2001,(24):86-86
企业管理的发展,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对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的研究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人是复杂的人;人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最根本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我们进一步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当代先进的管理,生产力包括人和物两个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如何通过管理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企业管理,资本家把劳动者当作“自然人”来看待,视人如牛马, 实行监视、惩罚的野蛮管理,劳动者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根本谈不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科学管理阶段,企业家把人当作“经济人”来看待,把劳动者为“经济动物”。认为人的劳动动机就是获取报酬,满足私利,“金钱万能”成为管理的唯一信条。在发展到管理科学阶段时,企业家把劳动者看作“社会人”。并开始注意到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认识到劳动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开始多层次地注意解决劳动者的需要,以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当今,企业管理已进入现代管理阶段,即把人当作“复杂人”来管理的阶段。由于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因此,全面认识人,深刻认识人,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管理理论摆脱了“把人当作天性懒惰,必须由强者硬性的管理”的理论束缚,采用“把人当作具有很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的理论和应用,把组织和心理行为管理相结合”的理论,这样既注意了劳动者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又注意了劳动者的社会属性、心理属性,从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先进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