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会计制度对计提折旧的核算分录规定为: 借:生产费用 贷:应交折旧基金 借:固定基金——企业固定基金 贷:折旧 我的学习体会是,如调整为如下分录后,更符合会计原理和新科目的含义。即: 借:生产费用 贷:折旧 借:固定基金——企业固定基金 贷:应交折旧基金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行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论固定资产的来源如何,一律借(减)记“固定基金”科目,贷(增)记“折旧”科目;同时,借(增)记“车间经费”等科目,贷(增)记“专用基金”科目。如对其他单位投入作为联营投资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这样进行会计处理,会产生这么一个问题:即其他单位投资转入设备等固定资产时,借(增)记“固定资产”科目,贷(增)记“其他单位投入资金”科目,并没有增加“固定基金”,而计提折旧时,却要减少“固定基金”,显然是不合适的。若对其他单位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减)记“其他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及《内容介绍》规定固定财产的盘亏及毁损全部借(减)记“固定基金——企业固定基金”,我认为,应分别不同情况具体处理:固定财产由于地震、风、水、火灾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遭到毁损而招致固定资产减少时,一律冲减企业固定基金;其保险赔偿款、变价收入、清理费用均在“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目核算。也就是说:由于自然灾害所致的固定资产损失,要由企业负责,需要  相似文献   

4.
1999年第10期《预算管理与会计》中刊登杨瑜轩同志写的《行政事业单位怎样调整以前年度的错误账项》一文(以下简称“杨文”),笔者认为有些地方欠妥,在此提出与杨瑜轩同志商榷。一、对应缴财政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错入本单位收入的调整杨文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将应缴的预算内外资金直接转入本单位收入最终形成了单位的结余或基金,财政部门在追缴此类款项时,对于按比例和结余上缴财政的专户款,应作调整账务为:借:结余(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同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收入)银行存款“杨文”说:上述分录…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了一些有关记帐方法问题的学术研究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借、贷”两字含义不清,非经学习不好理解。我也认为这是借贷记帐法的一个最大缺点。“借、贷”两个记帐符号,顾名思义,难学难懂,因为它们在不同性质帐户里的记帐方法各不相同。同样是“贷”,记在资金来源及收入类帐户里;表示增加,而记在资金占用及支出类帐户里却表示减少;同样是“借”,在资金占用及支出类帐户里,表示增加,而记在资金来源及收入类帐户里却表示减少,使用上并不固定。如果要讲清“借、贷”的记帐原理,必须借助“增加”、“减少”的概念来进行解释。增减记帐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用“增、减”作为记帐符号。增加和减少是从一切事物量的方面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量的变化与任何事物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是最容易被理解的。因此,用  相似文献   

6.
1.从今年一月一日起一九八五年以来国务院及市政府统一规定发给国营企业职工的各种副食品价格补贴,其中原由财政拨付和企业福利基金负担的部分(如一九八五年四月起实行的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补贴等)改为全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并按工资分配的渠道,借(增)记“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营业外支出”等科目,借(减)记“专用基金”科目。贷(增)记“应付工资”“工资基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要求企业对国家投资实行有偿占用,这无疑是个进步。但在某些方面,尚需进一步具体规定。例如:报废处理的固定资产,新制度规定,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并在清理时,按原估残值减去原清理费用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净值,分录如下:借:固定基金——企业固定基金(净值) 贷:固定资产(原价)折旧(已提折旧)  相似文献   

8.
医院取得的财政补助收入,按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应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的用途分为正常经费补助和专项补助,分别在“经常性补助”和“专项补助”两个明细科目中反映核算。医院在收到主管部门拨来的专项补助时: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专项补助当项目发生支出时:借:财政专项支出 贷:银行存款项目完工后:借:财政补助收入——专项补助 贷:收支结余——财政补助结余借:收支结余——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补助支出如果项目完工后,财政专项补助有结余,要按规定把结余资金转入事业基金,即:借:收支结余——财政专项补…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留、交比例可称为“三、二、五”制,即30%上交国家预算,20%上交地方财政或主管部门,50%留给企业。对新投产企业,在三年内,80%上交国家预算,20%留给企业。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大多数老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时,资金不足;二是各企业的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不同,而折旧基金的留、交比例相同,形成苦乐不均。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留、交比例试加探讨。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一、按照规定,企业用基建借款或专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经批准用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基金归还借款,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按照本市财政局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补充规定,“452应交折旧基金”科目下,设立“01应留用的折旧基金”、“02应交主管部门的折旧基金”、“03应交预算折旧基金”、“04归还借款的折旧基金”四个明细科目。经财政监交机关批准,用基建借款或专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基金归还借款时,企业可以将全部折旧基金的提取数,减  相似文献   

