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伤逝>是讲述封建制度下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之间的悲剧爱情.文中的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一个觉醒的女青年,最终仍被封建社会所吞噬.导致女性悲剧的发生.<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命运悲剧主要是在于社会原因和个人因素.其中,社会原因是命运悲剧的根源,而个人因素是导致子君命运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鲁迅<伤逝>子君命运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尹蓉 《重庆与世界》2015,(2):62-63,69
毛姆的短篇小说《悲惨命运》描写主人公动三去拜访朋友,由于碍于"面子",始终说不出告辞的话,最终郁郁寡欢而死。本文试图从语用学"面子"和"礼貌补救策略"的角度分析《悲惨命运》中小人物动三的悲剧因素,阐释人性虚伪带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温文华 《魅力中国》2014,(21):87-87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套。老舍《茶馆》反映的三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通过对《茶馆》的解读,领会作品借助小人物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其“葬送三个时代”的主旨,从中感悟老舍在幽默中沉淀的深刻的悲剧意味。本文拟从《茶馆》作品中小人物命运,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现实性分析其悲剧性的内涵与原因。由此体味《蔡馆》独特艺术风格的和精巧的艺术构思即作品的艺术之魂。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的小说《断头台》成功地塑造了动物主人公——母狼阿克巴拉的形象,作品通过对狼的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描写,展现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对抗,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人性的荒芜。可以说,狼的悲剧就是自然的悲剧,并且,自然悲剧与人的悲剧又是紧密相连的;进而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索。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寓意深刻,容量宏大,涵盖了时人生、人性、命运的思考。他的悲剧包含了构成悲剧的基本要素,即:悲剧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及事件冲突;悲剧成因的逻辑性和内在合理性;悲剧的不可逆转和不可避免性;悲剧的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而他在戏剧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对人性的深刻解剖更是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6.
《穆斯林的葬礼》 是一首生命的哀歌,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命运的波涛中浮沉,最终酿成一场场爱情的悲剧.读后虽使人产生压抑的情绪但却能够触动读者的灵魂,凄婉的旋律裹挟着深厚的内涵.美有千万种,但从悲剧中提炼出来的美是安静的、 持久的,更是人们心中平日难以触及的.在《穆斯林的葬礼》 中从韩子奇和梁君璧的爱情悲剧、 韩新月兄妹的爱情悲剧、 以及爱情的葬礼这三个角度来描写,不同时代、 不同背景、 不同文化的交错纠结的爱情悲剧,从交错的命运爱情悲剧,个人性格的爱情悲剧和宗教信仰的爱情悲剧这三个方面了分析造成悲剧的文化背景.《穆斯林的葬礼》 通过对爱情那个悲剧的塑造给我们带来民族文化的深深反思.  相似文献   

7.
仪淑云 《魅力中国》2011,(18):87-8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振喜 《黑河学刊》2010,(11):40-42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其主人公俄狄浦斯的悲剧根源一直是古希腊悲剧研究领域一个有争议的美学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最有影响的是以下四种观点:"个人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自身的过失、俄狄浦斯情结、替罪羊仪式和弑君仪式"。  相似文献   

9.
徐丹 《魅力中国》2009,(2):95-9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自然主义思想艺术最成熟的一部小说,是哈代赢得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中,哈代笔下的许多悲剧人物都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其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也最为引人关注。其悲剧内涵最为深刻和丰富,其悲剧成因最为复杂。本文主要从复杂的社会背景、暴力和恶势力、男权主义思想、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等方面对其悲剧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开始对自身进行理性思考,悲剧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中“命运悲剧”是东西方作家思考、探索的共同话题。作为人类共同的话题,希腊神话和中国古典文学“命运悲剧”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本《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戏剧作品。剧中主人公劳拉是一个极度脆弱敏感的悲剧形象,个人的自卑、孤独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是劳拉“玻璃心”形成的原因,而劳拉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表明了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至真至纯 至悲至惨—析《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的悲剧有各种复杂、多元和动态的因素,内因和外因、必然和偶然汇合起来,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直至将人推向悲剧的深渊。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生命悲剧,是哈代悲剧观和命运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对于艺术终结,黑格尔、丹托各有解说:黑格尔把艺术终结的原因看作是艺术真理发展的必然过程;丹托提出一种反叛的反艺术以求解决艺术岌岌可危的命运。但艺术的发展有其历史时代的因素,主体性丧失的困惑也是艺术终结论出现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14.
贾学清 《黑河学刊》2003,(4):55-56,60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真,蕴蓄着作者吴敬梓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缘自于对现实文人生存困境的思索以及寻求出路理想的幻灭。本文主要从作品出发来探寻这种主体悲剧意识的内涵,并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一代文人有厄”———哀其不幸的悲悯;二、无力补天的无奈;三、人格理想幻灭的悲哀。  相似文献   

15.
"成长"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外在的社会现实不断磨合的过程,也是青春期的焦虑、苦闷、寻找、期待等心理状态逐步得以调适的过程,电影<孔雀>将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成长母题"演绎为三段凝结着反叛与"弑父"情结的残酷青春物语,父辈/传统观念/家庭权威与子辈/正常人性/个体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直接导致了年轻一代在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不断挣扎于反叛权威与认同命运的两极之间.  相似文献   

16.
张瑾 《魅力中国》2009,(21):222-223
张爱玲的小说以婚恋为主题,讲述着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她笔下的女性世界是自闭阴暗而扭曲的,多数妇女的婚姻与爱情相分离直接导致了她们人生的悲剧,本人认为导致这种悲剧的根源在于她们身上存在的人性的软弱,对并无太大希望的无为坚持和个别女性人性欲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外形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地论断,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贡献中国智慧,在逆境中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文章从马克思的交往观理论出发,深刻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马克思交往观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卢梭作为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在卢梭的哲学思想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理论,同样贯穿着深刻的历史哲学思考。卢梭将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路径划分为自然的平等时期、社会的不平等时期和社会契约的平等时期三个阶段,认为在这一演进变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历史更是一部人性史,将人性的展开图景同样划分为人的自由本性、人的社会异化和人的天性复归三个层次,并且认为这种强烈的历史感和人的逻辑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理性主导的时代,卢梭通过重新对理性的历史考察以及对道德情感的高扬,一方面肯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通过历史主义原则和人性理解视域,使历史研究摒弃单一的纯理性思维,凸显启蒙时代下历史哲学的价值维度与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安娜和杜十娘,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辉的女性形象.该文通过对安娜与杜十娘形象、性格做比较,揭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虽然身处不同阶层,却都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性格上的执着与不肯屈服为她们的爱情埋下了悲剧基调,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外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20.
《雷雨》中的蘩漪是一个处在新旧交替时期的典型的女性悲剧人物。虽然她已跨入新时代的思想潮流,具有个性解放、人格尊严、叛逆精神等意识。但同时还保留着封建残余思想、寄生生活、门第观念、主仆意识等。她的悲剧反映了那个时代资产阶级家庭妇女既一般又具特性的生活状况。文章以蘩漪为例,分析了其性格悲剧、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