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是伴随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一同推进的,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创造产值奇迹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学者们呼吁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机制有一个更全面和整体的认识。文章旨在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全面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全面的文献回顾,总结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2011—2019年数字金融普惠指数和分指数对数字金融普惠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数字金融包容性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了确保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测试和异质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沟通城乡两个地域、链接三次产业,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提出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系统构建乡村振兴、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制度供给、公共服务、外部创新环境与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制度供给、公共服务和外部创新环境在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粘性,外部创新环境、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与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存在内在的因果链递推关系,而城乡创新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对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具有中介桥梁作用,是影响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考虑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非期望产出,测算中国28个省份1997—2018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要素市场扭曲下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符合中国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际水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多数源于农业技术进步,较少出现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轮助推的情形;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慢,且不同地域存在显著差异;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保定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种生态健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社会公正的农业发展模式。保定市在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模式。包括产业化经营主导型模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当前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内在质量,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影响,这给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再一次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  相似文献   

5.
“绿色农业”一词于2003年提出,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广义上的“大农业”.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发展绿色农业最早的地区之一,绿色食品种植规模、加工量、认证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偏小、绿色产品市场体制不够完善、绿色食品品牌杂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锋 《技术经济》2004,23(4):56-58
<正>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性的理性思考 1、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及其危害。近年来国内外一些 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了质量型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 农业”等替代农业发展模式,以期拯救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 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但这样又过多地排斥了现代农 业科学技术中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物工程技术,使农业无法满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一般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合称。“绿色农业”也被称为“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或“生物农业”等等,从本质上说,绿色农业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6,(4):71-71
法国实施“绿色化工”为农业找新增长点 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2月27日在巴黎农业展览会上介绍说,法国正在实施的“绿色化工”战略有望使法国农业逐渐找到新的增长点,并给农业发展带来全新思路。“绿色化工”涉及生物材料、生物分子和新能源等,是一种自然环保型化工,之所以与农业有关,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农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实行产业化经营。本文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阐述了财政金融支持配合与绿色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财政金融的支持与配合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与配合的模式及其政策运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但低于全国水平;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但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和大部分沿线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财政支出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受灾率、灌溉设施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全农业对外开放统筹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忽视。为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度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参考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农地流转在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从样本期看,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其中东部地区的均值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影响效果看,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作用较显著;从中介效应看,人口老龄化显著地促进农地流转,且农地流转的中介作用为44.9%。据此从鼓励采纳农业绿色技术、完善农业生产退出保障、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人们科学认识乡村人口老龄化以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盛正国 《经济师》2004,(4):201-202
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绿色化”道路。通过推进绿色产业化 ,创建绿色城市 ,完善绿色社会服务体系等途径 ,实现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形成的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绿色农业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我国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绿色农业的涵义与研究范畴入手,在阐述绿色农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绿色农业组织管理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生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依靠要素驱动农业发展的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要求,利用清单分析法核算农业排污量,将环境污染看做非合意产出并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框架中.同时,考虑农产品质量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非径向非角度方向性距离函数引入DEA模型,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高质量发展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再测算,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情景相比,高质量发展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有所下降;技术进步是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税负的减免、农业受灾状况的缓解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开发性农业,是指通过优化配置生产力要素,对尚待开发和开发较浅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综合开发、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从而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那么,山区开发性农业主抓什么?具体开发措施怎样确立?本文试结合湖北保康实际谈一管之见,供商榷、参考。一、研究一地开发性农业的内容,必须着眼于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基于此,我们提出:兴办“绿色企业”是保康山区发展开发性农业的“主旋律”。这样解释赋予了保康绿色企业以特定意义:以集体、农户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简述我国生态功能区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源涵养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根据一定的原则,提出了不同生态区域绿色农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昌海 《技术经济》2021,40(4):87-93
创新与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实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加快农业领域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速度.北京的农村经济创新与绿色发展既是优化农业发展格局、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也将为全国范围内探索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模式提供宝贵经验.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并结合北京市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当前北京地区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了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农村经济绿色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农业生产中的全要素网络理论模型构建入手,分析全要素网络与技农贸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提出3种技农贸一体化模式,即“公司+农户”模式、家庭农场模式及农业电商模式,并对3种模式下要素整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整合互联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并结合全要素网络理论,归纳出“互联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4条路径。最后,以“供销e家”为案例,阐述其全要素网络架构和技农贸一体化道路,并说明其对“互联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本质、关系、规律及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背景,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定义、标准及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我国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论证了绿色数据中心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具有渗透性,并以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为案例,揭示了其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了基于绿色数据中心数字化循环农业的技术架构研究,得到了“大循环”与“小循环”嵌套式的数字化循环农业框架,这一框架可以帮助农场降低技术成本、保护数据安全、实现数据管理智能化,并解决有机蔬菜以次充好、抗生素残留、生产流程不规范等经营性问题,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提出利用数据中心开发平台进行工程实践、丰富农业场景案例库、强化概念内涵辨析、采用跨学科理论融合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并运用耦合关联协调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7-2020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及多项分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达到了优质耦合协调状态,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日益明显;农业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源环境、生产效率、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质量高效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