11.
问:企业提高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后,原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低于新标准转为低值易耗品管理的,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提高后,国营工业企业原固定资产低于新标准的,应相应调整为低值易耗品,并将其净值按规定采用五五摊销法摊入成本费用,企业应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进行帐务处理: 1.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 企业应按照固定资产原价(或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下同),借(增)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贷(减)记“固定资产”科目(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企业,还应借(增)记或贷(减)记“材料  相似文献   

12.
问:今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超承包基数多得部分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答;今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对超承包基数多得部分,采取“按季退还,年度清算,多退少补”的办法,并以收入退库方式,返回给企业。企业收到超承包基数返还款时。借(增)记“银行存款”科目,贷(增)记“专用基金”科目(按规定比例计算记入有关明细科目),同时,借(增)记“专项存款”科目,贷(减)记“银行存款”科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折旧基金使用问题上流行的观点是:折旧基金属于补偿基金,只能用于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虽然也有部分同志认为,折旧基金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行有余力,亦可用于扩大再生产,但也仅限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现行财政制度也规定,国营企业折旧基金只能用于:一、机器设备的更新和建筑物的重建,二、用于对原有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三、试制新产品;四、综合利用和处理“三废”措施;五、劳保措施和零星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4.
国营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建设投资;一是企业提存的折旧基金。这里只就使用折旧基金购置固定资产的问题,谈些意见。企业提存的折旧基金,按照国家规定,一部分上交,一部分留给企业使用。留给企业使用的折旧基金,叫更新改造资金。目前留给企业的更新改造资金,一般是企业提存折旧基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有些大、中型企业,由于固定资产多,折旧金额大,留给企业使用的更新改造资金数额也就较多。如:××厂,每年按折旧基金提存数的百分之五十,留给厂里的  相似文献   

15.
新的会计制度第611号科目利润的使用说明第三条中规定:“每月应交纳的固定资金占用费和流动资金占用费,借(减)记本科目,贷(增)记‘应交资金占用费’科目”。“611利润”科目贷方余额,同利润成本表上减去了资金占用费后的“利润总额”相对应。这是在实行资金有偿占用,企业必须交纳资金占用费后,对老会计制度所作的改革。但是,我认为,新会计制度的这一改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6.
医院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提取修购基金。修购基金是指医院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或由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所得的变价净收入转入的,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的专用基金,提取时在购置费列支。一、月末计提修购基金时,借记“医疗支出—购置费”、“药品支出—购置费”、“管理费用—购置费”,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二、用提取的修购基金(如35万元)购买设备时:借:固定资产35贷:固定基金35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35贷:银行存款35三、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发生…  相似文献   

17.
1.增减记帐法的最大优点是用“增”、“减”作为记帐符号。增加和减少是从一切事物量的方面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量的变化是最容易理解的。因此,用“增”、“减”作为记帐符号来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资金的变化,含义明确、通俗易懂、切合实际。而“借”、“贷”两字含义不清,难学难懂。因为它们在不同性质的帐户里的记载方法各不相同。在资金占用类帐户中,“借”表示增加,同样是“借”,记在资金来源类帐户里却表示减少,而在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企业发展基金购建固定资产,在会计上可有两种处理办法:(1)直接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不需要通过“企业发展基金”核算;(2)在该科目下分设“增加流动资金“和购建固定资产”两个明细科目,在购建固定资产时,除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外,可再借记“企业发展基金——增加流动资金”,贷记“企业发展基金——购建固定资产”科目。  相似文献   

19.
问:企业在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会计上应如何处理?答:国营企业自查和被查出来的违法违纪问题,在核实定案后有关会计处理如下:(一)查出的属于本年度应增加(或减少)的收入,分别下列情况登记入帐:1.偷漏各种税款和越权减税免税的税款,其少记少交的产品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借(减)记“销售”科目,贷(增)记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制度规定,企业提取的更新改造基金应交纳15%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10%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由地方财政和中央集中使用。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不尽合理。因为上缴两金,实质上是挖掉了企业的国家基金中固定基金的一大块(四分之一),这样就不能完整反映企业应该拥有的国家基金全貌,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 以上海公交总公司为例,1986年至1990年五年中,共计上缴两金1,700万元,实际留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