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草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水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净化水质,使蟹池水质比较清爽,为河蟹生存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提供栖息场所,便于河蟹蜕壳,便于避免河蟹之间相互残杀  相似文献   

2.
<正>一、实施池塘蟹鳜混养的主要技术特征饵料投喂、水质管理、水生动植物的培育是蟹、鳜养殖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该模式是改变了过去通过混养肥水鱼来调控水质的做法,选择培植可形成茬口衔接的水草品种,一年四季河蟹池中水草不断,覆盖率达60%以上,通过水草的调节达到最佳的生态环境。同时投放大量鲜活螺蛳不仅为河蟹提供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正>"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河蟹养殖塘水草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这是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调节养殖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状况上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由于水草栽种品种不合理,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有很好的利用水草的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使得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4.
今年主要由于天气关系,春季气温回升慢、光照少,加上外界水质、外地购种等因素,河蟹养殖第一次脱壳推迟,普遍情况反映三个不如去年同期:规格大小、水草长势、成活率(死亡损失相对大)。目前,河蟹养殖管理已进入重点季节,在梅雨季节、高温季节来临之前,当前应加强蟹池水草管理。1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高温季节7-9月份,是鱼类(包括河蟹)的生长期,也是发病高峰期,在这高温期间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尤为重要。根据河蟹养殖实际情况,总结管理要点如下:一、调节水质,为河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谓"养鱼先调水",河蟹养殖也不例外,加强水质调控是养殖河蟹的关键,池水应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主要调水方法有:1.种草河蟹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多品种水草搭配方式,这样  相似文献   

6.
<正>围栏养殖河蟹是在围栏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河蟹养殖新形式,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围栏场地选择围栏区要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含量高、水草茂盛、水草覆盖率应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天气炎热,水温较高,为确保河蟹安全度夏,提高成活率,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池塘养蟹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一、加强水质管理在炎热的夏季,蟹池表层水温有时可达30℃,对河蟹生长不利。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造成水体溶解氧不足,河蟹纷纷离开水  相似文献   

8.
<正>夏季高温季节,是蟹池水草管理最为困难的时期,水草多了、少了都可能引起养殖失败。下面,笔者就蟹池中常见的四种水草的高温期管理,谈一谈我的看法,仅供养殖户参考。一、关于伊乐藻的管理。伊乐藻池塘养殖中最常用的一种水草,也是早期河蟹生长不可或缺的一种水草。该草的缺点是不耐高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养殖生态系统中,水草作为生产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为河蟹提供部分植物性饵料;水草提供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蜕壳场所;水草维持水温稳定和水体生物多样性;增氧、净化水质和改良底质。因此保  相似文献   

10.
<正>水草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可以增加水中溶氧、降解水中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同时也是河蟹喜食的饵料,能综合促进河蟹的生长。根据亿龙公司多年对河蟹养殖技术服务的累积经验,蟹池中水草种类多,长势好是河蟹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因此水草的  相似文献   

11.
一、移栽水草。蟹池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达50%左右,使河蟹生长在多水草的水体中,接近自然生态条件。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还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同时具有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有机质,降低水的肥度,澄清水质,加强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等作用,高温季节水草还能吸收太阳热能,降低水底温度,改良水环境等。对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当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12.
<正>河蟹养殖与水草息息相关,蟹池中水草种植、维护情况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许多养殖户选择的水草品种和水草种植密度不合理,管理不善,致使水草密度过大,出现腐烂等情况,从而恶化水质,造成池塘缺氧。水草的作用:①为河蟹提供天然饵  相似文献   

13.
<正> 种植一定数量的水草是养好河蟹的关键技术之一。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蟹池中种植水草的好处很多:一是为河蟹脱壳提供隐蔽场所;二是水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是河蟹的优质饲料,水草还能滋生螺类、底栖动物等河蟹爱吃的动物性饵料;三是水草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源,降低水的肥度,保持水质清新;四是在  相似文献   

14.
夏季水温升高很快,是河蟹生长和发病的一个高峰季节,做好夏季河蟹生产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养殖高产的关键性一步。当前我们在河蟹养殖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养殖环境的管理1、池塘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确保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夏季水温较高,再加上是在人工投饵  相似文献   

15.
<正>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这充分说明水草在河蟹养殖中的巨大作用。水草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回捕率,增加了河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具体表现在: 一、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草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可以降低水中氨氮,能起到净化水质增加溶氧,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二、水草可为河蟹的生长脱壳提供极好的隐蔽环境。河蟹脱壳时,常常攀爬在水草上,这有助于缩短河蟹蜕壳时间,减少体力消耗,减少敌害侵袭,对河蟹的脱壳起保护作用;三、炎热季节水草给河蟹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养蟹先养水,养水要先种草",可见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是用于河蟹养殖的良种水草。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生长、栖息、蜕壳和避敌的理想场所,更为重要的是水草对池塘水环境的改善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养好水草,河蟹的养殖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汉南万亩河蟹养殖基地几个养殖池的水质指标的监测,来阐述在高温期间水草在成蟹养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位加深的情况下,水草往往先枯萎死亡,生态养殖变成了"光水塘",最终导致虾蟹上市规格偏小,产量低、养殖效益下降。精养虾蟹塘出现水质变坏的现象,有的塘口长时间水质变坏解决不了,用了很多的药物也不见效。河蟹喜欢在微碱性(pH7.58.5)的水中生活。大量投饵后,水质易肥,除了种植水草外,经常换水,并保持一定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养蟹没有巧,只要水草好","蟹大小,看水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水草是河蟹重要的营养来源,也是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隐蔽、蜕壳场所,可起净化、稳定水质和改良底质的作用,更是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子,足见河蟹养殖效果好坏  相似文献   

19.
<正>"养鱼先养水",不仅养鱼如此,养蟹也是这样。河蟹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不仅可以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能够促进河蟹的生长。一、放苗前期水草栽种后,可向蟹池中施放少量的"虾蟹肽肥"、"氨基酸益藻剂",一方面为水草提供部分营养,促进水草的生长;另一方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遮阴。无论是稻田养蟹还是池塘养蟹,都应有一定面积的水草,所以,如果池中水草面积小于池面积的三分之一,就应向池中移植水草,投放水草。水草遮阴效果较差的,还可搭设遮阴凉篷。这些对河蟹栖息,蜕壳、生长都很有益。二、加大水深,增加换水次数。温度太高并不适宜河蟹生长,一般认为水温22℃~25℃最适宜河蟹生长,同时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所以经常换水,换温度适宜的水对保持水质清淅,促进河蟹生长很有益处。有人认为增加换水次数会促进性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