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江南论坛》2004,(3):50-51
进入21世纪,一种以信息为标识内容,以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崭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或“虚拟生存”方式,称之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信息文化。它具有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参与平等、服务个性化等特点,这是其他任何类型的传播文化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全世界的英特网用户已超过2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市场。在我国的网民中,21岁—35岁的青年人占到79.7%,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这些人中大多数为大学生、教师、科技人员、公务员等。可见,今天上网…  相似文献   

2.
所谓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人—机”信息互动为沟通半径、以个性化的选择偏好为基础的“价值—行为取向”的构建方式。网络文化通过其跨时空信息传播的特性,超越社会调控的有效边界,为个性化选择偏好提供了无限“点击”的可能性。如果说,社会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行为取向”的“实存世界”,网络文化则为人们提供了“价值一行为取向”的  相似文献   

3.
符永寿 《新经济》2023,(5):88-94
基于人的自身需求、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网络社会得以形成。网络社会将网络技术变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系统,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近年来信息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发展迅猛,显著地改变了网络空间面貌,网络社会出现智识化新趋向、新特征。归纳提出网络智识社会,是实现高水平知识社会的一种未来展望、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4.
韩强  范薇 《当代财经》2003,(9):78-80
在我国,“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关系”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但是各个企业在使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多使用关系网络等8方面。  相似文献   

5.
继人类发明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以后,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人类第五次信 息革命的到来,开辟了“计算机文化”和“电子文化”时代,使人类从工业文明发展到以信 息为主导的“信息文明”。所谓“电子文化”时代,是以追求人类智力解放为目的,也就是 围绕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而展开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影响到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拟 讨论计算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若干关系问题。  一、“计算机文化”及其表现形态  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技术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工具理性影响人类生存和 生活方式的问题。关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藏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俗地说网络文化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快速变化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传统文化的延伸,而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网络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5亿人,位居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组织中存在利用他人信息而获益的外部正效应问题。外部正效应的存在造成了网络组织信息供给动力的不足和可供使用的信息量不足,进而导致网络组织的失灵。本文介绍了网络组织外部正效应的概念、内涵及其负面影响,借鉴了和合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以人为本”和“和合”理念为指导,倡导网络组织节点企业间的合作、优化网络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建立健全网络组织信息供给与使用的组织保障机制、运用和合管理手段,保证和提高网络组织信息供给与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营造以和合价值观为核心的网络组织文化等治理网络组织外部正效应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属于网络,网揽一切,如火如荼的网战已经打响……如今.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文化为主流的时代,人类一切的文化和知识似乎都依网而生,依网而存。短信息的诞生。即是一种先进通信方式的产生,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拇指沟通文化,现在它又以一种更为亲切的沟通方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这就是2002年中国移动开始推出的多媒体信息业务,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彩信”.彩信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9.
一、网络财务的特征 1.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网络财务并非传统手工会计的“模拟系统”,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同21世纪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崭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网络财务按财务信息处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财务工作方式、方法进行重新构建,以适应现代企业瞬息万变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存贮和传递发生了“质”的飞跃,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逐步经自动化迈向数字化,将从以搜集纸质出版物转向以搜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为主,从“大而全、小而全”相对孤立的发展模式转向信息的“共建、共知、共享”。作为图书馆,应抓住发展的契机,加快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为建设数字图书馆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Intermet的飞速发展,网上信息资源日益膨胀、堆积,网络用户一方面为资源的丰富而惊喜,另一方面又为检索的不便而抱怨。这其中除了技术原因外,就是网上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无序信息泛槛,严重影响了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曾有科学家这样抱怨信息污染:“傲一项实验所用的时间比找到这项试验是否已经做过还要短”。显然,传统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的新模式,于是“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有哪些特征、数字图书馆需要进行哪些内容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有何意义呢?本文拟就四个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虽以平台战略为主题,但并未将网络效应这一平台内核特征纳入分析建模,使得研究缺乏理论深度。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效应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网络效应研究经历了3次理论演进,即同边网络效应向跨边网络效应演进(内容)、网络效应是什么向网络效应有何影响演进(作用)、网络正效应向网络负效应演进(后果)。三大演进从网络效应测度方式和行业情境中亦可窥见。结合关键词突变分析,发现网络效应最新研究已开始从关注网络效应“后果”转向“前因”考察。结合战略管理最新研究趋势,提出未来网络效应前因研究可以从个体行为、关系嵌入、种群生态、制度环境4个层面展开。特别是随着平台模式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延伸,网络效应作用和激发方式是亟待关注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财务是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企业财务管理从思想观念到方式和手段的一次重大变革。通常理解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在技术应用上代表了21世纪财务管理的方式,标志着一个新的财务管理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4.
颜伟光 《经济师》2007,(10):46-47
文章从文化的概念导出网络文化的定义,即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论述了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管理和规范等方面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文化形态,它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为人类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开辟了新的空间。大众文化是网络文化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文化形态,它在影响网络空间其他文化的同时,也受网络中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既相互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在网络空间发展大众文化,如何拓展大众文化的发展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大量非技术网络道德问题的突显。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是其典型形式。与现实社会相比较,网络道德问题具有全球性、高技术性、文化差异性、控制弱化性等特点。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合全社会之力,诉诸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手段。  相似文献   

17.
谭世芬  侯洁 《经济论坛》2003,(17):94-95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它以其开放性、丰富性和参与性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应当对固有的学习观念予以变革,树立一种建立在知识与信息基础上的网络学习观,靠网络学习将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与网络上的信息联接起来,通过Internet进入成千上万个图书馆和资源库,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途径与机会将大大增长。相应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已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新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是繁荣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快餐文化革了传统阅读的命,随着媒体多元化和信息数字化,让我们跑步进入了“后阅读时代”。 在所谓“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胡里花哨的图片与文字混合拼贴,画蛇添足的美工设计辅之以物欲横流的各种消费新主张,令人不知所措。一天晚上,当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个词:“素读主义”,不禁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因特网空间中社会伦理秩序的特点和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网络规制的问题,指出了网络规中法治的局限、“技治”的困难、德治的障碍,以及实现全球“共治”的困难,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