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娟 《改革与开放》2014,(14):43-44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到"社会治理"。从早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到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我国社会管理制度不同时期内涵明显不同。适应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需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应深刻把握现实国情,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着重推进以下几项制度建设,即构建社会参与共治机制;实现各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诉求制度化;实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认清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并因时制宜深化农村社会治理改革。通过实施乡村战略,推进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鼓励新乡贤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推动互联网+社会治理等途径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以适应时代变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总目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使之进入"新常态"。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治理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通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新解读,不仅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坚持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实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等方面的时代价值,从而为我国构建社会治理新常态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体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应在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基层群众自觉能动性、深化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法规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的内涵,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概念,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学者对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者对这一概念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是目前我国全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文章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两个重要组成内容即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介绍,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历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治学》这一古希腊时期的著作中蕴含着当代"善治"的国家治理思想,其围绕实现人民幸福而优良的生活这一"善治"目标,从社会、政府、人民等多元治理主体,采用微观、中观、宏观的视角,分析古希腊城邦在公民教育、法制建设、政府建设、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提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一著作进行重新解读,透过经典著作中关于国家治理欲求"善治"的建构,以期为我国当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期出现的国家治理层面的问题提供相关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黄丽 《改革与开放》2014,(23):3-4,2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给出了几条创新路径,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启动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回应了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新需要,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本文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路径出发,结合当今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分析创新路径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和政府将以往的“管理”改为“治理”。是一大理论创新。深刻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需要聚焦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治理中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的关系,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需要改变传统的以自上而下管控为特点的"治理"理念,摒弃单一的行政管控手段,转变为一种强调国家与社会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新理念。当代上海自贸区的社会组织治理应包含双重视角:第一,上海自贸区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型过程;第二,上海自贸区社会组织自身从草根化到专业化的自我规范化治理与组织创新过程。社会组织的发展应该立足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植根市场经济土壤,自觉接受政府监管与大众监督,合法透明,通过政策引领、组织创新、网络互动、民主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为解决改革中的问题,需要由单一国家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向政府、组织、公民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实现,必须从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着手。本文从社会治理视角下个体作为主体的重要性、中国个体化的历程方面,提出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层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政治文明史是社会治理的发展史,仁政善治是永远的社会理想追求。法治是善治之基,公平正义是社会的价值诉求。加强"道德立法",在社会治理中实行"德法同构",法治是实现民主治理的根本保障。"契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以诚信精神呈现合情与合理的社会稳态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力量,是塑造公序良俗,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方向盘和定心丸。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于什么是国家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它的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大家都特别关心,但是到目前为止答案还不多,因为这个问题在学界探讨得比较少。那么,我仅从个人角度谈一下什么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这个问题的回答不简单,需要对马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当然,当前社会治理问题能否彻底得以解决关键在于生态伦理秩序是正常有序,这势必会加强将伦理秩序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与践行。因此,研究社会治理问题的深层意义,弄清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多中心合作的网络状治理形式现已为政治形态研究、公共行政以及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研究的新思维模式。在经济转型发展期,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都在经历深刻而不同以往的变化,治理理论的研究据此也发展出更为适应新形势的应用模式与多样化研究思路,此种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的研究与尝试应用,是为了在传统的国家管理"超级利维坦"与极端私有化之间寻找平衡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模式。纵观多中心合作治理的研究脉络与成果,为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治理模式探究与应用试验提供新的可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我们党走过了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社会治理这样一个认识升华、提升的过程。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西藏同全国一道由社会管理走向全面的社会治理新时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历届中央治藏思想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创造性的运用,取得了中央领导和西藏干部群众公认的成就,极大促进了西藏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三个方面对五年来西藏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同时,运用"三圈理论"对相关社会治理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落实、执行等情况进行了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通过更新治理观念、规范治理制度、改进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总目标,要求改进我国社会治理方式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把推行基层治理法制化作为工作重点,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总目标.浅析国家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思维下社区治理现状,提出目前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春方 《改革》2012,(5):120-125
从国家、社会与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依次划分为市场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三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治理模式的时间、成因、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推动力量等进行比较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其边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治理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