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锚杆(索)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指出锚固长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锚固段的剪应力分布。通过六种不同函数形式的剪应力分布模型,对锚固段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讨论,对比了不同剪应力模型下的锚固长度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文忠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2):106+118-106,118
煤巷锚杆--锚索支护技术是现阶段煤巷支护中广泛采用的支护技术,具有锚固深度大、强度高以及可施加较大的预紧力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巷道支护的安全可靠性。为此,本文针对煤巷锚杆--锚索支护互补原理及其设计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安装在CK6763数控车床横向(X轴)滚珠丝杠两端的轴承,是滚针与滚子推力轴承的组合体,工作中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力。该轴承经常出现滚子剥皮、滚道点蚀、轴承环断裂现象。查设备技术文件关于滚珠丝杠安装工艺要求:将丝杠锁紧到一定程度;把百分表打在丝杠端面上,表值调零;调紧锁母施加示值0.03mm的预紧力。为滚珠丝杠施加预紧力的目的,一是提高丝杠的刚度及补偿热膨胀;二是有效地消除机构中与丝杠有关的零件因弹性变形引起的间隙,以满足闭环伺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锚杆在回采巷道中的支护特点,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锚杆在回采巷道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支护机理进行了探究。由于锚杆和锚索往往结合使用,所以本文也对锚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作用在锚杆上的力主要来自围岩的滑动、离层和扩容,锚杆的支护机理主要是在围岩被破坏的区域可构成次生承载结构,对锚固区的稳定具有保持作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防止滑动、变形和破碎。  相似文献   

5.
在松散软弱围岩条件下,锚杆的实际承载力往往低于锚杆强度,导致顶板冒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为掌握松散软弱围岩巷道锚杆支护失效机理,本文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发现锚杆预应力的滞后衰减现象。其次,根据锚杆承载过程中锚固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初始锚固力低的原因、围岩变形对锚杆锚固力的影响,以及锚固力循环滞后衰减和结构稳定性对锚杆支护承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弱破碎的煤岩层容易引起锚杆变形,因此高强度和高预应力锚杆是实现高性能锚杆支护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复合模板剂P123及Tritonx-100合成新型SBA-15介孔分子筛,分别利用N2等温吸附、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介孔分子筛比表面积可达600 m2/g,单位质量的孔容积大于1 mL/g,平均孔径为7~8 nm,孔径分布窄,孔道长程有序,结晶度较高。通过与单一模板剂合成样品的比较可知,辅助模板剂Tritonx-100能有效地改善孔径分布及孔道排列,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佳模板剂配比为n(Tritonx-100)∶n(P123)=4∶1。  相似文献   

7.
对60MW汽轮机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轴振出现的波动现象,进行振动测试分析,找出碳刷磨损、碳刷与整流子之间的预紧力偏大是导致异常振动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成功消除了机组不稳定振动。  相似文献   

8.
大型阀体的端面密封需要大小合适的预紧力,一般大型螺栓的预紧,主要采用的是加热预紧和液压板手预紧。这些预紧方式要么实际操作困难,要么是预紧力控制不了,要么是工器具的使用成本过高,不利于后期的维护。采用新型的超级螺栓预紧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型螺栓的预紧问题,可确保预紧的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剪切破坏是煤矿桩基工程抗浮锚杆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改善地面控制,提高巷道锚固系统的抗剪强度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室实验,对楔形扩孔锚杆的剪切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楔形扩孔锚杆可降低锚固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提高抗剪强度。连接平面附近的应力集中可转移到螺栓的中间部分。此外,楔形结构还能延长锚杆剪切荷载减小时间,缩短剪切荷载增大时间,从而减小锚杆的剪切荷载。研究发现,正常锚杆的最大剪应力达到196.82MPa,而楔形扩孔锚杆的最大剪应力为117.82MPa,比正常锚杆低40.14%。研究结果可为煤矿桩基工程抗浮锚杆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白垩系岩层性质,解决白垩系岩层围岩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等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地区某煤矿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白垩系围岩岩石的破坏机理,推导出拉伸破坏以及剪切破坏的极限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围岩巷道应力场、塑性区、巷道位移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垂直应力值均为负值,意味着围岩四周应力处于压应力状态;塑性区影响范围较小,说明剪切应力出现在巷道顶底板以及两帮;垂直位移、水平位移量较小,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最后,通过现场对巷道位移变形量和锚杆锚索的锚固力大小进行观测,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验证,确定采取“高预应力锚杆、锚索、锚网、W钢带、钢筋梯子梁”等联合支护方案比较合理,为此类围岩巷道的围岩变形控制提出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