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纺织产业转移及棉花收购等情况,9月15~18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朱北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穆欣、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乔艳津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朱莎等一行四人赴新疆调研,并走访了库尔勒的四家纺织企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建省长汀县紧紧抓住沿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主动融入,承接转移,大力发展纺织产业,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建成了海西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一大批纺织服装企业落户长汀扎堆发展。福建荣耀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良远说:"我们从晋江到长汀来投资纺织产业,就是看中这里政府服务到位,劳动力资源丰富,还有就是这里有比  相似文献   

3.
董正 《中国纺织》2012,(6):106-109
对于我国的纺织行业来说,"转移"已不再是个新词汇。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推进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列为纺织工业调整振兴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统称《两个意见》)相继出台,正式揭开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序幕。如果说成效收获喜悦,问题则引发思考。近年来,随着转移步伐  相似文献   

4.
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条件制约,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进行的一种生产和制造中心向更大发展空间转移的现象。中国的纺织产业转移进行到今天,在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河北、新疆等地均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纺织产业承接。近日,在中部大省河南所进行的又一场大规模的招商活动,政府推动力度之大、承接成效之卓著,值得各承接地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9月1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牌仪式上,安徽省望江县凭借多年来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方面的突出贡献,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将纺织服装产业定义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扶植。2011年,河南纺织服装总产值已达2500亿元。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大省,河南纺织服装行业近来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难、融资贵;国内外需求不旺,订单减少;刚性成本上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中部省份中,湖北承东启西,处于核心地带。迎接东南沿海地区纺织产业转移,湖北省并没有高调宣传,却是静悄悄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湖北这个纺织老根据地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一五’时期的老纺织工业基地,河南省近些年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这对于我国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9月3日,在由河南省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河南省承接纺织服装玩具产业转移洽谈会(纺洽会)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明确指出了河南省加快承接纺织工业结构转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安徽省望江县凭借多年来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方面的突出贡献,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近两年来,望江县因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而被称作是"望江速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良好的资源成本和交通条件,成为国家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承接热地,也迎来了属于自己发展的最佳时机。如今、位于郑州中原区的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拔地而起,通过完善地产业链条建设,成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纺织"十二五"产业转移座谈暨安徽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承接转移研讨会在安庆召开。不同于以往政府招商等传统做法,安徽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由华茂集团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和运营  相似文献   

12.
苏榕  方袆铭 《中国纺织》2014,(12):50-53
纺织产业转移由单纯的产业位移发展为技术和装备的提升是新常态下的一个特点。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纺织产业转移也开始发生改变,结构调整成为主旋律。为了进一步掌握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新情况、新进展及纺织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对承接转移的主要项目及产业园区建设进度进行调查,总结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产业转移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以及形势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业的产业转移开始较早,而始于去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让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加速了各国、各地区间的转移进程。自去年下半年起,我国中西部江西、河南、安徽、湖北、新疆等省份的部分城市以及直辖市重庆等地承接转移,渐呈如火如荼之势。为全面反映当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转移动向,解析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实质,从本期开始,《纺织服装周刊》独家推出为升级,重新布局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各个层面的点评分析和各个地区的转移承接案例,为准备实施产业转移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发布通知,定于6月27日在京召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工作座谈会。该座谈会是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及时掌握当前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增强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招商效果,对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推广。座谈会邀请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地区政府领导、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主要负责人及  相似文献   

15.
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诸多省份抓住机遇,根据本地区发展实际,宏观规划、招商引资,希望借这次生产力的重新布局,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承接不是简单的搬迁。不同的纺织企业对承接地的要求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承接地的劳动力状况、经济政策、产业环境如何,是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期专题,我们选取了中西部七个优势明显的承接地,从地理位置、基本情况、政策优势、产业环境四个方面分别向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16.
苏榕 《中国纺织》2014,(12):96-96
"过去不知道吴忠市,到了后才觉得好。这里不仅气候适宜纺织生产,而且政府服务好,投资环境也好,我们将在这里建设纺织技术研发中心,加快产业转移升级步伐。"这是山东恒丰纺织集团董事长苏建军在参加评审利通纺织产业园作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真切感受。11月2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中国棉纺织协会会长朱北娜,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暨第九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牌仪式宣布了第九批23个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这些试点地区的一大特点就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多,其中包括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不发达的县镇,如江西省奉新县、安徽省望江县、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吉林省辽源市、辽宁省康平县、福建省尤溪县等,这些县镇大多有一定的纺织产业基础,土地、人力和原料资源丰富,正在或准备承接纺织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8.
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及发展空间缩小,纺织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已逐渐失去发展优势。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将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出现。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并提出促进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主办的虎门·红安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接会在湖北红安县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湖北红安县政府、广东虎门镇政府相关领导以及东莞市纺织协会代表、红安县经济开发区部分纺织企业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兴郑州产业园建新郑桥头堡载誉归来两区建设驶入快车道9月2日,伴着河南省承接纺织服装玩具产业转移的东风,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二七区中原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二七区荣获中国女裤名城、中原区荣获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