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对中国钨矿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结果显示:从成矿时代来看,燕山期是中国钨矿床最主要的成矿期,且绝大多数钨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相关,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具有同步性;从成矿作用过程来看,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钨矿床成矿作用均始于岩浆演化晚期经液态分异形成的浆液过渡态流体;从成矿流体特征来看,岩浆期后热液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从成矿流体来源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矽卡岩型钨矿床成矿流体体系中既有岩浆水,又有大气降水,而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大气降水仍存在较大争议;从成矿元素迁移及沉淀机制来看,钨在自然界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是∑WO42-,而引起钨的络合物发生分解、沉淀的主要原因有流体混合作用、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体系温度降低、水岩反应、富钙斜长石的蚀变分解等。  相似文献   

2.
已知典型矿床研究表明,斑岩钨矿床具以下基本特点:(1)成因上与特定的岩浆岩建造密切相关。(2)空间上受深断裂控制成群成带分布。(3)受含矿母岩浆制约具特定的蚀变类型组合及其分带规律。(4)常与Cu、Mo、Pb,Zn、Au、Ag等伴生成矿。形成斑岩钨矿床的所谓特定的岩浆岩建造,成因上属作者所划分的过渡型花岗岩类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时代上集中于燕山早期晚阶段(晚侏罗世)、构造演化阶段处于陈国达教授所划分的地洼发展阶段激烈期。杂岩体演化成矿是斑岩钨矿床形成的基本途径;其成矿岩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均是岩浆充分分异演化的分异杂岩体。但随着杂岩体由早而晚岩性由基而酸的演化,壳质组分向岩浆晚期的逐渐聚集,斑岩钨矿床的形成总是与杂岩体既期高酸富碱富挥发分的壳质斑岩直接相关。所以,斑岩钨矿床既具与斑岩铜矿床相类似的成岩成矿机理,又具与斑岩铜矿床明显有别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前者是斑岩钨矿床赖以确立的依据;后者则决定了斑岩钨矿与斑岩铜矿不同的含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及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以来矿床学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少国家都有人力图写出能够反映现代矿床研究水平的矿床学教材。我们国内已经出版了斯米尔诺夫“矿床地质学”和立见辰雏“现代矿床学”译本,对F.帕克“矿床学”和L.M.詹森与A.M.贝特曼“矿床学”的新版也有人作过介绍。这里推荐1980年英国出版的一本矿床学教材,作者是Leicester大学的A. M. Evans。本书是Black Well出版公司出版的一套地质学科教材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铅锌矿床的成矿元素可划分出23种元素组合。不同成因矿床、地质历史中5个大的铅锌成矿期及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都有各自不同的占主导地位的元素组合类型。矿床成因从沉积到岩浆到多成因叠加,从地质历史的早期到晚期,从相对稳定的沉积盆地到剧烈的构造岩浆作用带,元素组合从简单的1—2元素组合演变为复杂的多元素组合。元素组合的复杂性是中国大陆频繁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多种成矿作用的存在及其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以前、岩浆——热液学说占着统治地位,几乎是当时指导勘探工作唯一的理论基础。后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一些规模较大的金属矿床并不一定与岩浆岩有关,而是明显产于层状岩石中,并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热液型硫化物矿床的特点。层控理论是在近二十年来对一些层状硫化物矿床和部分火山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十年代中提出的层状铜矿床和层状铅锌矿床,是指几个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铜、铅锌矿床产地和它们所代表的矿床类型,对于这些矿床成因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七十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北部燕山地区斑岩型铜铝矿床的勘查、研究已有许多珍贵成果。探讨燕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尤其是斑岩型铜矿床的远景,涉及对区内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以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一些基础地质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正确辩识。一河北省境内“燕山地区”概属中朝准地台近北缘的“燕山台褶带”的一个部段,在省境内范围有限,但却是省内内生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地带。变质程度较深、构造复杂、厚达数  相似文献   

7.
德兴斑岩铜矿的勘查自五十年代中期至今历经二十余年,随着勘查工作的进展,对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成矿模式以及有关区域地质成矿特征的研究不断深入,各项论著颇多。笔者有幸参加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矿床勘查工作以及七十年代中期矿床专题研究工作,对我国这一比较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逐步有所认识。矿床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对矿床的全面认识则是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五十年代末,  相似文献   

8.
