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节资源配置、经济利益及其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公债的发行方式包括: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方式、公募招标方式等。我国公债发行方式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行政摊派,90年代初的承购包销,目前主要是定向发售、承购包销和招标发行并存。  相似文献   

2.
从1991年4月20日财政部同以中国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为主干事的承购包销团签订当年国库券销售合同起,到1992年二期国库券发行的第5天为止,是我国国库券市场化开始的辉煌时期。这一年多的时间,国库券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各大证券机构拚命吃进国库券,排队也买不到国库券的市民不得不托人走“后门”,以至国债管理部门紧急下文指令各地迅速增加销售网点。在此之前,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3.
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同意,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交由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运作。此消息传出之后,市场一片哗然,人们普遍担心特别国债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特别的影响。不久,财政部明确,“旧债不是直接向人民银行发行,而是采取一定方式,增加人民银行持后的国债”。这一方面意味着财政部不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国债,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从1994年开始,由于国家预算法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国债规模更是迅猛上升。当前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从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居民应债力四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从1994年开始,由于国家预算法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国债规模更是迅猛上升。当前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从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居民应债力四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宇 《财贸经济》1999,(9):28-29
1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控制。金融机构的自我控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前提,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去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将国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到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所要求的8%的水平,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第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要实现两个转换:一是从以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转换,二是从以突击检查为主的控制向以常规审计为主的控制转换。2加强中央银行的…  相似文献   

7.
自 1 994年我国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 ,这一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中央政府债券以其投资风险低、收益好、免利息税等众多优势 ,赢得了广大居民的青睐 ,不但成为居民理财的主要品种之一 ,也为募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年的发展 ,我国对这一国债品种的发行、管理方式不断完善 ,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正视凭证式国债发行中的问题 ,不断研究改进方案 ,将有助于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国债体系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一、凭证式国债现状凭证式国债是以财政部为发行主体、以国家信用为保证、面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储蓄类债券 ,目前和记账式国债共同构成我国国债发行的两大主要品种。自 1 994年发行以来 ,募集财政资金逾 1 . 4万亿元 ,其发展阶段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 1 994 1 995年的初创阶段 ,1 996 1 999年的调整阶段 ,2 0 0 0年至今的完善阶段。就目前来看 ,凭证式国债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发行、管理模式 ,主要是 :银行机构承销、利率盯住储蓄、分段计划发行、人行监督检查几个环节。通过比较完整的发行、监管方...  相似文献   

8.
国债,也称公债,它是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内、外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以国家(政府)作为国债的债务人,由中央财政承担还本付息的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的三大功能。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扩大国债发行额度,这是近几年来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之一。 由于国债具有偿还性,因此就有个举债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居民的应债能力;二是国家的偿债能力;三是国债的使用效益。对此予以考察分析,正确…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11日起发行记账式附息(五期)国债260亿元。财政部10日发布公告,决定自3月11日起开始发行今年第五期记账式附息国债,计划发行260亿元,实际发行面值金额为260亿元,经招标确定的票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改革和市场化探索赵叶龙刘海浩1996年我国国债发行总量达2,200多亿元(含短期国库券),创16年来国债发行的最高纪录,取得了多品种、多批量、滚动发行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发行1800多亿元可流通债券,财政部全面试行了公开招标方...  相似文献   

11.
数字     
《商业文化》2007,(13):14-14
1.55万亿元财政部拟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一事,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朝正式运作的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议案同时提出,发行的特别国债为10年期以上可流通记账式国债,票面利率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决定。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商业文化》2007,(21):16-16
1.55万亿元 财政部拟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一事.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朝正式运作的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议案同时提出.发行的特别国债为1O年期以上可流通记账式国债.票面利率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储蓄国债(凭证式)业务管理,规范储蓄国债(凭证式)业务发展,人民银行与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储蓄国债(凭证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银行表示,储蓄国债(凭证式)是我国储蓄国债的首个品种,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发行的国库券。  相似文献   

14.
第8期国债流标,第9期国债遭遇财政部紧急叫停,就在债券市场的需求不足让学者们忧心忡忡之时,11月10日,中国财政部又宣布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03年第10期记账式国债。翌日,财政部再次发出通知,定于11月19日  相似文献   

15.
一、国债外资化的战略意义国债外资化是指外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储蓄机构、投资银行、各种基金组织和一些工商企业及个人作为债券投资人认购并持有由我国中央财政代表中央政府发行国家公债,且有权向债务人定期取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到期按债券面值收回本金的一种国际投融资行为.简言之,是指外国机构及个人可在我国国债市场上进行投资收益活动.显而易见,西方  相似文献   

16.
国债是政府快速足额筹集资金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其具有宏观调控等多项经济职能,近二十多年来,各国包括我国的国债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面对国债规模是否过大这个辩题,我们可以从国债规模对经济的“挤出”、货币供给、总供给、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对财政风险的效应予以分析。鉴于国债规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效应非同向,必须抓住重点,从整体上把握其相互作用后的综合效应,来提出收缩或扩张国债发行规模。就我国现状来说,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后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无较大变化,则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同时调整税收结构、优化国债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重释发债筹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抛弃了以前用以向世人夸耀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幼稚主张,着手运用政府债券这一政策工具,筹集资金,发展经济。1979年开始向国外举债,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到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11542.21亿元。特别是本次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以来,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大增,从1994年~1998年,累计发行国债10028亿元,约占全部发行国债的87%。其中,1997年和1998年两年共发国债5640.8亿元,占近18年总发行额的48.9%。1999年的发行规模超过了4000亿元,2000年的发行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已经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商》2003,(8):18-18
日前,财政部公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2003年第三季度记账式国债发行计划。  相似文献   

19.
武力  谢峰 《三联竞争力》2004,(2):46-46,53
2003年9月,财政部发布通知,原定于9月18日进行招投标的2003年记账式(九期)国债停止发行。该期国债原为固定利率附息债,计划发行面值总额为26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2.4%。市场人士分析记账式(八期)国债在交易所市场招标时的流标,以及近日国债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是九期国债停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备兑权证的概念备兑权证(Coveredwarrant)属于广义的认股权证,通常是由证券公司、金融机构等第三方发行的一种权证。备兑权证约定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后,可以按某一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购买、出售特定股票或约定的某种投资品种,在到期执行认股时,发行人可以向权证投资者交付股票,或按市场股价与权证的差价向投资者支付现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