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阳瑾 《现代商业》2011,(21):168-169
政府依据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筹集财政收入,同时,国债也是一种收入稳定的投资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可以进行业务操作,它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的契合点。国债的货币化对于筹集,对于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菱  雷家骕 《商业研究》2004,(14):109-112
从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策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一系列关于用好国债资金、发挥国债资金效益、国债资金偿还以及国债规模可持续性的问题逐渐为经济学所关注。我国已明确不允许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因此,发行国债成为政府最直接的融资方式,但是国债的发行规模过大会导致国债风险。分析我国国债状况,国债风险确实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淡出要取决于国家经济状况及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不能单看国债规模是否达到警戒位置。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举债作为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自1981年重新恢复发行国债至今,我国国债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成熟市场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对此,本文研究了中国国债的现状,对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中国国债市场的健全与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资金,以国家信用方式发行的一种安全性好、收益合理、流动性强的标准化债券。国债市场是政府融资的主要场所,它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主导性和传导性作用。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有利于扩大政府的融资活动,有利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宏观调控机...  相似文献   

5.
国债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债债务风险在现实中体现为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国债融资和政府偿债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是产生国债风险的一般原因。我国的国债风险形成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征,具体表现为: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国债、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增加压力大等。相应地,我们应从加强国债资金支出效益管理;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债务偿还机制;规范收入,完善财政收入机制,提高国家财力集中度入手,解决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国债发行的市场化问题徐山辉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它是以中央政府为债务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公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  相似文献   

7.
论国债债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勇 《财贸经济》2000,(11):20-23
一、国债债务风险及其形成机制国债债务风险是指因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引起财政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它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举债规模过大 ,导致财政正常的债务清偿机制紊乱 ,使财政陷入支付困境 ;二是因举债引发通货膨胀 ,使正常经济活动秩序遭到破坏。前者可称为国债的财政风险 ,后者可称为国债的货币风险。由于国债为政府的信用收入 ,其取得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的 ,因此 ,国债的财政风险首先表现为在政府举债满足当前支出需要的同时 ,对其未来收入和支出形成的压力。显然 ,这种压力的大小与举债的规模是密切相关的。从对未来收入形成的压…  相似文献   

8.
储蓄国债(saving bonds)是指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引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我国储蓄类国债自1994年发行以来,已二十余载,因国债信誉度、安全性、稳定性、收益性高的特点,一度成为备受追捧的"金边债券",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及满足群众投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储蓄国债的发行。本文就东营市中心支库国债发行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国债承购包销的意义承购包销是多数国家发行国债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由金融机构组织的承销团,直接向国债发行的主体(财政部)承揽国债的发行任务,然后利用自身的分销渠道或关系网络向社会上的投资者发售的一种方法。承购包销规范化的作法,一般是由财政部提出或公布国债的发行品种、数量、期限等招标条件,供有条件参加承购包销的金融机构进行投标。承销国债  相似文献   

10.
程萍 《财贸研究》2002,13(2):60-62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风险及其防范,具体措施有:整顿财政分配秩序、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国债发行急增.1994年,国债发行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启用,使国债发行又跃新台阶.预计未来的年代里,国债也将作为国家财政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似乎带来了一个"国债时代".放眼世界各国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国债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各工业化国家几乎都经历过"国债时代",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债业已成为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国债市场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也必然要求国债市场的发展,并融入经济整体运行之中.实际上,中国国债市场曾经有过顺利的发展,也经受过挫折,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启用,无疑又将为中国国债市场创造一个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张吉馨 《商》2012,(16):119-119
国债作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和宏观调控的工具,运用得当可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国债发行规模不当就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财政风险。对此,应从优化国债结构、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等方面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重要手段,国债的发行方式也根据发债目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外的国债发行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具体国情和传统。此外,在中国的国债发行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缺陷,本文旨对中外的国债的发行方式和中国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已呈几何级数增长,发行国债已成为弥补财政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主要手段。从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及居民的应债力来看,我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尚有余地,但亟需解决好国债的期限结构,释放国民应债能力和国债持有者结构问题,扩大国债市场的发行空间。  相似文献   

15.
国债的大量发行,既满足了广大居民投资国债的需求,又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国债监管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基层央行,因监管方式不够完善,给国债资金安全带来了风险隐患。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帮助基层人行全面提升国债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沙敏 《新商刊》2003,(11):47-47
在如今发行的国债中,既有凭证式国债,也有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大家已经熟悉了,而对于在本月11日走上银行柜台的记账式国债,它是否意味着和凭证式国债同样稳定、安全和高收益呢?  相似文献   

17.
储蓄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国债,作为“金边国债”,备受广大投资者青睐,其发行规模不断增大,发行方式不断创新,但由于目前监管中存在一些缺失,给基层央行储蓄式国债管理工作带来挑战,监管’瓶颈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国债是政府快速足额筹集资金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其具有宏观调控等多项经济职能,近二十多年来,各国包括我国的国债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面对国债规模是否过大这个辩题,我们可以从国债规模对经济的“挤出”、货币供给、总供给、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对财政风险的效应予以分析。鉴于国债规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效应非同向,必须抓住重点,从整体上把握其相互作用后的综合效应,来提出收缩或扩张国债发行规模。就我国现状来说,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后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无较大变化,则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同时调整税收结构、优化国债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抛弃了以前用以向世人夸耀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幼稚主张,着手运用政府债券这一政策工具,筹集资金,发展经济。1979年开始向国外举债,l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到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11542.21亿元。特别是本次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以来,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大增,从1994年~1998年,累计发行国债10028亿元,约占全部发行国债的87%。  相似文献   

20.
汪浩 《商业研究》2002,(2):74-78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阶梯式上升特征。根据世界各国管理国债的经验,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力、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结合我国国债发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主要经济指标,确保我国国债规模处于合理范围,使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指标都处于警戒线内,保证国债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