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娴洁 《理财》2004,(1):20-23
去年12月8日,H股(国企股)指数期货交易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推出,它是香港联交所在推出红筹股指数期货、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外资自由指数期货之后,有关中国内地股票指数期货的又一尝试.此外,在香港期货交易所已经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有恒生指数期货和期权、小型恒生指数期货、恒生100指数期货和期权以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期货和期权等.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31日,中国内地股市融资融券第一单正式产生,4月16日股指期货也正式开盘。至此,中国内地A股市场迎来了全新的格局——股市从长期以来的“单边市”进入到了“做空时代”。这样的变革,不仅仅是中国内地股市从机制到结构重大变革,更预示着中国内地投资自身必须直面“转型”这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过低、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这两个基本因素导致我国股市风险突出,股民对股市信心大失,股市陷入低迷;与股指期货相比,股票期权交易更能给投资者带来安全感,更能活跃股市;推出股票期权交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金航 《投资北京》2015,(3):72-74
2015年1月9日,证监会发布《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并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我国内地首个股票期权交易试点,试点范围为上证50ETF期权,并于2015年2月9日正式上市。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大陆市场股票期权交易的诞生,是我国经济实体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健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及功能的内在要求。股票期权交易从无到有的转变,必然会对我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市场呼唤股指期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为88.7亿张合约,其中股指期货、期权成交量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品种还都是商品期货。在资本市场逐步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推出股指期货已经变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鳖论坛上提出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即沪港通.经过7个多月的筹备,11月17日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运行,开启了2014年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又一重大“剧目”. 资本项目开放的新尝试 在沪港通试点方案之前,内地已经有四类跨境证券投资试点渠道,这既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也是资本项目开放的诸多尝试.一是2003年7月正式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QFII).二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QDII).三是2010年8月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海外特定机构开放.四是201 1年1 1月出台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机制(RQFII).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市场期盼已久的股票期权于2月9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期权,这个在国际资本市场已经“驰骋”了多年的金融衍生产品,终于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之旅.一时间,股票期权的推出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4月10日,中国大陆、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宣布,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沪港通”让不少人回想起了2007年底被叫停的“港股直通车”改革方案。但与“直通车”下资金单向从内地流向香港不同的是,“沪港通”下资本将发生双向流动,沪港交易所的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资金与海外资金在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内地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于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区地位。  相似文献   

9.
4月10日,中国大陆、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宣布,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沪港通”让不少人回想起了2007年底被叫停的“港股直通车”改革方案。但与“直通车”下资金单向从内地流向香港不同的是,“沪港通”下资本将发生双向流动,沪港交易所的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资金与海外资金在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内地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于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区地位。  相似文献   

10.
手记     
4月1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就建立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下称“沪港通”)机制开展试点,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期货》2013,(12):30-32
今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值得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时隔18年后国债期货重回中国资本市场;9个期货新品种推出,中国期货市场步入“40年代”;6个期货品种开展连续交易;期权仿真交易密集开展;期货公司涌现出新一轮并购和增资扩股热潮;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双创历史新高……下面编辑整理出“2013十大期货市场新闻”,盘点期货市场空前发展的2013那些事儿,共同迎接2014。  相似文献   

12.
期指释放     
在中国股市恢复20年之际,资本市场迎来一场盛大的"成人礼"。2010年4月16日,标志着中国股市可以做空的股指期货正式挂牌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长期以来单边市场的格局,其价格发现以及套期保值的功能,将促使市场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推动价值投资理念的发展。中国企业将在一个更加完善的资本环境里擂鼓开战。  相似文献   

13.
李建超 《时代金融》2014,(11):56-57
2014年9月10日,湖北证监局举办防控内幕交易暨期权和市值管理培训会议。湖北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秉恒在会上表示,内幕交易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必须坚决打击,彻底根除。他表示,下一步,湖北证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证监会相关工作部署,对辖区内幕交易持续保持“零容忍”和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14.
半年时间,对于仿真黄金期货期权而言,经历了球火两重天的现实境遇.2013年11月1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启动黄金期货期权仿真交易,向黄金市场释放了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时代金融》2019,(5):125-126
在我国资本开放的进程中,香港正在逐步成为一个连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和世界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应运而生,那么,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代表的互联互通机制的实施效果是否能够达到政策预期、是否影响了相对应股票市场间的互动关系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股票价格和交易金额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股市互动关系的研究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多从股票交易价格的角度出发,而从交易金额或者是交易价格出发的关于股市之间竞争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  相似文献   

16.
排污权交易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排污权金融产品的交易才刚刚起步,但是交易规模和参与者数量已经有长足发展.目前美国从事该项业务的有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以SO2的期货和期货期权,以及NOx的期货和期权合约为主,标的物即EPA总量交易体系下的SO2和NOx排污权.排污权金融产品是金融学与环境学的结合,在环境领域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具有可行性,在美国的应用也呈现巨大的成长潜力,对中国开展环境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外金融市场对气象风险管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峰 《浙江金融》2006,(12):59-60
随着美国芝迦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在1999年引入以气象温度指数为结算单位的期货和期权等金融产品的出现。人们对气象风险通过金融市场操作而管理的方式已经不在是梦想。在几年的时间内。气象金融产品的市场交易额从一开始的五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一百多亿美元,交易的品种也从一开始的只涉及10个美国城市的“累积供热天数”温度期货到现在的有涉及15个美国城市、5个欧洲城市和2个日本城市的不同气象期货和期权.除了前面提到的“累积供热天数”温度期货外,现在又有了“累积供冷天数”温度期货.“累积平均温度”期货及其相应的欧式期权。这些气象金融产品的出现在帮助业界规避气象风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8.
鲁维洁 《时代金融》2008,(4):99-100
当今时代的实体经济和经济活动方式已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人的心理需求已然作为巨大的经济推动力走向前台,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具有大量虚拟价值而非真实使用价值的金融经济交易工具大批涌现,生活中也出现了大量虚拟经济现象,如股市、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市场。单纯用"看不见的手"或者"看得见的手"来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似乎有些棘手,那么,分析当代经济的心理属性、投资者的心理属性等因素便显得急切且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金融期货合约。它既能够丰富股市交易品种,引进股市双面交易机制,提高资金利用率,又能够规避市场的系统风险和保障宏观经济的平衡运行。股指期货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充分吸收套期保植者、投机者和套利者的参与,达到“以流动性创造流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全球股指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发展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场内交易发展态势及动向分析,指出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呈现出交易量稳居各类产品之首、交易高度集中于几家交易所的几种产品、中国概念股指备受关注、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等四大趋势,启示我们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研究股指期权,不但可以拓展期货市场发展空间,推动境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股指市场体系,而且是股票类衍生品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