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民的特征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从庞大的网民群体中识别企业潜在的顾客,分析他们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是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首要任务。对影响我国网络消费者网上消费的心理与行为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就商家如何转变营销观念,建立一套适合网络消费者需求的运作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消费理性与非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秋  陈碧霞 《经济论坛》1999,(12):20-21
经济行为在本质上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可以从消费者理性预期、收入约束、消费环境状况和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各异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以现实经济生...  相似文献   

3.
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风娥 《经济师》2005,(8):107-108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相比出现了新变化。在网络经济下,消费与生产实现了同一趋势;消费效率大大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权扩大;消费者的消费理性增强;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对通货紧缩条件下消费预期心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非稳定型的经济环境使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心理成为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因素,它抵消政府政策的作用,扭曲做为经济主体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延长经济调整时间。由此,政策在制定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政策时,重视消费者消费预期心理。政府制定的政策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者消费行为才有可能按着政府政策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变化趋势、特征及现阶段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消费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面对网络消费者的特定心理,现代企业如何制定相关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变化趋势、特征及现阶段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消费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面对网络消费者的特定心理,现代企业如何制定相关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里宁 《新经济》2009,(6):36-40
1993年,消费票证退出流通市场,宣告我国商晶短缺状态结束。16年后,中国已完全进入买方市场。市场在变化,消费在升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的不断发展,倒逼企业和监管必须重视消费者和质量监管。在涉及14亿人口生命安全的食品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正成为推进消费升级的新增长点。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总体比重低、区域间不平衡、群体问差距大、内部结构失衡等结构性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文化消费的持续发展。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市场化和消费环境等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体现在:文化消费的指标体系不统一;缺少具有相同条件的群体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忽视文化消费中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和心理属性;文化消费的水平衡量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鲜有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孝感市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健身和娱乐是居民主要消费目的,目前主要以运动服、运动鞋、家庭小型健身器材、体育报刊等实物性消费为主;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消费意识、经济支付能力、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小城镇社区的社会环境和地方传统与习惯。为促进居民体育消费,建议: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健身及体育消费意识;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加强社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提高现有场馆的利用率;改善体育消费环境,大力培育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相似文献   

10.
炫耀性消费文化是一种追求身份和地位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满足的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文化行为。它给广大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我们要深入剖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努力构建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孙蕊 《时代经贸》2009,(5):62-63
本文通过对天津蓟县的消费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了蓟县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目的、消费心理,并提出了有针对型的发展策略,为蓟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实施。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富裕型转变,由大量普及型消费转向追求时尚型消费,市场也将在今后5到lO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呈绝对快速增长,而个人消费的年增长率却出现降低的趋势。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却相对积极,这表明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些特殊因素,驱使着消费者进行现时的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13.
消费诚信促进消费经济繁荣与发展,确保消费诚信必须构建科学的消费诚信体系,这一体系构建包括三方面:消费者自诚信体系、消费环境诚信体系和消费诚信强化约束体系,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构建一个完善的消费诚信体系,需要经营者、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宗宜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103-104
任何消费行为的发生,都是一定消费心理驱动的结果。消费者消费心理包括消费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维度。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其消费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现象与规律是厘清消费心理的前提基础。企业的成功营销必须在厘清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基础上,制定迎合、引导其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唐晓群 《经济师》2006,(2):291-291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不应求,消费者消费行为受到许多限制,如今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商品供应日益丰富,工商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开始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其中商品价格消费心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消费风险论     
李欣 《经济师》1998,(12):8-9
一、消费风险的起因消费风险主要是指消费者头脑中对某项购买可能产生的结果(满意/不满意)没有明确的答案,对他们拟定购买决策和使用产品可能带来的得失琢磨不定。如果购买和使用结果满意的话,则说明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利益;如果不满意,则说明他们的购买实际上将带来...  相似文献   

17.
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消费品供给状况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取决于政府的消费政策和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国内外学者大多关注消费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社会的消费结构等孤立的现象,而对制约和影响消费的环境,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如 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函数关系是不稳定的。 Duesenbury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在消费上人们相互影响,存在攀比现象。消费不仅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也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消费具有习惯性,…  相似文献   

18.
论感性消费时代——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心理策略、消费者的心理要求等方面,论述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包装在色彩、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多个领域都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中国新生代消费者在新消费时代下有了许多新的表现。针对中国消费者群体的特殊性,结合国际先进消费方式得出中国式新生代消费态度。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在食物消费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英  刘颖 《经济与管理》2005,19(11):38-40
一般意义上的食品安全只是食物消费中的一只砝码,消费者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使价格在食品消费中的作用突出,并最终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停留在口头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削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消费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优化及贸易标准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