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论文以资源勘查专业(固体方向)矿床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在课程特点、问题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床学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举措及目标进行了全面探讨,指出矿床学课程改革应统筹考虑:教材-实习-实践环节的配套改革,重视"三基"和"矿床地质思维能力"培养,构建"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的教学体系,倡导科学研究和指导实践并重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投身矿床地质研究大有可为的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的《近代矿床学基础》一书,将矿床学近代的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个为地质学方面,另一个为矿物学、地球化学方面,总结了矿床学的研究近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矿床学的一般观点。本书分十七章,执笔者十八人。各章题目如下:前言第一部地壳的演化与矿床第一章,大气、海洋系的初期演化;第二章,铅、锶同位素和地壳的演化;第三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铅同位素数据处理,认为辽宁岫岩东胜铅矿始形成于30亿年左右,后经地壳活动、变质作用及地下热水溶液的加入,使造矿元素不断富集,至燕山早期,由于区域上花岗岩的侵入和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活化了老地层中的造矿元素,使其部分最终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为鞍山群和上地幔以及后来加入的地壳物质。该矿床为受断裂和层位控制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层控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认为层控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矿床学领域中以思维方式的变革为前导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一元”成矿理论的摒弃;层控概念的含义正处在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化之中;对其含义的理解应从本质上、发展上去把握。同时笔者指出了这一概念由最初的“层控”向“区控”及“时控”转化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层控矿床不应归入传统的成因分类体系;如果不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就很难产生合理的分类方案。最后提出了矿床分类原则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冀北金、银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成矿预测》通过部级鉴定验收并获得好评本刊讯“八五”、地矿部找矿科技攻关研究课题《冀北金、银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成矿预测》于1995年11月1日至3日通过部级鉴定验收,并获得好评。该课题是地质矿产部“...  相似文献   

13.
新疆沙尔湖膨润土矿床位于天山造山带Ⅰ级褶皱系,吐-哈盆地Ⅱ级坳陷的次级坳陷内。该矿床北部为沙尔湖煤盆地隆起,南部为觉罗塔格复背斜,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论文通过野外样品采集和测试,认为主干矿体中蒙脱石含量较高、膨胀性能好、pH值趋于稳定,属中型膨润土矿床;简要阐述了沙尔湖膨润土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和火山作用,认为沙尔湖膨润土矿床为上叠火山盆地型矿床,属陆相火山盆地中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确定了该矿床与煤系地层在空间上存在"基底"和"盖层"关系,并对沙尔湖膨润土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新疆北部地区膨润土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地区“华北地台”的南北缘,自晚古生代以来,特别是燕山期,由于古大陆板块的活动,在古大陆边缘内陆一侧,形成了近100个与酸性斑岩体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斑岩型、矽卡岩型钼矿床和极少数钼(铜)矿床(占全国钼矿储量80%以上),按矿床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环境,可分为东秦岭钼矿成矿带和燕山台褶带钼矿成矿带。其侵入时间主要集中在110~190m.y.。既燕山期。区域内斑岩型及有关类型的钼矿床大致可分为花岗岩—流纹岩辉钼矿系列和花岗闪长岩辉钼矿系列。花岗岩—流纹岩系列岩体与钼矿间的成矿专属性最明显,其岩石化学特征为高硅((?) SiO_2>73%),富钾质( K_2O>5.4%, K_2O+Na_2O>8)、低钠Na_2O<3%),并具高Rb、低Sr、高F、Rb/Sr>1等特点;而花岗闪长岩系列岩体则与钼(铜)矿有关,其岩石化学特征与铜矿斑岩体相似;由于“华北地台”区花岗闪长岩系列所处大地构造环境与斑岩铜矿者不同,故只是形成极少数几个规模有限的斑岩型钼(铜)矿床。源岩浆形成深度相当于23~45km;岩体分异指数DI>80。与岩体上侵成岩和成矿作用相伴,一般产生强烈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钾质交代等蚀变;并出现萤石、黄玉、电气石等含F矿物。矿体一般与钾硅化带密切相关,多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矿化以单钼、钼(钨)或钼多金属建造为主,常出现W、Sn、Bi的独立矿物,有时可形成矿体。只有花岗闪长岩辉钼矿系列中,铜矿化有时可富集为矿体。北方地区基地岩石厚度>40km,为一套含钼克拉克值1—n倍的中深度的片麻岩混合岩,以及作为盖层的元古界浅—中度变质岩;而与钼矿有关的小侵入体含钼量也较高(一般是克拉克值的n—n十倍)。岩体Sr~(87)/Sr~(86)0.7046~0.7100,平均为0.7072;δS~(34)为两组,一组小的正值为+0.24~+7.35‰,另一组较大的负值为-0.3~-15.9‰;δO~(18)+7.2~+9.0‰;稀土总量平均为192.95p.p.M.;∑Ce/∑Y平均为6.98,为稀稀土型,有一定的Eu负异常出现。以上所列数据表明中国北方地区斑岩钼矿“成矿”侵入体的来源与斑岩铜矿者基本一致,均属壳幔型,或“Ⅰ”型。但通过混合参数计算锶的来源,结果表明:57~76%来源于下地幔,24~43%源自地壳。因此,本区燕山期“含矿”岩浆相对比较富钼。然而由于所处大地构造具体环境不同,切割深度有别,从而源岩浆的壳源,幔源物质比份不一,所以在“地台”区南北两侧形成各具特色矿物组合的以斑岩型为主的钼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15.
