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文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制度是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这笔农民的“救命钱”已经被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盯上,他们通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门诊改为住院治疗、伪遣病人住院资料等手段侵吞“新农合”基金。据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国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河南新乡是全国最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的城市,本文以新乡为例,对“新农合”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满意度评价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衣合)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参合农民整体对梅州市现阶段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满意,但这种满意更多是“量”上的满意而非“质”的满意。参合居民对新农合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高、医疗水平不高,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农民的看病和检查需求;医保机构报销比例低、可报销项目窄、报销程序繁杂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医保机构(政府)视角、定点医疗机构视角及个人视角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湖南省D县的调查,在对D县新农合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D县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具体优化路径。研究发现,D县新农合农民参合率逐年上升,制度保障性不断增强,农民就医选择权不断扩大,运行管理日趋严格;但仍存在农民受益水平低、实际保障基准有限、实际享受的优质医疗资源少以及农民受惠水平不均等关键问题;缺乏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农民医疗费用分担能力弱、医生道德风险制约新农合发展以及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以致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最大限度发挥新农合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作用,应从理顺贫困群体医保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医疗费用分担能力、严格医生考核制度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四方面优化现有新农合,以促进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医疗)于2003年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经过四年运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民参加新农合医疗后,患病就诊率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据笔者深入农村调查后发现,农民对薪农合医疗还有如下六盼: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践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与实践经验,讨论了合作医疗政策设计、决策主体、服务模式等制度安排,并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取向与政策建议:一是继续坚持互助共济的制度性质,政府不应当替代农民决策,而应当致力于创造一种政策环境,给农民自主策的机会;二是在经济社会条件成熟的地区,以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启动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使广大农民享有城乡统一的现代文明;三是适应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合作医疗从社区医疗统筹制度转型成为国家福利,而且,本文尤其强调,不管新农合如何发展,必须明确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策主体、服务模式等制度安排,并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取向与政策建议:一是继续坚持互助共济的制度性质,政府不应当替代农民决策,而应当致力于创造一种政策环境,给农民自主策的机会;二是在经济社会条件成熟的地区,以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长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启动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使广大农民享有城乡统一的现代文明;三是适应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合作医疗从社区医疗统筹制度转型成为国家福利,而 ,本文尤其强调,不管新农合如何发展,必须明确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策主体、服务模式等制度安排,并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医疗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本文意在发现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农合问题的解决途径,保障新农合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农村依然有很多贫困地区,农民在医疗方面条件艰苦,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在农村实施了新农合(以下简称"新农合")保障制度,为农民就医就诊方面提供了方便,同时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新农合保障制度期间,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差别比较大,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保障制度在实施期间问题层出不穷,为此,国家就新农合实施期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对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实施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现状、问题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一直是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虽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也有"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医疗救助等救助制度,但往往因资金的不足或制度的缺陷,而形同虚设.为了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水平,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覆盖,本文认为,必须以社会救助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整合救助资源为核心,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重点进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自愿参与的原则,遭受逆向选择问题的困扰。从患病概率和成本看,农民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客观需求。影响农民参加新农合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支付能力,而是参与意愿。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包”的设计以及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上的规定过于严酷,影响了保障水平,从而打击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贫困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中低收入的农户相对来说从“新农合”中获益较少,从而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这笔农民的“救命钱“已经被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盯上,他们通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门诊改为住院治疗、伪造病人住院资料等手段侵吞“新农合“基金。据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CHNS 1989—2011年9次抽样调查数据,以医疗负担指标、日常活动能力指标、过去四周是否生病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是否参加新农合、性别、年龄等为解释变量分别进行OLS及Logit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新农合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参合后农民日常活动能力增强,过去四周生病概率减小,即新农合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新农合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和中老年人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浦东“新农合”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从2009年的480元到2011年的900元,浦东南北片拉平差距;补偿金额也逐年递增,总金额从2009年的1933万元上升到3800万元,人均补偿金额从2009年的588.06元增加到993.13元。门诊可享受5000元,住院可享受10万元~20万元的医疗费补偿。随着浦东“新农合”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加上年终救助,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平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04,(2):31-31
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意见要求,力争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救助对象包括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救助对象的具体条件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关于救助办法,意见指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2008,(5):1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4月11日、15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邀请医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农民工、企业工会主席、国企职工、外企职工、县级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居委会负  相似文献   

17.
王健 《绿色财会》2013,(11):45-4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是新农合制度执行中的关键环节,是新农合制度得以稳健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呼伦贝尔市新农合制度实施近十年的经验,针对新农合基金运行过程、效果、存在的风险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解决农民群众医疗卫生保障的问题上,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临沧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临沧市为实现困难农民“病有所医”的总体目标,通过资助困难农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开展门诊、住院医疗救助等措施,真正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牧民的医疗负担,缓解了"看病贵"的现实难题。进一步完善新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对于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和促进新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新农合筹资规模问题关系到新农合的运行和补偿,在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疆新农合基金筹集现状,其次分析新疆新农合筹资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为新疆新农合筹资规模增长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减轻农村居民就医负担,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制度。2009年,上海根据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农合”)。一年多来,这一制度实施情况如何?农村居民如何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