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法定原因之一的"公共利益",因其内涵模糊不清、界定主体异化,往往成为达到征收与拆迁目的的"法器"。界定公共利益,应首先设定界定标准,同时构建公共利益的评价机制。对于前者,国家须在立法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多种要素的综合考量;对于后者,国家应强调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作用,摒除行政机关的评价,并赋予被征收人、被拆迁人参与评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城市房屋拆迁,实际上是一种对城市房屋所有人的房屋及其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政征收行为。现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回避了宪法所规定的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的法定事由,缺省了城市房屋拆迁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混淆了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程序。应从下列三方面依法规范:一是通过概括和列举方式依法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及具体事项;二是将公益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明确确立为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原则;三是依法确立并规范有关城市拆迁规划、拆迁决定、补偿安置、房屋拆除等相应的城市房屋拆迁程序。  相似文献   

3.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较之前拆迁法规在内容上有很大的进步。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将政府做为征收补偿的唯一主体;对征收补偿的标准及方式进行了合理设置,更好的保护被征收人的利益;取消原条例中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的规定,规定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搬迁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中存在着诸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严重错位、补偿方式、范围与标准不合理以及补偿程序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必须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实现补偿方式、范围与标准的合理化、明确政府的角色与定位和加强司法救济,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重庆"钉子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事件的产生涉及若干《物权法》上的问题,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的缺陷。弥补这些缺陷应在《物权法》中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定拆迁补偿的规则,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权法》中的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建设和城市改造的进行,房屋拆迁早已成为民众所关心的焦点问题,但有关房屋拆迁的法定情形也即公共利益需要的理论研究仍未有定论,本文着重阐述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公共利益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征地范围过宽,公共利益界定模糊,补偿标准过低和补偿方式单一,征收程序缺乏有效监督和公平裁决的机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产权关系模糊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严格界定和控制公共利益的范围,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明确集体土地产权、在法律上赋予其与国有土地平等的产权地位.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国土地征收(用)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均未作出明确界定,使得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被泛化,严重侵害了征收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明确界定和合理把握公共利益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程序、遵循相应的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公共利益目的是城市房屋拆迁合法存在的必要前提和惟一理由。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共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我国城市建设中因为房屋拆迁所导致的矛盾和纠纷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律缺乏对公共利益拆迁的明确规定,明确公共利益的法律内涵,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予以程序性制约,是解决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利益的界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唯一合法正当理由,其内涵的界定是土地征收的关键因素。通过评析各学说对公共利益内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利益的考量公式,期望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收制度改革大致可以归纳为公益性农地征收和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两种模式。公益性农地征收制度改革模式是从发达国家移植过来的,改革面临着公共利益界定、合理补偿标准与公正征地程序确立等众多难题。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是农民自发进行的制度创新,还有许多理论与法律障碍有待克服。两种农地征收制度改革模式的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农村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决定了两种农地征收制度改革模式也只能走渐进式融合的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但是这种征用必须符合公共利益、给予公平补偿、满足正当程序的要求。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应该在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政府管制的相关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管制的相关理论包括管制经济学理论中的公共利益理论、管制俘虏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其他经济学派中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以及抗衡力量论.对其进行述评,可以得到诸多启示.此外,从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可以为管制的合理性提供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主体虚位、权能残缺等弊端,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的不可分共同共有制,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和用物权制度规范土地权利,应当是改革的最佳选择。目前要做到:明确集体土地的权利主体,健全行使共有财产管理权的组织机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和权利行使方式,限定集体土地的公法义务,改革土地法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三类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农业劳动者,这"三类人群"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有约束。破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肯定土地流转制度有效的前提下,借鉴经济学中对弹性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制度下社会保障涉及的三大人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弹性和供需缺口,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设计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和谐三角"。  相似文献   

16.
社保基金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其充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中国社保基金筹资的渠道,然后从土地市场化、社保税、发行永续国债和国有资产减持等角度对弥补社保基金缺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学术界对公共品概念界定中存在的两大标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质疑,指出,公共品具有社会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以增进全社会或某一特定群体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为全社会或某一特定群体共同享用的一类产品。  相似文献   

18.
农民土地权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权益实现的根本在于农民的土地权利。保障农民权益的实现首先要明确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由农民自主成立集体经济组织,代理农民掌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所有权归属尚难确定条件下,切实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可侵犯。在征地时,只有在“公共利益需要”时政府才是征地主体,非公共利益需要征地,政府不能直接插手,只起管理监督作用。征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要充分考虑到级差地租Ⅱ,借鉴国外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当前,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使农民能够以"土地换身份"、"以土地换职业"、"以土地换保障",以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