论文总结了矿床产出环境、岩体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及矿石(物)组合特征,认为矿体产出与碱性正长岩为主的杂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其成矿流体可能是在高氧逸度环境下,在有利的构造位置进行了较充分的结晶分异,伴随着铁、磷、钙氧化物逐步富集而成矿。根据以往找矿勘查的经验,在深大断裂与次级断裂的交汇处,由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形成的杂岩体,特别是钾质偏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附近有优越的成矿条件,且成矿部位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晕率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祁雨沟地区爆发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系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ⅥA—4课题,由河北地质学院具体负责,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调查队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及主攻方向是:“调查研究工作区内爆发角砾岩及其含矿性,深入研究爆发角砾岩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总结该类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探索并恰当评价工作区内矿床的成矿远景,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国外产业政策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协调失灵论和系统失灵论为产业政策的实施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水平型、功能型和选择型产业政策的三分法为产业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出现了以能力建设与创新政策为核心的新式产业政策,它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比“旧式”产业政策有了更大的拓展;而欧盟由框架性政策、水平型产业政策与部门产业政策所构成的产业政策实践则为现代产业政策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新视角。如何创造性运用产业政策理论的新发展解决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目前面前的一项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8.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南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在西段的朱诺和吉如间百余千米范围内一直缺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碰撞伸展阶段斑岩活动的报道。论文对该区申扎—定结南北向构造中新发现的拿查和查布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两套斑岩的侵位结晶时代分别为13.82±0.25Ma(n=11,MSWD=1.7)和13.80±0.22 Ma(n=12,MSWD=0.43),与南冈底斯斑岩矿带中诸多矿床的成矿时代以及成矿斑岩时代一致,填补了该地区的空白,证实了后碰撞斑岩岩浆东西向的连续性。该地区后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矿床剥蚀程度不高,具有进一步开展寻找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工作的潜力。同时,斑岩中约40 Ma的变质和岩浆成因继承锆石核的发现暗示,在晚碰撞阶段南冈底斯也有过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9.
马山金矿床是在著名的铜官山铜矿田内发现的一个独立的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初步表明该矿床具有“两型一体”特点,即既有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断裂的充填—交代型矿体,也有在黄龙组白云岩段底部的原始沉积黄铁矿层基础上的叠加—改造型矿体。二者在物质组份、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硫同位素组成以及矿石结构、构造、矿体产状等许多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广西龙围矿区铅锌矿位于广西上林县明亮镇西北方向,区内探明铅锌矿资源储量目前已达到中型规模,区内含矿地层为泥盆系下统郁江莲花山组,大明山复背斜及F 1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共圈定2个铅锌矿体。区内地层岩性为铅锌矿体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燕山期花岗岩为铅锌矿体成矿母岩,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热液活动;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及次级裂隙发育,为铅锌矿体导岩、导矿及容矿构造,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赋矿空间。区内赋矿地层单一、断裂构造控矿、成矿物质来源广泛、成矿作用复杂,矿床属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岩浆岩及地层围岩,成矿阶段分为沉积阶段和含矿热液叠加改造阶段,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